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场“冬点兵”!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12地市重大任务目标都是什么来头?_黄河流域_发展_建设

12月22日至23日,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强调明年要重点围绕省市联动的“4+12”重大任务目标合力推进。

全省4项重大任务目标是,推进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数字经济对标发展,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加快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各地市12项重大任务目标是:太原市“大盂产业新城建设”和“火工区搬迁改造”,大同市“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朔州市“煤新一体化及煤化一体化建设”,忻州市“秀容新城及太忻数谷建设”,吕梁市“打造百万吨千亿级铝镁产业集群”,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晋中市“新能源汽车集群打造及应用场景拓展”,长治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创新型城市建设”,晋城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建设”,临汾市“临浮产业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建设”,运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世界晋商网简单整理了各地市12项重大任务目标,具体如下:

太原市“大盂产业新城建设”和“火工区搬迁改造”

展开全文

“大盂产业新城建设: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把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审时度势,确立了‘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按照省委的战略定位,在太原和忻州之间建设大盂产业新城,为太原和忻州两地的协同发展。

大盂产业新城地处太原市北部,涉及阳曲县大盂镇、高村乡两个乡镇,规划面积76.8平方公里。作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的启动区,大盂产业新城是引领其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和主要阵地。

火工区搬迁改造:从上世纪30年代起,山西掀起造产救国的热潮,在城北建立钢铁、机械、兵工、化学等厂矿,在现在的胜利街、尖草坪、新兰路一带,诞生了三晋大地最早的现代工业。如太钢、机床厂、机车厂、矿机、耐火厂等。火工区之所以建在太钢、二电厂周边,是因为架接管道便于资源共享,就地利用所需钢材、工业蒸汽和煤焦电力,恰恰是兵工制造离不开的原料,打通工艺流程就近输送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城市建设迅猛扩张,大厂矿火工区占地大,周围划设安全区域,阻碍到了区域连片开发,所以太原开始向南发展。

大同市“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

在大同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快煤电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加快“风光水火储氢一体化”发展,建设火电和新能源双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在今年大同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积极申报源网荷储全国试点城市建设,谋划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试点项目,以新能源绿电优势引进一批新项目、新产业,将新能源资源转化为强劲发展动力。

朔州市“煤新一体化及煤化一体化建设”

煤炭产量创新高,居全省首位。今年1月至10月份,朔州市累计生产原煤1.8456亿吨,增产2953万吨,同比增长19.17%,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截至10月底,全市煤炭保供完成1.787亿吨(包括晋能控股在朔产量3086万吨)。因此,朔州推进“煤新一体化及煤化一体化建设是因势利导。目前重点推进的中煤平朔煤基烯烃项目,专班推进,一周一调度,31项前期手续已完成24项。

忻州市“秀容新城及太忻数谷建设”

忻州市高质量打造秀容新城,已完成规划阶段任务,建成后将与大盂产业新城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忻州是数据流量谷建设的主阵地。走进太忻数谷,数字经济的脉动强劲有力、动感十足——登记注册50余家企业,华为、时光轴、祥睿能源等24家企业入驻,对接晋民投、华远陆港、世纪鑫源、惠多多、鹏博士等相关企业100余家,谋划储备数字产业项目21个,泰欣科创服务中心形成初设方案——引领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正在崛起。未来,“谷”中的数字经济技术企业超过100家、数字应用场景突破100个、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00亿元。

吕梁市“打造百万吨千亿级铝镁产业集群”

今年年初,在我省印发的《山西省有色金属企业改造提升 2022年行动计划》中,便强调建成运城铝镁铜、吕梁铝镁两个产业集群,形成年产氧化铝2420万吨、电解铝131.6万吨、金属镁31万吨、精炼铜12.5万吨生产能力。作为铝资源富集区,吕梁正打造铝镁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中铝华润二期50万吨合金铝项目在稳步推进,山西一禾铝导线等3个铝材加工项目已达产达效,3D铝合金增材制造等4个铝材加工项目正加快建设,并成功获批全省煤铝共采试点市。其中兴县经开区积极立足打造百万吨千亿级铝镁新材料循环产业集聚区,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铝镁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发展。阳泉市“数智新城建设”

12月26日,在阳泉市委常委会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听取了2023年阳泉市主要经济指标安排突出数字经济,强调要以“数智新城建设”为牵引,努力在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打造标杆。12月初,总投资3.15亿的山西阳泉盂县数智城城市大脑一期系统集成部分招标。

晋中市“新能源汽车集群打造及应用场景拓展”

晋中是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主战场之一,正全力推动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集群发展。晋中致力打造全国甲醇汽车运营示范城市,全面推广甲醇汽车应用,预测未来三年消纳1万台甲醇汽车。将以“成丰货运”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为载体,建成国家首批无车承运试点,在线车辆突破40万辆,平台年更换整车5万辆以上,将为专用车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有行业专家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中,整车对配套上游的拉动比例最大可达1:10,保守估计,未来5到10年,晋中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将突破千亿元。

长治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创新型城市建设”

长治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2021年,长治市以全国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家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亿元,同时也是全省唯一入围的城市。

晋城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建设”

今年6月,晋中市政府办印发《晋城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以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煤炭、煤层气、电力、装备制造、冶铸、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等产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确保到2024年8大传统产业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面不低于75%,实现智能制造水平大幅提高,装备自动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园区智慧 化、产业链平台化、集群生态化水平逐年上升,质量效益稳步提 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

临汾市“临浮产业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建设”

建设“临浮产业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是临汾市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国家级开发区的需要,是拓展临汾产业发展空间的需要。

运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运城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运城市委、市政府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目标、总框架,以“四个率先”,迈开了勇立潮头的先行之路:率先提出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率先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率先挂牌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直接推进机构,成立运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率先谋划实施总投资2373亿元、涉及274个项目的“双十工程”。

据了解,运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主动对接国家、省发改委黄河专班,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运城市的汾河、涑水河水污染防治、小北干流河道疏浚、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方面8项内容,占全省21项内容的38%。《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涉及运城部分共63处,其中,生态保护部分33处,高质量发展30处,均为全省第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