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老蒋来到延安,见到窑洞外放置一物心虚,当天晚上彻夜未眠_蒋介石_延安_党中央

1947年春,蒋介石指挥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马鸿逵和邓宝珊以25万总兵力声势浩大地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包围陕甘宁地区,企图摧毁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

一、放弃延安,转战陕北

实际上,对于老蒋的这一企图,延安解放军总部早有防备。

原来,蒋介石刚下达进攻陕甘宁的命令不久,延安党中央就收到了这一情报。

面对十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果断作出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毛泽东说:“放弃延安,诱敌深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对于撤退的决定,党中央内部是有反对声音的,有些同志担心敌人还没打来就跑,会挫伤全军的锐气,还有些分不清局势的同志简单地认为只要坚守阵地,就能击退敌军。所幸的是,在这个关键关头,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打算放弃延安。

不得不说,毛泽东的这个决定现在看来非常英明,俗话说,真正的英雄从不争一时之胜利,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就拿当时国民党军队和我军对比来说,国民党军队号称400多万,随便发动一场战争动不动就出动几十万军队,而且还拥有精良的美式装备,各种坦克、飞机、大炮等先进装备不计其数,还占据了全国将近70%的领土,物资极其丰富。

相比之下,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仅有五个旅和五个军分区,总兵力才区区三万人不到,吃的是红薯,用的是“三八大盖”,住的是破烂的窑洞,条件异常艰苦。无论是从军队人数、武器装备还是控制区域来说国民党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这种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条件下,如果选择与国民党军队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

解放军在陕甘宁地区生活战斗了十三年,部队撤离的时候,延安的乡亲们把所有可以吃和用的东西给与了他们朝夕相处了十几年的子弟兵。

后来,周恩来同志回忆这段经历时,调侃道:“如果没有延河,胡宗南恐怕连口水都喝不上!”

展开全文

二、剑指延安,只剩空城

胡宗南是蒋介石手下的得力干将,早在黄埔军校时期,由于两人是老乡,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就对他颇为赏识,出于对胡宗南的信任,蒋介石对胡宗南进行多次提拔,后来更是让其在国民党军队中委以重任,镇守一方。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颇有趣味的题外话。据说,胡宗南50多岁雄霸一方了却仍是孤家寡人,毛泽东还曾经调侃胡宗南说:“当了战区的司令长官,50岁了,不要女人不结婚,他一定有毛病。”当然,胡宗南50岁还未成婚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有他本人知道。

言归正传,3月13日,在胡宗南率领25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陕甘宁地区南部进发过程中,为了掩护中央机关和群众撤退,解放军依托阵地,对胡宗南所部进行顽强地抵抗,解放军以691人的伤亡代价,换得击毙敌人5200余人的重大战果。

胡宗南曾放下豪言三日之内占领延安,时至3月19日,在党中央和群众都已经撤退的情况下,才以惨重代价实现他占领延安的企图。

殊不知,等待胡宗南的已是一座“空城”,胡宗南连毛泽东的影子都没见着!

就这样,胡宗南“顺理成章”地占领了延安。

对于这个“重大战果”,胡宗南激动之余,内心打起了小九九,如果如实向蒋介石汇报战果,恐丢了脸面,说不定还会挨一顿批。为了在蒋介石面前体现自己的功劳,胡宗南当时把这次“胜利”添油加醋一番报告给蒋介石。

胡宗南在电报中称:歼灭和俘获敌人共五万余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

南京总统府内,得知这一消息的蒋介石意气风发,开始盘算下一步计划。

蒋介石认为,此次占领延安对于国民党意义重大,不仅占领了敌人的“老巢”,还大幅挫伤敌人的士气,极大地增强统一全国的信心。

为了使这次战果的影响最大化,蒋介石做足了文章。

数日后,蒋介石致电胡宗南,让其做好准备迎接中外记者团。目的就是让国内外都知道“共党”的“老巢”被自己端了,从而壮大国民党的声势。

不得不说,蒋介石这个人是有手段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会搞营销,对于蒋介石来说,想要实现国内的统一,一定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尤其是他背后的大老板——美国。

这次占领延安就是一次向他背后大老板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借此赢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这便是蒋介石精心打好的算盘。

胡宗南领会到了蒋介石的心思,曾经为了邀功而添油加醋的战果如今成了自己的难题,为此,还在记者会到来之前下足了功夫。

由于是一座空城,胡宗南电报里所说的俘虏和缴获的武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为了应付记者,临时从部下中挑选出几位机灵的充当“共党”的长官,按照临时写好的剧本接受记者的采访,试图抹黑真实的解放军形象。

三、时隔多年,再会重庆

在蒋介石心中始终是对毛泽东“又爱又恨”的。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刚胜利不久,毛泽东受邀来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商讨和平建国方略。两人曾在蒋介石重庆官邸林园交谈过几次。

一日清晨,毛泽东在一片竹林遇到了正在挖竹笋的蒋介石,便向前打了招呼:“蒋委员长。”

“哦?是润之兄啊,你好像有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的习惯啊。”蒋介石随声应道。

两人相谈甚欢,在竹林里边走边聊。

蒋介石道:“我常常到后院挖笋,听说毛先生和朱先生也在窑洞旁种南瓜,桑麻之乐嘛,也是中国人的一种恬淡的追求,如果国家有幸啊。我真愿意过世外桃源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快活的喽。”

两人走到一处亭子坐了下来,互相看到对方手上拿着一本书,细看才发现原来两人拿的都是资治通鉴。

突然,蒋介石试探性地说:“此情此景,颇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味道!只不过,谁是曹操,谁又是刘备,尚未可知啊!”

