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桧敢陷害岳飞却不敢动韩世忠?_秦桧_岳飞_靖康

韩世忠与岳飞同为南宋武将,并且,韩世忠还与秦桧有过节,但最终,岳飞被秦桧所害,而韩世忠却得以善终。

是韩世忠运气好吗?当然不是,那么,为何秦桧不敢动韩世忠呢?

实际上,秦桧并非不敢动韩世忠,早在岳飞被害之前,秦桧就打过韩世忠的主意,甚至一度想将其弄死。

具体的经过,发生在绍兴十一年。

当年年初,南宋抗金形势一片大好,除了岳飞取得连连胜利之外,韩世忠所率领的大军,也颇有战果。

而正当韩世忠锐意进取之际,南宋朝廷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当时,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逐渐占据了上风,通过各种言语蛊惑,让宋高宗赵构开始倾向于议和。

另外,赵构也担心,如果韩世忠、岳飞等人继续取得胜利,那么说不定就会把自己的哥哥宋钦宗迎回来,而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皇位,怕是就坐不稳了。

所以,赵构下旨,将韩世忠、岳飞以及张俊三大将调离前线。

这就意味着,抗金三大将的兵权被解除,而这便是当时岳飞为何会叹息“十年功废”的核心原因所在。

而在这三人中,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则是张俊。

张俊深知赵构和秦桧想收回大将兵权,所以干脆来了个主动上交,这样也能留下个好印象,果然,在他主动交出兵权后,被委任为临安枢密院枢密使一职。

而在之后,张俊又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另帮助秦桧制造各种伪证,最终促成岳飞冤狱。

由此可见,当时的张俊已然和秦桧开始穿一条裤子。

展开全文

且不说张俊是如何转变的,单说他主动配合秦桧解除兵权后,在当年五月,就接到了秦桧的一个秘密任务。

什么任务呢?就是分化收服韩世忠留在楚州的军队。

不过,此举张俊并未成功,当时他和岳飞一起到的楚州,而在他挑唆岳飞,希望岳飞同他一起分解韩世忠军队时,遭到了岳飞的严词拒绝。

所以,此事暂时作罢。

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并未就此打住,毕竟秦桧对张俊有授意,目的就是要整韩世忠,所以,张俊必然要继续寻找能下手的机会。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努力之下,还真让张俊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当时韩世忠的一个心腹将领,名字叫做耿著,此人是个直性子的爽快脾气,说简单点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心里藏不住话。

因此,在张俊和岳飞刚刚抵达楚州,来到韩世忠军中时,直性子的耿著,就对同僚胡纺发了几句牢骚,

具体的牢骚内容并不复杂,前后也就两句话。

韩世忠军吏耿著与总领胡纺言:“二枢密(指张俊和岳飞)来楚州,必分世忠之军。”且曰:“本要无事,却是生事。”---《金佗稡编》

原本,张俊并不知道耿著发牢骚,但他努力搜集整倒韩世忠证据的同时,收买了不少韩世忠军中将领,其中,刚好就有这个胡纺。

所以,胡纺自然而然的,就把耿著之言,上报给了张俊。

可能有人会认为,耿著不就是几句牢骚之言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耿著的话已经犯了大忌讳,尤其是后面的那句“本要无事,却是生事”,更是给人以话柄。

毕竟,朝廷派下来视察工作的官员,怎么能叫“本无事,却生事”呢?

况且,张俊正处心积虑的找韩世忠的麻烦,这不正好给了张俊一个很好的理由吗?所以,在张俊和秦桧的一番运作之后,耿著被冠以“蛊惑视听,意在生事”之罪。

当然,仅仅是治罪于耿著,肯定不是张俊和秦桧的目的,所以,自然而然的,他们开始往耿著的主帅,也就是韩世忠身上扯,试图通过此事,加害韩世忠。

桧捕著下大理,择酷吏治狱,将以扇摇诬世忠。---《金佗稡编》

甚至,当时秦桧还有意授意党羽轮番上书,对韩世忠进行弹劾,同时,他在赵构面前也多次提及,要就耿著一案,惩治主帅韩世忠。

而这就已经很明显了,当时秦桧,是准备把韩世忠往死里整的。

所以,说秦桧不敢动韩世忠,并不准确,至少在秦桧加害岳飞之前,他是有计划想把韩世忠也杀了的。

当然,秦桧最终并未成功,韩世忠也保全了性命,这又是为何呢?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蕴含了在此之后秦桧没再对韩世忠下手的原因。

什么答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人出面保下了韩世忠,而这个人,便是赵构。

当时,先是岳飞深感韩世忠无辜,于是写信将秦桧有意加害的消息对其告知,之后,韩世忠“亟奏乞见,投地自明”,意思就是面见了赵构,把事情来龙去脉说明,而赵构在听完后,当即就说,:“安有是!”

