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滕俊杰执导、茅善玉领衔主演的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定档3月8日全国公映。
在这个女性专属的节日,“敦煌的女儿”将带着动人的故事走进观众视野,为我们传递不凡的 “她”力量。
该片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茅善玉领衔主演,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为原型,真实还原她在敦煌进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的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1、沪剧艺术与敦煌文化完美结合
呈现“莫高精神”
樊锦诗生长在上海,学在北大,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风华正茂的她一头扎进荒漠戈壁。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戈壁大漠的风沙已将西部的粗犷、豁达揉合进这位江南女性的内心。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写给樊锦诗的颁奖词。
展开全文
半世纪的执著坚守中,樊锦诗用女性的坚韧柔情,让敦煌文化这颗璀璨明珠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被人们称为“敦煌女儿”。
以舞台剧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沪剧与敦煌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呈现新时代“莫高精神”。片中动人的故事、经典的唱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2、诉说动人故事
从25岁“上海姑娘”到耄耋之年的执着守护
青丝花白、背影坚毅,茅善玉饰演的樊锦诗手持电筒照亮敦煌莫高窟第259窟中的禅定佛……《敦煌女儿》的电影主海报充满意境。
群像海报中,樊锦诗、常书鸿、段文杰等为敦煌文化奉献一生的前辈背靠大漠,或眼神坚定凝视镜头,或目光灼灼望向远方,心怀期许的展望中,一段有关敦煌文化守护的故事,正在大漠戈壁中缓缓流淌……
电影《敦煌女儿》由舞台剧原班人马出演。影片中,樊锦诗等文化建设者坚守敦煌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影片外,茅善玉等文艺工作者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着沪剧文化。片中,从25岁的“上海姑娘”到80岁的耄耋之年的樊锦诗,均由茅善玉演绎。
据了解,影片中不少镜头为敦煌洞窟的实景拍摄。为了不对文物造成伤害,剧组提前演练好拍摄流程,将人员削减至最少,连续几晚在专业指导下对洞窟进行保护性拍摄。”导演滕俊杰曾表示,相信这些珍贵镜头能让观众深切体会敦煌文化的魅力,感受敦煌艺术穿越古今、治愈人心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女儿》可谓未映先热,此前已荣获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2022中美电影节最佳年度戏曲片及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优秀戏曲电影等多项大奖。
文章来源:敦煌阳关景区公众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