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药进展早知道3.25_治疗_研究_安慰剂

作者:智慧芽

药物研发进展

1.复宏汉霖PD-1单抗斯鲁利单抗在欧洲申报上市

3 月 24 日,复宏汉霖宣布,PD-1 单抗斯鲁利单抗(H 药,中国商品名:汉斯状®)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2022 年 12 月,H 药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获得欧盟委员会(EC)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H 药汉斯状®为重组人源化抗 PD-1 单抗注射液(通用名: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是复宏汉霖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单抗,上市以来已在中国惠及逾 19000 名患者。

斯鲁利单抗是全球首个在小细胞肺癌适应症上取得成功的 PD-1 单抗。本次上市申请提交后,该药成为了第 3 款在欧洲报上市的国产 PD-1 单抗。此次 MAA 受理主要基于 ASTRUM-005 研究,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 III 期研究,旨在评估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用于 ES-SCLC 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截至 2022 年 6 月 13 日,该试验斯鲁利单抗组的总人群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 15.8 个月,刷新全球一线 SCLC 总生存期纪录的研究成果,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2.绿叶制药引进的 1 类新药芦比替定拟优先审评

3月2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绿叶制药申请的注射用芦比替定拟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中或化疗后肿瘤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公开资料显示,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是一种选择性的致癌基因转录抑制剂,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绿叶制药拥有芦比替定的中国权益。

芦比替定是从海鞘ecteinacidia turbinata中分离出的海洋化合物ET-736的衍生物,ET-736中的氢原子被甲氧基取代。该产品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多种肿瘤所依赖的致癌基因转录。除了其对癌细胞的直接作用,芦比替定还能够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转录过程,以及下调对肿瘤生长至关重要的细胞因子的产生。此次芦比替定拟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中或化疗后肿瘤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此前,芦比替定二线治疗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结果发布于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

3.FDA 拒绝批准芦可替尼缓释片上市

3月23日,Incyte宣布,FDA已就JAK1/JAK2抑制剂芦可替尼缓释片(每日1次)的上市申请发出了完整回复函(CRL)。该产品拟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FDA承认,Incyte所提交的研究达到了基于曲线下面积(AUC)参数的生物等效性目标,但还提出了额外的批准要求。Incyte计划与FDA会面以确定下一步行动。芦可替尼是一款first-in-class JAK1/JAK2抑制剂。

芦可替尼缓释片的上市申请主要基于2项旨在证明芦可替尼缓释片与Jakafi的剂量强度成比例且具有生物等效性的研究数据。第1项研究确定了芦可替尼缓释片与Jakafi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证明芦可替尼缓释片的剂量强度与Jakafi成正比。Incyte首席执行官Hervé Hoppenot表示:“虽然我们对于FDA发出芦可替尼缓释片上市申请的完整回复函感到失望,但我们仍然致力于推进对骨髓增生性肿瘤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治疗。我们将与FDA密切合作,采用适当的行动来解决他们的意见。”

展开全文

4.艾伯维 IL-23 抑制剂溃疡性结肠炎 III 期研究成功

3月24日,艾伯维公布了risankizumab (Skyrizi)治疗成人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III期INSPIRE研究的积极关键结果。结果显示,该研究在第12周达到了临床缓解的主要终点以及所有次要终点。Skyrizi是一种白细胞介素-23(IL-23)抑制剂,可通过与IL-23 p19亚基结合来选择性阻断IL-23。IL-23是一种参与炎症过程的细胞因子,被认为与许多慢性免疫介导疾病有关。在为期12周的诱导治疗期间,接受risankizumab治疗的患者中有20.3%实现了临床缓解,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6.2%。在为期12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期间,risankizumab 1200mg IV的安全性与其他适应症以往研究中观察到的安全性一致,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风险。

risankizumab组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事件是COVID-19、贫血和关节痛,其中2.3%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SAE),而安慰剂组SAE发生率为10.2%。Skyrizi已获得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克罗恩病。

5.誉衡生物 PD-1 单抗新 III 期临床正式启动

3 月 23 日,誉衡生物宣布其 PD-1 单抗赛帕利单抗(誉妥®,Zimberelimab)宫颈癌 III 期临床试验首家启动会于近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顺利召开。这标志着这项评价 GLS-010 注射液联合含铂化疗±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持续、复发/转移宫颈癌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研究(VICT-004)正式进入了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阶段。

