3月22日,《光明日报》整版刊发《贵州:闯出新路实现新跨越》,报道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四新”作为工作主目标;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快建设“四区一高地”,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具体报道如下:
贵州:闯出新路实现新跨越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山花烂漫的喀斯特峰林之中,一座独具瑶族建筑风格的高铁站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每天都有400多名工人倒排工期、加紧施工,确保项目6月底达到通车条件。这里就是建在有“地球绿宝石”之称的大小七孔风景区和茂兰自然保护区旁的贵南高铁荔波站。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小七孔风景。资料图片
贵南高铁——我国西南地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线通车后,将成为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快速通道。“高铁来了,荔波旅游业将走进更广阔的天地。”荔波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石应喜说,预计届时荔波年游客流量将达2500万人次以上。
人勤春早,从乌蒙山麓到赤水河畔,黔中大地一派奋发昂扬景象。贵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在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基础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四新”,即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作为工作主目标;主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快建设“四区一高地”,即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及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展开全文
1.智能升级助力工业转型
走进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戛街道的贵州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焊接、淬火、铣削……智能钻探装备生产线上焊光闪烁,机器轰鸣。公司董事长助理管艳妮说:“从招商洽谈到示范项目建成再到首条生产线投入运行,用时仅75天。现在,第一批设备已完成组装和调试,具备了生产能力。”据介绍,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正在帮助他们“招兵买马”,引进更多专业技术型人才。
六盘水市煤炭储量占贵州省近三分之一,成就了煤电特色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然而,埋层深、地质构造复杂等不利因素,使得煤矿开采难度高。贵州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落地后,项目主打的千米定向智能钻机及专用钻具,不仅有效解决了煤矿钻探领域的难点堵点,更填补了钟山区装备制造产业的空白,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助力。
“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如今,六盘水市正常生产煤矿动态已实现智能化、机械化改造全覆盖,2022年全市新增产能810万吨/年,完成煤炭产量7409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时,以煤炭、电力、钢铁、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在盘州市大山镇新光村,巨大的烟囱拔地而起,进场道路已经铺平,一颗清洁而有力的“能源心脏”很快将被放置在主厂房之上。作为贵州省级重大工程和重要能源项目,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机组所采用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每发一度电,比相同容量的超临界机组少耗煤约20%,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6万吨。
“这将是一个‘清洁、高效、灵活、低碳、智慧’的火力发电项目。”贵州盘江新光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彦介绍,项目预计总投资55.37亿元,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同步建设烟气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还将应用大量智能化、自动化先进技术,实现燃煤发电的清洁高效生产。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贵州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工业投资增长9.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5.5%、提高3.3个百分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户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户,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2.优良生态送来“绿色银行”
“真稀奇!哪想得到空气也能卖钱喽!”这是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村民们最近的普遍感受。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说,村子从曾经的风沙漫天到如今的林茂粮丰,从种下万亩林海到“碳票”变“钞票”,这都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成果。
2022年12月,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贵州大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毕节市首笔林业碳票交易。成交的林业碳票碳减排量为2620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单价为每吨55元,成交总价为14.41万元。