这意思就是,你韩世忠把心放在肚子里,我不会让你有事的。

果然,在第二天上朝时,赵构当面就此事责问了秦桧,当然,赵构也给秦桧留了面子,明确示意,此事到耿著为止,抓紧时间对耿著定罪,然后此事就算了结了。

所以到最终,此事以耿著被处以“脊杖、发配”结束,而韩世忠也安然渡过难关。

从这个结果来看,明显是因为赵构插手,韩世忠才得以躲过一劫,不然的话,按照秦桧的架势,分明就是想借助耿著一案,把事情扩大化,最终达到整倒或者整死韩世忠的目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赵构愿意出面保下韩世忠呢?

其实答案也不复杂,因为韩世忠对赵构有恩,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是没有韩世忠,他赵构就当不了这个皇上。

什么意思呢?事情还得从靖康之变发生不久后说起。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在开封一阵掳掠之后,带着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北宋一干皇室、女眷等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到了当年五月,赵构于商丘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

但在赵构登基不久,便发生了“苗刘兵变”,具体的起因,是赵构宠信大将王渊以及宦官康履,这二人作威作福,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在这种不满的情绪驱使下,时任统制官的苗傅以及威州刺史刘正彦趁势发动兵变,由于当时南宋的大部分军队,如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都分守各地,只有苗傅的军队护卫在杭州,这就更为兵变提供了先天优势。

最终,苗刘二人先诛杀了王渊,之后又除掉康履,然后开始逼迫赵构退位。

由于当时没有军事力量能制衡苗刘二人,所以到了最后,赵构只得被迫同意退位,而此时,距离他登上皇位,仅过去两年。

总之,当时因为苗刘之变,被迫退位的赵构要多窘迫就有多窘迫,更要命的是,当时驻兵在外的南宋大将,对于朝堂上发生的事并不是太清楚,同时赵构的人身自由也被限制,整个局面,基本都被苗、刘二人控制。

就在这关键时刻,是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奉宰相朱胜非与隆佑太后的密令,同时骗得苗、刘二人的信任,冒着生命危险,以单骑飞马传书的方式,孤身来到丈夫韩世忠身边,这才告诉了皇上赵构有难。

而韩世忠在听说赵构有难后,当即二话不说,点了两千兵马,星夜疾驰,赶赴杭州救驾,最终,成功的平定了苗刘兵变,保证了赵构再次登基复位。

当然,最终平定苗刘兵变的,也有张俊等人,但韩世忠是第一个来到赵构身边的,而他的到来,正是因为其妻子梁红玉冒死传出的消息。

所以,当极为窘迫的赵构,看到韩世忠星夜抵达杭州,并跪在他面前,说“臣已至,陛下勿惊”时,我相信,赵构从这一刻起,肯定是记住了韩世忠对他的这份恩情。

因此,在耿著一案发生后,韩世忠面见赵构,赵构自然就会保他无事,同时也会斥责秦桧,不允许他继续追责韩世忠。

说白了,赵构就是韩世忠的靠山,而有了这个靠山,秦桧自然啃不动韩世忠了。

这就是为何秦桧动不了韩世忠的原因,他不是不想动,早在岳飞被害之前,他就有心除掉韩世忠,奈何赵构出面作保,且态度坚决,所以,秦桧只能作罢。

而既然没办法除掉韩世忠,那么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岳飞了。

之所以秦桧敢陷害岳飞,除了岳飞与他结下了不少梁子之外,更与赵构不待见岳飞有很大关系,说得简单点,就是岳飞被害,秦桧只是执行者,而赵构才是主使者。

正是有了赵构的授意,秦桧才敢肆无忌惮的陷害岳飞。

总而言之,秦桧敢陷害岳飞却没动韩世忠,并不是他不敢,而是他不能,韩世忠对赵构有恩,所以赵构不允许秦桧对韩世忠下手,而岳飞既和秦桧有过节,同时也不招赵构待见,自然就会被陷害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