此言一出,毛泽东不知道是该为蒋介石这么高看自己而感到高兴还是警惕。只好陪笑以缓解尴尬的气氛。

在重庆谈判期间,戴笠曾劝说蒋介石把毛泽东扣押下来,可是蒋介石爱面子,怕被嘲笑不讲信用,也担心这样做会引起全国的反对的声音,最终“放虎归山”了。

只不过,不知道几年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有没有为这次的错误判断而后悔。

此后发生的事想必大家也都清楚,蒋介石打着假和平真内战的幌子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发动内战做动员准备。

四、飞抵延安,一探究竟

时间来到1947年8月,在占领延安将近五个月之后,蒋介石的一边把毛泽东视为真正的对手,一边又很想战胜毛泽东的心理,使得他非常好奇毛泽东在延安的真实生活战斗情况,同时也萌生了想去延安一探究竟的念头。

于是,蒋介石推掉手中的工作安排,专程飞往延安去寻找心中的答案。

与上次邀请毛泽东来重庆不同,这次蒋介石是不请自来的。

接到蒋介石来延安的消息后,胡宗南为了做好迎接准备,把远在西安的生活起居家伙都搬来了物资匮乏的延安,生怕蒋介石受不了延安艰苦的条件。

8月7日上午,蒋介石乘坐专机“美龄号”在延安一个简易破旧的机场降落,刚下飞机眼前尘土飞扬的景象让蒋介石稍感不适。随后,胡宗南安排蒋介石前往延安最好的招待所里住下。

第二天清晨,蒋介石开始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在延安城里转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蒋介石此时最真实的写照。

行至枣园,蒋介石在这里看见了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场景,从随从那里得知,这里便是毛泽东曾经住过的窑洞所在地,外表看着破旧不堪,与蒋介石的官邸有着天壤之别。

走近一看,门窗是由陈旧的木头做的,可以明显地看出年代感,窑洞里面的墙壁坑坑洼洼,还有几处脱落的痕迹,一张由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的床,人坐在上面还会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摆放在床边的桌子也破烂不堪,很难想象毛泽东是怎么在这张桌子上写字的。

随后,蒋介石来到外面的院子,视线被一旁的一个东西所吸引,便问随从道:“这是何物?”一个体验过农村生活的随从随即答道:“这个叫纺车,是用来纺线的。”活了大半辈子的蒋介石第一次见到这玩意,觉得有些新奇,便要上去试两下。

可是,平日里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的蒋介石,哪里会使用这种东西,没两下就“原形毕露”,弄破了手指。

离开毛泽东的住所后,蒋介石在路上遇到了几个当地老百姓,从他们口中得知毛泽东和那些党中央的领导们平日里没事就纺线织布,还是耕种的一把好手。

而后,蒋介石向老百姓问道:“你见过毛泽东吗?”

老百姓显然对蒋介石的问题有些莫名其妙,其中一个百姓回答道:“见过,额(我)们这里的人都见过,他还吃过额(我)家的枣子呢。”

“哦?是你送给他的吗?”

“额(我)倒是想送呢,可是主席偏要给额(我)钱,额(我)不收都不行。”

蒋介石听了老百姓的话后恍然大悟,原来毛泽东在老百姓心中的印象这么好,恐怕自己只能望尘莫及了。

面对延安之行的所见所闻,蒋介石陷入了沉思,他没有因为敌人生活在条件那么差的地方而沾沾自喜,反而看到了自己与毛泽东之间的差距,蒋介石原本就对毛泽东有些许轻蔑,现在却不得不刮目相看。如果是自己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别说指点江山,恐怕连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尽管自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开始,蒋介石就清楚共产党人已经被逼入了深山老林,深知其条件异常艰苦,可是,真正看到这些场景之后难免感到震惊万分。蒋介石怎么也无法想象毛泽东是在这种条件下和自己对抗了十几年。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较量了十几年,此时此刻已经高下立判。

当晚,蒋介石回到住所,回想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久久不能入眠。很显然,躺在床上的蒋介石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傲气,心里一直默念着:我输了,我输了啊!

蒋介石此时肠子都悔青了,后悔重庆谈判时没有把毛泽东扣押下来。

第二天便匆匆离开了这里。而这也成为蒋介石人生当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延安。

后来,经过三大战役,蒋介石彻底把自己的老本输没了。

熟悉近代历史的读者朋友们都知道,蒋介石的失败是必然的。居庙堂之高而不忧其民,全然不把老百姓的疾苦当一回事,一心只想着铲除“共党”,导致民心尽失。

加之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长年累月的内耗早已经拖垮了这个政党,表面看都很和气,实则一盘散沙。很多国民党高官贪腐严重、官僚主义盛行、压榨底层民众,老百姓怨声载道。

更要命的是,由于国民党统治的地区经济低迷,政府为了挽救这一局面,毫无节制地印钞票,最后导致严重通货膨胀,出现大量民众推着一车钱去买菜的滑稽景象。老百姓一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凡有一条上述的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都是毁灭性的,而国民党却恰好一个不落地全都集齐了。

面对这样破败不堪的局面,彼时的中国迫切需要有人能“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可惜蒋介石明白的太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