文均福介绍说,目前村里总共有林地1.37万亩,除了单株碳汇项目和国储林,村集体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涉及7346.5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3.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可惠及全村900多人。
通过探索完善林业碳票监测核算、专家审查碳汇量、林业碳票登记、交易、抵消、注销等各项工作制度,毕节市实现了用一张林业碳票将一片树林固碳释氧量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凭证”,就能从“绿色银行”里取款。2022年以来,毕节市已在贵州省率先颁发4张林业碳票,持有人向银行融资贷款共计4600万元。
“33056亩的林地固碳量为13.57万吨,碳票预计可实现碳汇交易价值在305万元左右,将对缓解黔西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黔西市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省首张林业碳票的获得者。公司总经理彭骁说,这也是毕节市围绕“两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的生动写照。
“小时候,父母在外面打工,我和奶奶住在破旧的麻窝寨,总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绣娘赵群回忆。背靠悬崖、三面临水的化屋村,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碎。为增加收入,有村民在河面上搞过网箱养殖,一度让一江碧水变污。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苗乡车间直播带货现场。裴建光摄/光明图片
痛定思痛,化屋村相继实施了坡改梯、退耕还林、“四改”等综合治理工程,并采取“宜集则集、宜分则分”模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全村污水治理。荒山披绿,清水东流,乌江源百里画廊美景重现,村子也走上了有机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绿色发展新路。赵群说:“现在山绿了、水清了,爸爸妈妈都回来工作了,我也要一针一线绣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3.多元业态提振文旅市场
从遵义市播州区出发,沿乌江乘一叶小舟,顺着悠悠江水和层叠古村,乌江寨渐入眼帘。这个以抢救性移建、修缮、复建和改建当地古建筑为基础打造而成的旅游度假区,如今以山明水秀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水乡风韵、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服务而广受欢迎。数据显示,仅今年正月初三当日,游客就突破2万人次,创下2022年开业试运营以来单日接待游客最高纪录。
景区乌纸坊里,参加“游学乌江寨·传承非遗文化”研学活动的学生们一边聆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一边亲身尝试花草纸制作,感受古法造纸的魅力。研学辅导师双手稳稳一浸、一抄、一抖,纸浆均匀地铺在木框上,引来阵阵惊呼。
“景区整体以‘共生思想’为理念,以乌江寨生态景观带贯穿整个度假区规划,致力于打造集体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会展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业态的旅游目的地景区。”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品牌部主管何明亮介绍,景区还引入非遗项目、开发贵州特色景点,在丰富景区相关业态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贵州文化传播。
今年70岁的重庆游客魏先生,最近和朋友开始2023年的第一场自驾之旅,把旅途的首站选到了位于黔南州荔波县的小七孔景区。“十年前,我们就来过小七孔。”魏先生说:“今天的荔波和十年前一样美,但服务设施比十年前更好,旅游舒适度也比以前更高。”
购票“零接触”、入园“零等候”、5G信号全覆盖……随着景区“智慧大脑”迭代升级,数字产业与旅游服务业相融合的新业态不断提升。在荔波小七孔景区信息指挥中心,景区监察保护科工作人员谭利红介绍:“现在,通过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我们可以对景区实时在园人数、游客画像、水文监测等数据一目了然。”
2023年2月,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在黔南州荔波县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时强调,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在贵州高质量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提升旅游格调品位,奋力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据悉,今年贵州将大力开展促进旅游业复苏专项行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细分目标市场,挖掘潜在客源,加强涉旅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强化“一码游贵州”平台功能,加快推动现有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促进文商(酒)旅融合,支持特色餐饮、旅游商品、演艺娱乐等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康养旅游、非遗旅游、自驾露营等新业态。
贵阳贵安新区:扬帆数据“良港” 拥抱算力“蓝海”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领先全国的电力保供能力、网络服务和低能耗,都是吸引网易选择将首个自建大型数据中心落户这里的原因。数据显示,贵安新区年平均气温1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以上,其中山洞数据中心在90%的时间可实现自然散热,数据中心设备使用年限全国最长,能源效率指标(PUE)平均比其他地区低0.1-0.4。
更为重要的是,自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以来,以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为契机,目前7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都已在贵安新区建成投用,美的云数据中心、国电投数据中心等项目也相继搭上这班“算力快车”,一个世界一流数据中心集聚地已具雏形。
“今天的贵州,已经是公认的大数据天然良港,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驿站。”在贵安新区网易数据中心项目开工仪式上,网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待今年9月网易贵安数据中心1.1期建成试运营后,公司计划把网易最核心的业务数据、最贴近用户的温热数据都迁移到贵安,进行处理和计算,让数据从东到西、由西向东,都能跑起来。
