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23集团军撤编,所属各部去向何处?北部战区留有其火种_集团军_纵队_珍宝岛

2003年,第23集团军撤编,所属各部去向何处?北部战区留有其火种

《外交风云》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新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大剧,该剧中有一个热血桥段:

我渡江部队炮击英舰“紫石英”号

。历史上,炮击英舰“紫石英”号的正是第23军。

岁月悠悠,第23军后于1985年整编为第23集团军。2003年,第23集团军撤编。第23集团军为何要撤编?撤编后所属各部去向何处?笔者就为大家说一说第23集团军的前世今生。

土地革命初期,红军闽浙军区挺进师、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第4、第5支队以及红军闽南独立第3团先后成立。中央红军长征后,前述3支队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7年秋,这3支队伍汇入抗日洪流之中。1938年2月,新四军第2支队成立,时辖第3、4团。其中,第4团后与挺进纵队第3团等部合编为新四军苏皖支队( 陶勇、卢胜分任军政主官 )。

展开全文

1940年7月,苏皖支队扩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由陶勇军政一肩挑。1941年2月,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3旅( 陶勇、刘先胜分任军政主官 )。

1945年1月,该旅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3纵队,下辖第7、8、9支队。八年浴血抗战,第3纵队及其前身部队历经大小战斗2980余次,歼灭日、伪、顽4.86万余人。

1945年11月,第3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 陶勇军政一肩挑 ),原辖各支队改称第64、66、68团,另组建第70( 原苏南军区第1团 )、72( 原第8纵队特务团、苏浙军区特务团 )团。

1946年5月,第8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下辖第1、3旅,

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军政一肩挑

,并指挥该师打出了苏中六战六捷的光辉战绩。10月,第1师根据形势需要组建第2旅。

1947年1月,第1师奉命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陶勇、王集成分任军政主官,原辖各旅依次改称第10、11、12师。第4纵队编成之后,先后参加莱芜、孟良崮、转战鲁西南、豫东、淮海等战役战斗。

特别是淮海战役中,第4纵队先后参加围歼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集团的作战,歼敌7.3万余人,

俘虏了敌徐州“剿总”副司令官杜聿明

1949年1月,华野4纵改称第23军( 陶勇任军长、卢胜任政委 ),隶属于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全军3.5万余人,编制情况如下所示:

第23军编成之后,奉命南下江苏泰州,并调归第10兵团建制,进行渡江战役的战前准备。4月20日~21日,英军不顾我方强烈反对,派出“紫石英”号巡洋舰等军舰,企图阻挠我参战部队渡江。

4月21日,英军军舰突然炮轰第23军渡江出发阵地,打死打伤我方指战员43人。陶勇二话不说,直接下达命令:“

听我的命令,坚决还击!

于是,第23军迎来了军史上的一大高光时刻:炮击英舰“紫石英”号。曾经在长江江面不可一世的英国海军,遭受重创后灰溜溜地撤离长江江面。

尔后,第23军于21日晚间7:30强渡长江。渡江战役第一阶段胜利后,第23军参加了上海战役。6月,第23军开赴嘉兴地区,担负海防重任。

8月,第23军调归第9兵团,拟接受渡海作战的任务。10月,第23军重返第7兵团战斗序列,后参加解放舟山岛。

1952年8月,第23军改称志愿军第23军,各部调整情况如下:

9月,第23军奉命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期间,第23军历经大小战斗109次,歼敌14833人( 含美军7806人 ),击落、击伤敌机434架,击毁、击伤坦克106辆,伤3635人、牺牲2485人。

1958年3月,第23军自朝鲜载誉而归,后驻防黑龙江省,隶属于沈阳军区。1965年4月,第73师改为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师,辖第1、2、3、4团,炮兵349团改归23军直属。

