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雄师!七大军区时代,第13集团军摩步第37师,究竟有多牛?
七大军区时代,我军各集团军所辖师都有响亮的绰号。譬如,第54集团军“铁军师”第127师、第12集团军“中野虎师”第36师等。原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摩步第37师(下称第37师)也不例外,被誉为“西南雄师”。
熟知军史的人都知道,第37师师史不凡,此为第386旅的“传人”。那么,第37师究竟有多牛?又涌现出了哪些耳熟能详的英模单位和英雄人物?就让笔者给大家说一说“西南雄师”的前世今生。
1931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73师在安徽省六安县麻埠正式成立,刘英、吴焕先分任军政主官,所属各团来源如下:
第217团(原红4军第11师31团);
第218团(原红4军第10师28团);
第219团(原红4军第12师34团)。
1932年10月,第73师随红四方面军转移,参与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7月,第73师扩编为第31军,王树声、张广才分任军政主官,原属各团团部亦依次扩编为第91、92、93师师部。
展开全文
1935年5月,第31军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于次年10月正式结束。1937年8月,第31军奉命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陈赓出任旅长,第91、93师亦改编为第771团、第772团。
抗日战争时期,第386旅歼敌2.5万,其赫赫战功就不需要笔者一一罗列。笔者只需要给大家说明一点,第386旅狠狠地教训了侵华日军。日军打不过又没办法,只能靠“专打386旅”的口号来“壮胆”。
1945年9月,第386旅参加上党战役歼敌7560人。10月,第386旅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初称太岳纵队),并改称第10旅,周希汉、刘忠分任军政主官,所属各团来源如下:
第28团(原第772团);
第29团(原第20团,前身为成立于1937年的抗日义勇军第5路军);
第30团(原士敏独立团,前身为成立于1942年的太岳抗日根据地沁水县大队)。
1948年5月,该部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0旅(旅长周希汉、政委廖冠贤)。1949年2月,中野4纵第10旅改称第13军37师,原属各团依次改称第109、110、111团,周学义、雷起云分任军政主官。
解放战争中,第37师及其前身部队从山西辗转大半个中国,一直打到滇南,歼敌10万,并涌现出了楚大明、顾永武、安玉峰、王引生、耿忠贤、卫小堂等英雄人物。
建国初期,第37师随军镇守云南,先后参加了云南剿匪、抗法援越、建设边防等任务。期间,第37师于1952年5月组建炮兵团(曾使用炮兵第317团番号)。
1958年2月,第37师政委何云峰(1964年晋衔少将军衔)、副师长张化民打破常规主动到第109团8连当兵,在全军掀起了干部下连当兵的热潮。
1961年1月,第37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战备值班师”,并执行北方甲种步兵师整编。1966年7月,第37师奔赴越南参加防空作战任务,参战11个月击落击伤敌机48架。
1968年10月,第13军离开战斗生活多年的滇南,奉命移防四川,转隶成都军区。有鉴于此,第37师亦随军抵达重庆(时为四川省辖市),师部驻潘家坪。1971年6月,第37师师部移驻江津。
1979年2月,第37师在师长王引生、政委明申昌的指挥下,随军参加对越反击战。开战之初,第37师受领正面强渡红河的主攻任务。随后,第37师一路狂飙突进,打到了外波河边才班师回国。
第37师征战越境一个月,以伤亡900余人(含阵亡200余人)的轻微代价,取得毙敌、俘敌2243人的骄人战绩,敌我交换比为2.45:1,成了西线参战部队的“模范师”。
战后,第37师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单位和先进个人,如下图所示:
1984年7月,第37师侦察连奉命编入第4侦察大队建制,参加了两山对越侦察作战。1985年5月,师侦察连载誉归建。同年9月,第37师执行南方甲种步兵师编制,仍属第13集团军建制,编制情况如下所示:
第109团(享誉全军的“红军团”);
第110团(解放战争时期,被视为陈赓麾下四大主力团);
第111团;
炮兵团;
高炮团。
其中,高炮团是以第39师炮兵团机关、直属队和第37、39师高炮营等单位为基础组建而来的。由此,第37师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加强,该师师史迎来了新的篇章。
1988年1月,中央军委指示第13集团军抽调一个师及1个步兵团、配属单位组建加强师,赴滇参加轮战。第13集团军领导班子经慎重考虑,决定抽调第37师。
是年4月,第37师和第38师112团、第13集团军炮兵旅、工兵团、电子对抗营等配属单位1.7万余人,在师长陈庆云、政委段树春的指挥下奔赴南疆,接替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
第37师遂行两山轮战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兄弟部队基本上都是一年,而第37师坚守了一年半的时间。1989年10月,第37师奉命撤离两山战区,宣告中越边境轮战的结束。
第37师轮战一年半的时间,伤敌1062人、毙敌725人,而自身仅伤亡241人。战后,第37师涌现出了一批英模单位和先进个人,如下图所示:
进入九十年代,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呈现出高度合成化、信息化、机械化,我军也进行了适时调整,谋求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此,中央军委于1998年拉开了体制编制调整的历史帷幕。
在此背景下,第37师迎来了师史上一次重要调整:第110、348团合编为师装甲团。其中,第348团原属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116师,也是因体制编制调整而调入第13集团军。
进入新世纪,第37师屡创佳绩,让“西南雄师”的辉煌更加光彩耀人。2006年,第37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战略预备队。2008年5月,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第37师表现可圈可点。
第37师受领抗震救灾任务后,仅仅用了不到10分钟,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收拢、集结、出发等流程。尔后,第37师兵分五路开进灾区,成为首支率先突入震中映秀镇的部队。
2016年2月,成都军区完成了历史使命,第37师随军转隶西部战区陆军。2017年4月,第37师拆分为南部战区陆军第75集团军山地合成第×旅、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合成第×旅。
参考资料:
[1]《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红25军战史编审委·解放军出版社);
[2]《二野雄师之——“太岳雄师”传奇》(朱晓明·〈党史博采〉);
[3]《百战雄师(十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君威·〈军事史林〉);
[4]《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三军简史》(陆军第13集团军军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