沿着贵安新区数谷大道一路前行,一座占地超千亩的多彩“童话小镇”映入眼帘。这座兼具绿色低碳、智能可靠特点的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据介绍,截至目前,华为云共为超过110万家客户服务。2022年,在政务云领域,华为云已累计服务超过800个政务云项目,与超过150个城市共建“一城一云”。
贵安云数据中心 资料图片
“华为云把全球总部和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布局在贵州,希望和贵州一起加快推动‘东数西算’的进展,全力打造‘中国数谷’。”华为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继续加强数据中心绿色节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应用,助力贵州打造南方最大、服务全国的云计算服务产业集群,实现数字经济万亿倍增目标。
通过在全国率先推行“一中心+一基地”的算力调度模式,研发多云异构算力网络资源调度,构建逻辑集中、物理分散、主备结合的公共算力池,如今,在贵安新区数据实现了从“存起来”到“跑起来”“用起来”的转变。据统计,2022年,贵安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完成465.53亿元,同比增长24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021年的12%提升到20.5%,成为拉动新区GDP增长的重要支撑。
不断夯实的“东数西算”数字底座,让更多企业有信心由此扬帆算力“蓝海”,也带动着更多项目在此聚集。云上鲲鹏、富士康等企业持续扩大产能,中国航发70万片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宁德时代贵州30GWh新能源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围绕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发展,贵安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2022年,新区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23.61亿元,同比增长114%,工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项目采用宁德时代最先进高节拍、高自动化率、高柔性化的产线,总投资约70亿元,一期主体工程于2023年1月顺利封顶。”宁德时代贵州基地运营总监周国立说,今后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为贵州绿色产业链不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助力贵州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
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区将继续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省会”为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当好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排头兵,不断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土专家”显神通
讲述人: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忠庄街道农民 王钦学
遵义市红花岗区是辣椒之乡,我们的朝天椒远销国内外。今年我们种植了3万亩辣椒,主推的是遵辣9号、朝天椒8号和卓椒8号三个品种。虽然种子和肥料年前都已配备到位,可有的农民因为没有得到技术指导,心里没底。立春后,农技站的科技人员就和我们这些农民“土专家”一起,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群众搞好春耕春管,为今年的大丰收打基础。
我种蔬菜已经有30多年了,乡亲们都说我是“田秀才”“菜把式”。其实,我这些经验都是慢慢总结摸索出来的。我边看书,边跟农技师学。也曾失败过,但我从不气馁,一次次跌倒,再一次次爬起来。这些年,在农技部门的组织下,我和农技人员走村入户,将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乡亲们。
有些群众在育苗的时候,把肥料掺在营养土里,误以为这样能让地力更足。其实这样做容易造成土壤营养过剩、浓度过高,很容易“烧苗”。我们抢在大家育苗之前,挨家挨户普及农技知识,把常见的错误做法制成宣传图发给大家;反复跟他们讲解育苗的关键是控制温度、湿度,这样育出来的苗才壮。群众很感谢我们,都说:“种田顶呱呱,得靠‘土专家’。”
我们因地制宜,给每个村子制定了个性化的方案。在勤乐村马坎组,我给大家讲漂盘育苗技术,这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能避免“倒春寒”和春旱灾对辣椒苗的伤害,保证苗床温度湿度。讲完之后,有的村民恍然大悟,有的还有疑问,围着我问这问那,我就一遍遍讲,直到大家都学会了为止。
在大窝村水库组半坎辣椒育苗基地里,我们通过“实地讲解+现场观摩操作”的方式,着重对辣椒育苗的苗床管理和病虫害预防措施进行深度培训,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种好地是我们的本分。听到总书记讲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打心底里佩服,说到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了。贵州山多,土地金贵,过去看到大片撂荒地,我这心里真慌!这十年不一样了,不仅田地都种上了粮和菜,复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不过问题又来了,现在返乡的年轻人很多都不会种田了,我们积累的这些经验得传给他们。不过我有信心,因为年轻人学新技术学得快,说不定过几年我们还得跟他们学哩!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我们这些“土专家”正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寻找“接班人”,在强化产业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乡村本土人才茁壮成长。我们还积极搭建乡村讲堂、田间课堂、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线培训等平台,为广大农民送去先进技术和理念。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李贝多
二审 张婷
三审 刘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