1968年2月,黑龙江省军区独立师调归建23军,恢复第73师及各团番号。紧接着,第73师迎来了归建以来的一次大考——珍宝岛反击战。

3月,苏军第57边防总队悍然入侵我国珍宝岛,第73师217团奋起反击。第217团1营营长冷鹏飞统一指挥登岛分队的作战行动,并打响了珍宝岛反击战的第一枪。

第217团1连副连长王庆容在腹部、胸部两处负伤的情况下,依然以战斗的姿态指挥战斗,最终因伤势过重而壮烈牺牲。

战后,冷鹏飞、王庆荣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值得一提的是,冷鹏飞在珍宝岛反击战后,长期在第23军服役。

1988年9月,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冷鹏飞被授予少将军衔。2017年7月,冷鹏飞荣获我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

言归正传,第73师结束珍宝岛反击战后,于同年12月奉命改番号为第68师,下辖第202团、第203团、第204团、炮兵团。

1985年6月,第23军在百万大裁军中得到保留,后进行合成集团军整编,并改番号为第23集团军,编制情况如下所示:

第67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

第68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

第69师执行北方甲种师编制;

增编坦克旅、炮兵旅、高炮旅;

守备第5、7师( 先后撤编 )。

1987年5月,第23集团军迎来一次大考: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火灾,此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

时任第68师师长吴长富临危受命,率精锐骨干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尔后,吴长富转战东、西两大火场,接连打了四大“战役”,取得辉煌战绩:

扑灭一公里以上的火点多达231个,消除10公里以上的火线17条,打宽80米至100米的防火隔离带125.5公里。

吴长富在连日苦战中,顾不上刮胡子,世人称其为“大胡子师长”。这就是和平年代的第23集团军,无论人员更迭还是岁月流逝,军魂永远都在。

1998年,中央军委着眼于“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目标,实施了五十万大裁军,并以此为契机展开体制编制调整。在此背景之下,第23集团军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第67师改建为摩步第67旅;

第68师改建为摩步第68旅;

第69师执行摩步师建制;

坦克旅改编为装甲旅。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军已完成了“精兵、合成、高效”的建军目标,集中优势战略资源,向着信息化建设的新高地发起了新的“攻坚战”。

2003年9月,中央军委正式作出裁军二十万的重大决定。此次裁军,旨在压缩军队员额,减少指挥层级,优化军兵种结构,为信息化建设打基础。

随即,第23、24、63集团军列入裁军名单。其中,第23集团军所属各部去向如下:

摩步第67旅撤编,压缩为第207团,编入摩步第69师( 辖内原第207团撤编 );

摩步第68旅、摩步第69师转隶第16集团军;

炮兵旅撤编。

其中,摩步第69师很特殊,下辖第205、207团和炮兵团、高炮团、装甲团,基本上浓缩汇集了原23集团军所部精华,下辖被称之为“小23军”。

2013年12月,摩步第69师进一步拆分为特种作战第67旅( 原摩步第69师207团 )、机步第69旅( 原摩步第69师205团 )。

此外,摩步第68旅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不断列装高精尖武器装备,成长为一支能攻善守的机械化步兵旅,番号也随之变更为机步第68旅。

2016年2月,沈阳军区撤编,第23集团军的火种随军转隶北部战区陆军。2017年4月,第16集团军番号撤销,第23集团军火种去向如下,基本上留在了北部战区陆军:

特种作战第67旅( 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特战第×旅 );

机步第68旅( 北部战区陆军第78集团军合成第×旅 );

机步第69旅( 北部战区陆军第80集团军合成第×旅 )。

从第23军(集团军)的历史沿革来看,辖内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动。历经军改后,辖内各师基本上在北部战区陆军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尽管第67师经历了撤编,可后续特战第67旅是以摩步第69师207团为基础组建而来的,无形之中也保留了火种。

参考资料:

[1]《百战雄师(2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君威·〈军事史林〉);

[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军史》(陆军第23集团军编);

[3]《18个集团军名将与战功——第16集团军,长白山下的“猛虎”》(于兴卫·〈环球人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