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五毛钱,剧情雷人扯淡,可是非洲人只看尼莱坞_尼日利亚_电影_非洲

尼日利亚电影《受够了》的片场

世人皆知“好莱坞”(Hollywood),可能还知道印度“宝莱坞”(Bollywood),那么你知道非洲“尼莱坞”(Nollywood)吗?

位于洛杉矶市郊的好莱坞

人家虽然在国际上不出名,但在黑非洲却是人尽皆知的厂牌,对于非洲的黑人兄弟们而言,看好莱坞大片那只是图一乐,真要看电影还得是尼莱坞。

展开全文

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的一家尼莱坞影碟商店

位于加州洛杉矶的好莱坞自然是全球第一大电影工业基地,一年出产800余部电影,年产值高达480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好莱坞一年的产值,超过了全世界110个国家的GDP,富可敌国。

2009年电影《阿凡达》,曾经是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全球票房约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

好莱坞大片几乎畅销全世界,你可能没去过,但绝对不可能没看过好莱坞电影。

1997年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缔造了一个神话

不看产值看产量的话,在这一方面,好莱坞却只能排到第三。产量位居世界第二的电影工业基地是印度孟买的宝莱坞,一年能出产2400部电影,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烂片”,但仅就电影产量而言,把好莱坞远远甩在了身后。

2019年世界电影产量前六的国家

但是比起人狠路子野的非洲兄弟们,三哥们还是太嫩,谁能想得到,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尼日利亚居然有个世界电影产量第一的尼莱坞,年产量高达2590多部,这个数据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换算下来,平均每天拍7部,当然了,尼莱坞电影根本无法和高投资高回报的好莱坞电影相比,特效五毛,演员全部业余,故事简单粗暴,画风大概就是“抖音快手小视频”。

尼日利亚电影《女蜘蛛侠》,这蛛丝特效一言难尽

尼莱坞是位于尼日利亚的电影基地,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高达2.1亿,GDP也达到了4600亿美元,名列非洲第一。

尼日利亚所在地

人口多,市场也就大,这也就是尼日利亚成为了非洲电影制作中心的原因。对了,尼日利亚还是世界电信诈骗的发源地,“尼日利亚王子”骗局让欧美许多国家都着了道。2018年,尼莱坞人家自己拍了一部名为《尼日利亚王子》的电影,丝毫不怕揭短,就是拍来教育大众的,也算非洲的“文化输出”了。

我,尼日利亚王子,打钱,事成之后我给你一笔大钱

当然了,以正常眼光看,尼莱坞拍的电影几乎不能算电影,只能算“小视频”,这些尼莱坞电影完全没有电影质感,一没技术,二没人才,三没资金,四没场地,连剧本都没有。

中国记者探访尼莱坞影视基地

可即使是这样,尼莱坞却依旧靠着“小米加步枪”搞出了非洲自己的电影工业。尼莱坞出产的影片绝大部分不是院线电影,而是靠影碟发行,行销整个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收益却十分惊人,尼莱坞拍一部电影的平均成本只有2万美元,而票房却有10万美元往上,5倍有余。

尼莱坞电影《向男人宣战》,海报也是一锅大乱炖

那么,尼莱坞电影到底是如何称霸非洲的?

所谓“好莱坞”原来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农庄,最早是由摄影师找外景时发现,由于地价便宜,所以许多电影公司喜欢在那里建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步世界、称霸影林的世界第一大电影厂牌好莱坞。由于名气太大,后来印度的“宝莱坞”、尼日利亚的“尼莱坞”都叫了“莱坞”,就连香港也俗称“东方好莱坞”。

1987年香港电影《倩女幽魂》

尼莱坞有超过300家影视制作公司,产业规模近30亿美元,虽然还不到好莱坞的7%,然而胜在数量,平均一天拍7部,一年下来也就是2500多部。当然,大部分尼莱坞电影质量都堪忧,只有个别优秀电影可以输出到世界。

2006年电影《血钻》,讲述了塞拉利昂血钻的故事

在尼莱坞出现前,非洲这块大陆几乎没有自己的电影工业,虽然非洲经常出现在西方电影里头,比如《走出非洲》《血钻》《黑鹰坠落》等,在好莱坞电影中的非洲一直被塑造成一块饥荒遍地、战乱不断的是非之地,而尼莱坞电影旨在呈现最原生态的非洲人的生活。

尼莱坞片场

那里头的非洲不是西方人眼中的殖民地,也不是中国人眼中的荒蛮之地,它就是非洲,虽然贫穷落后,然而却生机盎然。中国四达集团(电视企业)尼日利亚公司负责人张进就说过:“非洲从不缺好故事和好电影人,他们缺的是技术和资金”。

尼日利亚电影人参加中国电影节

好莱坞自然不必多说,拍一部电影可以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或地区上映,赚的都是全球票房;就算是宝莱坞,也有很大的南亚和东南亚市场,近年来还有一些走向全球市场的爆款之作,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调音师》等佳作。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成为在中国票房最高的印度电影

