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风正劲 破浪笃行书华章
全力绘就柳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 通讯员 刘锐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柳山镇紧紧围绕县委“一一三三五”总体部署,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四个十”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一二六三”思路举措,全力瞄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赶超”这个目标,坚决守牢“一排底线”,埋头苦干、全力以赴,入选省第三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12月,完成财政总收入22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81亿元。
聚焦经济发展
不断开创财源建设新局面
积极探索“产业园区+科研院所+人才团队”发展模式,赴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洽谈,对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和潍坊学院种子与设施农业工程学院团队,建设产学研实践基地2处,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智力引擎”。加快财源项目培育建设,集聚资源要素,突出抓好国华风电、新旭电子等3家骨干企业技改扩能,燕舞岭、顺兴包装等2家企业税源拓展,华商新材料、雅淼机械、佰氏丽卫生用品、派亚重工等4家企业“上规升级”,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把“腾笼换鸟”作为突破路径,全面盘活原恒固农业园区闲置设施资源,引进齐鲁农耕项目,主要从事组培育苗,使原有的3个玻璃温室大棚、17个暖棚焕发出新的活力,培植劳萸、长寿花、牵牛花等鲜花苗160万株,金翡翠白菜10万棵,带动形成育苗、种植、销售全产业链。
展开全文
聚焦转型升级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坚持“换思想、换设施、换品种”,多次组织外出学习,摒弃老经验、引进新技术,推广2K、4K西瓜新品种和悬吊式种植技术,提升杭椒种植标准化水平,每棚西瓜增收9万元、杭椒增产1.2万斤;以辛庄、北河西、庙山等村为试点,引导拱棚换暖棚,新建冬暖式大棚39个,高效助推瓜菜产业提档升级。探索推行支部领办合作社、村企联建、大田统营、军民融合等产业发展“四个模式”,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相关经验做法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推介。始终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里,有序推进复耕复垦,深化“土地托管”,对杀伐树木腾出的8300余亩耕地,分区划设农业网格,实行“网格+农业”,督导粮食生产,构建“企业经营、鲁担注资、农户分红、集体赚差”联动发展新模式,全镇粮食种植总面积同比增长26%,达47500余亩。
聚焦品质提升
着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城镇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六个一”工作机制,激活力、提动力,对“四大堆”、生活污水、私搭乱建、空中管线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拆除残垣断壁1.65万平方米,完成小庵子、穆家庄、石崖嘴等6个村户户通扫尾工作。全方位打造“花园城镇”,以郭家庄、北河西、侯家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为着力点,连片打造柳山寨、后疃、北马庄等美丽乡村15个;对柳五路、柳城路等6条道路36.5公里进行绿化提升,突出丹山湖、纪洋湖等山水景观,加快纪山、柳山顶等荒山绿化,新增绿化彩化面积25万平方米。围绕示范街区创建,将柳山农贸大集北移,合理施划停车位,设立常态化农贸门店,持续整治镇区乱象,规范经营秩序;投资50余万元,对镇区主干道路、雨污管道、路沿石进行改造升级,对强弱电入地、沿路绿化、路牌路标等进行全面提升,对原有路灯进行检修维护,在镇区节点增设建筑小品,推动镇区品质提档升级。
聚焦改善民生
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教育、医疗优先发展,投资40余万元,实施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对学校教学楼、餐厅以及医院门诊楼等进行防水提升、楼面处理,加快镇中心卫生院和21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医疗救助水平。多方筹措资金,硬化提升侯家庄、辛庄、石崖嘴等18个村道路8.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北河西桥,实施窨冢路拓宽改造工程,切实改善群众出行条件;顺利完成7个村1007户清洁取暖改造,8个村1756户自来水改造,9个村893户生活污水改造,全力干好民心工程。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1938万元,建设文体公园、健身步道、运动球场等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投资290万元,建设完成后疃、魏家、洋河等3处惠民综合体项目,辐射人口2274户、7365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把民生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聚焦党的建设
全面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制定红旗领航工程实施方案,分类选树培育红旗党组织、功勋书记、优秀党代表、模范党员和优秀网格员,举办“村级工作擂台赛”,定期围绕阵地建设、党建品牌、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底线性工作等内容“展、晒、亮、评”,先后评选红旗党组织培育对象10个,创业型党组织书记12名、模范党员40名。结合公益性岗位,落实和保障网格员待遇,抓实分级点验、动态管理制度,评选优秀网格员24名、调整公益性岗位32名,通过“看、听、比、议、帮”,引领基层网格治理走深走实。创新打造“1+N”田间党校,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打造“1”个中心、“N”个现场教学点的“1+N”田间党校,构建以齐鲁农耕镇委党校为中心,辛庄、庙山、华栗金良、电商平台为现场教学点的田间党校模式,产业技术和思政教育同步抓,15名“洋秀才”和24名“土专家”协同发力,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农业生产闭环式的教学,为全面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聚焦铸魂塑形
着力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水平
大力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开展“孝满柳山·德润朱虚”系列活动,以“孝文化”为统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典型选树、志愿服务等活动,构筑孝文明高地,为柳山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精神动力。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依托镇文联,组织文艺名家画柳山、写柳山、唱柳山,对柳山流苏文化、进士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广泛传播。组建文化服务队伍,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书画展、诗词汇等特色文化活动,为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常态化、受欢迎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多元化构建“全民健身圈”,村村成立广场舞队伍,举办广场舞大赛,积极推广太极拳、拍打操、腰鼓舞等健身项目,形成“全民参与、健康生活”的社会新风尚,为建设幸福柳山奠定坚实基础。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2023年,柳山镇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激昂蓬勃的朝气,在逆境中奋起,在追赶中超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建设富强、生态、幸福临朐贡献柳山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