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叛变投入老蒋的怀抱,前后2次想回头,为什么还是没成功?_张国焘_北京_中央

近代文学大家张恨水在自己所著的《八十一梦-第32梦》中就写有那么一句话:“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孔子也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中,出类拔萃、精明能干得精英强将不知道有多少,但也不乏犯有过错之人,比如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因在红军长征会师后的去向问题上与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发生分歧,差点葬送中国共产党革命前程。

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在之后的时光中,张国焘却屡次犯错,最后甚至还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帮着国民党做事,从此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许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在移居香港时,张国焘前后两次向北京表达自己已意识到所犯的错误、希望能回大陆的意愿,但权衡再三后,终究没再回去。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至四川,在与一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提出向川康边藏民区进军,以便避开敌军。对于此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均持反对态度,藏民区地处荒凉,红军根本就无法在那里生存,往那里走是自取灭亡。

可张国焘野心膨胀,妄图通过自己所控制的军力让中央妥协,以便掌握党政大权,同时他还反对中央北上抗日方针,主张南下发展。最终因和谈不拢,张国焘与毛主席等人分道扬镳,毛主席等人率中央红军单独北上,而张国焘则在10月率余部向川康进发,不久便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

展开全文

事实证明张国焘的指导方针是错误的,藏民地区确实荒凉,红军根本就无法在那里生存。1936年6月,张国焘不得不取消“中央”头衔,率众部北上会师。

1937年3月,延安召开会议,虽然大会郑重批判了张国焘军阀主义和分裂主义错误,但张国焘毕竟是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为了不影响团结,最终中央还是继续保留了他的政治局委员职位,同时让他担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

虽然在中央张国焘也算是有一职之位,但却形同虚设,郁郁不得志。有一回看戏,毛主席以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喻指张国焘是猪八戒,由于距离不是很远,只是隔了一个座位,毛主席的话字字入耳,张国焘愤怒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主席骂道:“无耻!”然后向剧院外走去。

不久,王明从苏联回国。在苏联期间王明就欲图排挤、取代张国焘,但没得逞。回来一到根据地他便迫不及待以“托派”罪名枪杀了张国焘手下的三位高级将领,然而在与张国焘的谈话中王明却对他说他不是“托派”,只不过是被“托派”利用了而已。就这样,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张国焘惶惶不可终日。

考虑到自己在中共已无立足之地,张国焘便萌生了叛逃的想法。1938年4月5日,借祭扫黄帝陵之机张国焘联系到了国民党将领蒋鼎文。张国焘向蒋鼎文表达了自己意欲投诚蒋介石之意,周总理等人闻讯后百般劝阻无果,最终张国焘还是被蒋介石的特工人员安排登车护送到了武汉,至此其叛党已成为铁钉事实。

张国焘叛变后,其妻杨子烈找到主席,承诺一定会把张国焘劝回来,但事实上杨子烈也不过是借劝说之机投奔张国焘而已。收拾好行囊后,杨子烈及其孩子被中央安全护送到武汉。看着妻子孩子以及曾经熟悉的物品,张国焘五味杂陈一言不发。

投奔国民党后,开始的时候国民党方面以为是遇到了中共“三号”人物,就连戴笠也认为张国焘的到来会对国民党政府打击中共起到很大作用。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张国焘在中共早已是名存实亡,根本就没什么权利。

蒋介石见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觉得他留在军统里也很危险,于是便开始冷落他,一些特别优待也取消了。后来张国焘被安排至江西救济总署江西分署工作,但即使如此,张国焘也时常受到排挤。

解放战争前夕,张国焘携家眷同国民党败逃至台湾。在台湾张国焘也不好过,不仅得不到重视,就连自己看好的房子也被强征。此情此景,张国焘感慨万分,想不到自己竟落到如此地步。自知台湾也无立足之地,最后便携带家眷迁移至香港。

在香港张国焘一家也好不到哪里去,生活上更是一贫如洗,全家人都住在简陋的房子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黄金价格一路暴涨,张国焘觉得这是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于是便押上自己全部家当换了五千美元做起了黄金生意。

但毕竟是外行,开始的时候黄金价格看上去还不错,但没多久便突然一夜之间暴跌,张国焘亏得血本无归。屋漏偏逢连夜雨,霉运再次向张国焘袭来,妻子早上去买菜期间不小心摔倒骨折。面对各种困境,张国焘差点崩溃。

1953年,张国焘向北京表达了自己想回大陆、为人民服务的意愿。消息传到北京后,中央同意了张国焘回来的请求,但前提条件是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他必须给出一个深刻的检讨。得到北京的回复后,张国焘斟酌再三,最终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1953年的夏天,张国焘正愁着去哪里搞钱,没想到美国中情局竟派美国亚洲研究所相关人员向他雪中送炭。他们找到张国焘,希望他能提供北京领导人的相关情况,从而对大陆有一个判断。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张国焘答应了美国人的请求并积极配合他们。在二十多次的会面中,通过张国焘,美国人得到了很多关于北京领导人的情报。作为回报,美国人给了张国焘一些报酬,让他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些困难。

1956年,张国焘再次通过各种渠道向北京表达自己想回去的意愿,同时要求生活上能给予补助。很快北京方面传来消息:回来可以,但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必须给出一个深刻的检讨,同时停止与美国方面的所有来往。似乎早料到会这样,最后张国焘便决定不回去了。

1961年,美国的堪萨斯大学派遣相关负责人找到张国焘,说服他写回忆录,回忆录写好后他们会购买他的版权。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张国焘也有意让世人知晓自己的处境,于是在来人的鼓励下,他便全身心投入写作中,最终花费整整四年的时间,约100万字共三册的《我的回忆》写作完成。

在这四年的时光里,为了支持张国焘顺利完成回忆录,堪萨斯大学每月都会补偿2000港币作为他写作的研究费用,条件是回忆录的英文版权归他们所有。但直至交稿时张国焘所得的费用早已所剩无几,好在最后香港《明报》月刊及时联系张国焘买走了回忆录中文版权,他才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稿费。

1967年,香港开始呈现“文革”苗头,作为中共叛逃者,再加上当时国内的情况,如果再待在香港恐难逃厄运,为保险起见,1968年,张国焘携妻子前往加拿大投奔长子张海威。

不过在加拿大,其儿子张海威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靠在学校教书为生。为了不连累儿子,于是夫妻了俩便住进了养老院。

1979年12月2日,加拿大的冬天异常寒冷,在老人病院的病床上,张国焘翻身时一个不注意,家人给他准备的毛毯与被子被弄到了地上,而此时的他早已身患重病,根本无力去捡,床前铃铛按键按了多次也不见护士来,结果等到第二天亲人们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早已去世多时。

通过张国焘的平生事迹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他不乏才华和能力,但在人际关系上却不怎么得势,为人心胸狭窄,虚荣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别人对他的反对。

以至于毛主席在面对美国记者采访谈到他与张国焘、李大钊第一次在北大图书馆会见时都不由得感叹道:他们看不起我这个乡下土包子。虽然张国焘两次向北京表达意愿,但覆水难收,再加上自己也有叛逃之过,选择离开也是明智之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