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路上屡屡遭“人”陷害,怎么依旧死性不改,他是真傻吗_大乘_玄奘_律宗

唐僧就是玄奘。他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但西路漫漫,大漠险阻,饥寒交迫难免。面对自然灾害和入侵,以及道路的荒凉和荒芜,日日夜夜不见人影的情况并不少见。

玄奘曾日夜兼程,偷渡五座烽火台,渡过流沙,到达新疆哈密,到达高昌国(新疆吐鲁番),受到信仰佛教的高昌王屈文泰接见。

玄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跋涉万里,历时千余日,到达天竺国。他念了224部大乘经典、192部大乘论着、上座部经典、律宗、论、正拳经、律宗、论、花地部经、论、论等经,估计重量约有数吨。这在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唐朝是一项壮举。

他们归来时,太宗亲自迎接的盛况,犹如今日的太空英雄。

唐太宗以高标准接待玄奘,并非出于对佛教的狂热,而是对玄奘的探索精神、不读经不归国的求知精神表示敬意。

所以,唐僧不懂世事,他的外交拓展能力在今天也是一流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