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敬的猫,在日本用中文,在中国用英文……_引进_日版_日本

展开全文

最近一直听艾敬,再听一张《追月》。

《追月》是艾敬签约日本“哥伦比亚”后发行的第一张全专,这张最常见的就是日版和“上海声像”的引进版,港台地区有没有别的版本,或者日本直输之类的版本,我并不太清楚。

“上海声像”当年的引进版,是真正的原版引进,歌词本就是直接复印的,如果只看内页,这个引进版和日版拿在手上,一时还真不好区分。

但引进版很多细节还是不能和日版比,比如很多像素细节,明显就像是复印的。也别说这是因为引进版,日本引进欧美的版本,有时候比原版还清晰,还是因为工匠精神在其中体现,要拿到最好的原始物料,并且用最好的技术制作。

还有一个区别,在最初买“上海声像”版时完全没体会,之后买了日版一对比,日版的唱片盘面,用了一种相对立体的星空视觉,其实是和整张专辑的概念,以及封面、封底的视觉是相呼应的。而引进版则印偏了色,糊成一片,原来半透明的星空蓝,已经成了一砣糊蓝……

引进版还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别的都原版引进了,包括日版的日文歌名也照搬了,但《黑猫白猫》却在引进后改成了《Black Cat,White Cat》。而且原本内页艾敬的手写体,竟然同样改了,不知道是工作人员的代笔,还是请艾敬写了一个内地专用的手写体“Black Cat,White Cat”。当然,这首歌现在在内地的音乐台,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都丢了……

猫也是后期艾敬创作很重要的一个意象,后来改编版的《我的1997》里也提到了路上的猫……

日本团队的制作,真是代表当时世界领先的音乐水准,现在听来依然不落伍。而艾敬的好就在于,她的音乐依然那么“土”,并没有被国际化的制作带偏,还是那么民谣,真正的民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