赛帕利单抗已于2021 年 8 月获批治疗二线以上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021 年 3 月赛帕利单抗因宫颈癌适应症疗效数据突出纳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2022 年 3 月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了赛帕利单抗第二个适应症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接受过一线或以上含铂标准化疗后进展的复发或转移、PD-L1 表达阳性(CPS≥1)的宫颈癌患者,有望成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宫颈癌的 PD-1 单抗。同年,赛帕利单抗首次入选了《CSCO 宫颈癌诊疗指南》。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且仍在逐年上升。2022 年全国癌症最新报告显示,宫颈癌年新发病人数为 10.97 万人,年死亡人数为 5.91 万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 5 年无进展生存 (PFS) 率仅为 15% 左右,且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采用现有化疗的疗效欠佳。

6.辉瑞启动 JAK 抑制剂利特昔替尼III期研究

3月23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辉瑞启动了一项Ritlecitinib胶囊(利特昔替尼)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III期临床研究(登记号为CTR20230893),旨在评估利特昔替尼在成人和青少年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研究,主要终点为第52周时面部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较基线改善75%(F-VASI75)的患者比例以及白癜风总面积评分指数较基线改善50%(T-VASI50)的患者比例。

利特昔替尼是一种口服Janus激酶3(JAK3)抑制剂,通过与JAK3特有的残基CYS-909共价相互作用实现JAK同工酶选择性抑制。与第一代泛JAK抑制剂相比,该药在降低毒性方面更有优势。白癜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0.5-2.0%,其特征是黑色素细胞功能性丧失导致的皮肤色素脱失。它被分为非节段性白癜风(NSV)和节段性白癜风(SV)两大类,其中全身型白癜风和肩面部白癜风最常见。

7.艾伯维JAK1抑制剂系统性红斑狼疮II期研究成功

3月23日,艾伯维宣布口服JAK1抑制剂Rinvoq(乌帕替尼,30mg)单药或作为联合疗法ABBV-599(乌帕替尼+BTK抑制剂elsubrutinib)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II期SLEek研究获得积极结果。在第24周,upadacitinib组达到了SRI-4主要终点。基于上述结果,艾伯维计划将乌帕替尼治疗SLE的临床项目推进至III期。此项II期研究共纳入了341例受试者,随后根据治疗方案分为5个试验组(乌帕替尼+安慰剂;两种不同剂量乌帕替尼与elsubrutinib联合使用;elsubrutinib+安慰剂;安慰剂)。主要终点为第24周,每日服用类固醇剂量小于或等于10mg强的松等效剂量的情况下达到SLE响应者指数-4(SRI-4)的受试者比例。SRI-4定义为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评分(SLEDAI-2K)降低大于或等于4分,且总体不恶化或新的器官系统中未发生重大疾病活动。该研究中乌帕替尼30mg组的安全性结果与已知的安全性大致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该研究的完整结果将在未来的医学大会上公布。

8.针对90%脱发类型,首个RNAi疗法获批I期临床

3月24日,OliX Pharmaceuticals宣布OLX72021获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HREC)批准开展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也称为男性型秃发)。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和单次递增剂量的I期研究,旨在评估OLX72021在AGA男性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一种男女均可罹患的多基因隐形遗传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类型。

研究表明,患者脱发区毛囊内AR基因和/或II型5α还原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从而导致雄激素对易感毛囊的作用增强,进而使毛囊出现进展性的微型化和脱发直至秃发。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睾丸所分泌的睾酮;女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合成和卵巢的少量分泌。OLX72021是OliX基于其专有细胞穿透性非对称小干扰RNA(cp-asiRNA)技术平台开发的一款局部RNAi疗法,旨在通过降低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表达来降低与AGA相关的雄激素水平。与传统siRNA相比,asiRNA的优势在于既保持了靶基因沉默能力又能显著减少siRNA疗法的副作用,例如脱靶效应和免疫刺激性。

9.四环医药HER2双抗ADC获批临床

3月24日,四环医药宣布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轩竹生物研发的创新药KM501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展I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HER2阳性/中/低表达等实体瘤。该产品为轩竹生物首个获批临床的抗体偶联药物(ADC)。KM501为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型HER2双表位双特异性抗体ADC,也是国内首个申请专利的双抗ADC。