尼莱坞电影却深耕非洲,因为它们在面对好莱坞电影时没有胜算,但这也无妨。这片非洲大陆有近14亿人口,是一个巨型的电影市场,玩好了,照样出彩。

电影是殖民者带到尼日利亚的,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之后,饭都吃不饱,更遑论拍电影,于是尼日利亚和非洲其他国家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没有本土电影的,他们的电影院被好莱坞电影占领。除了好莱坞电影,李小龙的香港功夫片也很火,但就是没有黑人的身影。

李小龙,华裔功夫巨星,香港功夫片的开创者之一

70年代尼日利亚却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石油,高达380亿桶,一举成为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率先致富。

有了钱,国民也就想追求一点精神需求。但是好莱坞电影里的黑人角色非蠢即坏,而且大多只是配角,这让尼日利亚人民很不爽,于是就诞生了第一批本土电影人。

尼莱坞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尼日利亚全国就屈指可数几家电影院,还都是白人开的,设备很老。资金、人才、政策、技术,除了观众,什么都缺。但是有市场就有动力,1986年尼莱坞拍摄了第一部爆款电影《阿嘉思科老爹》,故事很老套,讲一个富豪回乡认自己过了很多年穷日子的儿子,但是在当时,让尼日利亚人看得津津有味。

尼日利亚电影《阿嘉思科老爹》

这部电影在尼日利亚取得了破亿的票房,当然,折算成美元也没多少,但是足见尼日利亚人民支持自己电影的热情。想起1982年的《少林寺》,作为为数不多的大陆和香港合拍的电影,中国观众硬是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生生看出了1.6亿票房,更别提还有许多逃票的。

1982年电影《少林寺》

真正让尼莱坞火遍非洲的是一个影碟商人,他叫肯尼斯·奈布。1992年,奈布从中国卖回了一批空白影碟,为了卖钱,就决定自己拍电影刻录。于是,他找来的一个导演朋友拍摄了一部名为《奴役生活》的电影,成本只有1.2万美元。

肯尼斯·奈布

电影讲述一个男人沉迷邪教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然后妻子还魂复仇的故事,居然卖出了100多万份影碟,让奈布挣得盆满钵满,收入几百万美元。这部粗制滥造的土片,剧情很简单,但是胜在是非洲本土的味道,影片中的对白不是非洲殖民者的语言英语或法语,而是伊博语,一种尼日利亚的土语。

尼莱坞电影《奴役生活》

肯尼斯·奈布由此得名“尼莱坞之父”,谁能想到,他不是导演或者制片人,只是一个影碟贩子。当《奴役生活》的碟子从尼日利亚向其他非洲国家传播,产生了轰动效应,连科特迪瓦、马里、加纳许多地方的叛军都不打仗了,大家都去看电影了。

奈布和他的店铺

奈布的成功让许多尼日利亚电影人看到了机会,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广阔的黑非洲地区,在这里好莱坞不会和他们抢观众。

尼莱坞片场没有任何保密性,群众们都在围观

2002年,《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探访尼日利亚,发现了当地的影视基地,于是给他们取名“尼莱坞”,同年,尼莱坞正式挂牌成立,尼日利亚政府也给出了大量优惠政策。

位于尼日利亚拉各斯郊区的尼莱坞影视制作基地

这些尼莱坞电影其实都不算是“院线电影”,它们更像今天中国非常流行的“短视频”,故事也是简单粗暴,没有什么专业可言,拍摄周期很短,甚至几天就能拍一部。拍好了,就刻录成影碟,送到市场上出售或出租,买一张影碟只需要几美分,走的是量。就是靠着这样的模式,尼莱坞每年能有近10亿美元的票房,让人惊叹不已。

尼莱坞电影《书中恶鬼》

尼日利亚人口众多,有200多个民族,文化信仰十分复杂,因此从不缺好的故事。和中国大妈大爷们一样,尼日利亚人也普遍爱看爱恨情仇、家长里短的肥皂剧,什么《部落爱情故事》《功夫小子》《豪门恩怨》等等的“大片”并不少见。

尼日利亚人最喜欢的故事有五类:男女爱情、扫黑除恶、巫术传说、超级英雄和穷人翻身。

尼莱坞电影《豪门恩怨》

让人意外的是,尼莱坞观众和中国观众的喜好非常接近,都爱看传达善恶有报、孝亲敬长、爱国至上、纯洁爱情这样价值观的电影,就爱看惩恶扬善的故事。

尼莱坞电影《负心女逃不了》

当然受好莱坞电影影响,也有许多山寨片,比如雷人的《女蜘蛛侠》《非洲异形》等等,那画风,特效多5毛都算输,但这并不妨碍非洲人民的喜爱。

尼莱坞电影《非洲异形》

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大概是1-2年,成本普遍在2000万美元往上,个别大制作甚至要到好几亿美元,而尼莱坞电影的制作周期只有10天左右,成本也只有1万美元,放在好莱坞还不够片场一天的盒饭钱。