该抗体采用了共同轻链的模式和国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敲除岩藻糖的专利技术,同时又兼具曲妥珠单抗(抗HER2结构域IV)和帕妥珠单抗(抗HER2结构域II)靶点,可以同时靶向这两个不同的表位,形成更好的内吞效应,使靶向部位毒素积累量更高,使其在HER2低表达肿瘤中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前研究显示,在多种肿瘤小鼠模型中,KM501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优于或非劣于Enhertu(DS-8201),具有Best-in-class潜力。

10.凯因科技乙肝单抗新药KW-027获批临床

3月24日,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KW-027注射液正式获得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KW-027注射液是凯因科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HBsAg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结合并清除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实现血清HBsAg水平的大幅降低。

2023年1月13日,KW-027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了CDE受理。KW-027注射液也是凯因科技第2款进入临床阶段的乙肝新药。凯因科技官网显示,该公司共有4款针对乙肝的在研产品。其中,进展最快的PEG长效干扰素(培集成干扰素α-2注射液)治疗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全部受试者已完成入组。此外,KW-034(重组蛋白)和KW-040(siRNA)目前正在临床前阶段。

行业资讯

1.Moderna与Generation Bio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3月24日,Moderna与Generation Bio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结合Moderna的生物技术专业与Generation Bio的非病毒基因医学平台,共同开发创新核酸疗法以触达如免疫细胞等靶标,以加速扩增两家公司各自的非病毒基因疗法管线。根据协议,Moderna将可在两个免疫细胞项目中使用共同开发的ctLNP以递送ceDNA。

此外,Moderna亦可使用Generation Bio所开发的靶向肝脏ctLNP来递送ceDNA以推进其两个肝脏项目。Moderna会资助合作下的所有研发活动,并保留针对免疫细胞或肝脏第三个项目的选择权。Generation Bio将获得达40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根据未来开发、监管与商业DNA结构、独特的细胞靶向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系统(ctLNP),以及使用其专有无细胞快速酶促合成(RES)技术,以进行可扩展无衣壳生产过程来制造ceDNA。这种方法具有通过单剂量实现多年耐用性的潜力,而且能够将包括多个基因在内的大型载荷递送到特定组织和细胞类型,并允许滴定和重新给药以调整或延长每个患者的表达水平。

2.中国生物制药旗下F-star与武田开发双抗

近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F-star Therapeutics与武田就一种新一代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订立第2份许可协议。根据许可协议条款,F-star将收取许可使用费,授予武田全球独家授权,以采用F-star专有的Fcab及mAb2平台研究、开发及商业化一种针对癌症免疫疗法标靶的双特异性抗体。武田将负责该协议下的所有研究、开发及商业化活动。

不久前,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已经批准了invoX Pharma Limited收购F-star,invoX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的全资子公司。据了解,invoX是中国生物制药的国际扩张平台,专注于其在中国境外的研发和业务发展活动,此前已收购了至少两家Biotech的多数股权:Softhale NV 和 pHion Therapeutics。收购完成后,F-star为invoX加速中生制药在全球的创新药布局,并补充其现有的研发平台和管线。

F-star创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英国剑桥,2020年11月通过与Spring Bank Pharmaceuticals,Inc.合并,实现纳斯达克上市。值得注意的是,F-star率先使用具有内部发现能力的四价(2+2)双特异性抗体来创造癌症治疗的范式转变。目前,F-star的主要资产FS118是一款First-in-class的LAG-3/PD-L1 mAb2双特异性抗体。

3.纽福斯与Apellis达成早期研发合作

3月23日,中国专注于眼科疾病的体内基因治疗领导者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全球补体领域的领导者Apellis Pharmaceuticals达成早期研发合作,共同开发针对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发项目。此次的研发合作将充分利用纽福斯在眼科基因治疗的科研和CMC开发能力以及Apellis在补体介导的疾病(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方面的专业经验,以期快速推动创新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基因治疗研发,丰富公司眼科常见病领域的管线布局,支持纽福斯持续走向国际化。

纽福斯是中国专注于眼科疾病的体内基因治疗行业领导者,致力为全球患者研发针对遗传疾病的基因疗法。其核心产品NR082,旨在治疗ND4介导的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ND4-LHON),已被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孤儿药称号(ODD),是首个同时获得中国NMPA及美国FDA授予的临床试验IND许可的中国籍基因治疗新药,目前已完成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所有患者入组给药。公司第二款美国ODD新药NFS-02已被美国FDA授予IND许可。公司管线还包括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光学神经保护,血管视网膜病变等临床前候选药物。

情报来源: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