因此,尼莱坞的特效技术差到没眼看,但尼日利亚人不在乎啊,他们拍电影就讲究一个随性,很多时候连剧本和场务都没有,想到哪里就拍到哪里,直接随便找个地方,拉点人就能拍。如此低的成本,让尼莱坞几乎可以忽略亏损,反正一部不行再拍一部,有的是试错成本。廉价特效、狗血剧情、雷人造型是常态,质量虽差,可是大受欢迎。

尼莱坞电影《音乐女孩之梦》

然而,随着尼日利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尼莱坞电影近几年来甚至已经打造出了可以让欧美观众都竖起大拇指的电影,让中国电影情何以堪。不过尼莱坞的主流还是土味小视频,直来直去的男女恋爱,一言不合就拔枪互射,毕竟那玩意赚钱。

尼莱坞电影《家庭主妇》成为首部出口到欧美世界的尼日利亚电影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非洲是世界上发展程度最低的大洲,普遍贫穷,因此大家伙看个乐子也就是了,没有什么人会去苛责电影特效和情节,这是独独属于非洲人民的尼莱坞。尼日利亚现有50万个影碟租赁俱乐部,大约花1元人民币左右的钱就可以租一张影碟,这在娱乐极其匮乏的尼日利亚,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影响力。

尼莱坞电影《少年悍匪》

尼日利亚盛行巫术,有一种本土巫术和基督教相结合的魔法,被叫作“朱朱”。2020年,尼莱坞就拍了一部名为《朱朱》的电影,讲述了三对男女用朱朱来达到目的的故事,十分接地气,是原滋原味的非洲故事,不掺杂任何好莱坞的“想象”,让非洲人民喜闻乐见。

尼莱坞电影《朱朱》

2009年,的一个尼日利亚裔小伙在给妈妈找尼莱坞电影时,发现尼莱坞电影没有任何网络资源只有影碟,他随即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于是他的团队开始制作尼莱坞电影的网站,不论质量如何,通通上传到油管、推特这些国际社交媒体,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西方人第一次看到了来自非洲大陆的电影,不管是猎奇还是欣赏,的的确确是一种文化输出。

尼日利亚电视剧《阿嘉思科老爹》

好莱坞可以一片卖全球,而尼莱坞可以一片卖全非洲,扎根本土,接地气。好莱坞就算再牛气,也无法深入非洲市场,大炮打蚊子亏的是自己,因此尼莱坞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不需要担心西方大片抢市场。对了,尼莱坞还有自己的“奥斯卡”,虽然画风很清奇。

尼莱坞电影《新娘要求婚》

近年来,尼莱坞吸引了许多来自非洲其他国家的电影人,比如乌干达、加纳、喀麦隆和卢旺达的电影人,他们也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许多非洲国家甚至已经出现了“尼日利亚化”的趋势,因为他们都是看尼莱坞电影长大的,因此也有不少非洲国家担心被尼日利亚“文化入侵”,刚果、加纳等国就宣布禁止尼莱坞电影公开放映,可是尼莱坞本来就是靠碟子立足。

2020年,尼莱坞出产2599部电影,居世界之最,为尼日利亚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岗位,成为尼日利亚第二大的就业来源。2016年之后,好莱坞和中国同时注意到了尼莱坞,大量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也被引进了尼日利亚,反响很好。

纳维芙·纳吉,尼莱坞最火的女明星

事实上,不止是贫穷的非洲,近年来连欧洲的电影市场也已经被好莱坞包圆,特别是庞大的德语世界,如果说法国还有不少艺术片可以骄傲骄傲,也有不少浪漫爱情喜剧,可是德国却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和好莱坞电影相抗衡的德语片。

德国电影《冒牌上尉》,讲述二战末期,一个19岁的普通德国士兵捡到一身上尉制服而化身恶魔的故事

德国电影想出圈,就只能拍二战题材,毕竟那是好莱坞唯一拍不过德国的题材。搞得近几年来,德语世界似乎只有二战或一战题材的电影出色。东亚电影市场也是如此,韩国和甚至需要通过政府立法来保护本土的电影配额,不然在好莱坞大片面前都无法与之竞争。

2019年电影《复仇者联盟》问鼎世界票房冠军,席卷世界,在许多国家都成为了票房冠军

可是,对于低成本、低质量、低价格、高产量的尼莱坞而言,好莱坞只是个“乐子”,非洲人民更愿意看的是尼莱坞拍的电影,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是非洲人自己的电影。

尼莱坞电影《功夫小子》,这片是受成龙电影影响拍的

粗糙、真挚但是生机勃勃的尼莱坞,本身就是非洲大陆的缩影,这片被世界遗忘太久的大陆,也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是尼莱坞最大的意义。

尼莱坞电影《狮心》,这部电影被网飞买下版权

那么,中国的电影人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