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满族是一个汉化很深的民族,深到很多满族人连自己民族的文字都不会写了。
如果你去北京故宫,会看到诸如宁寿宫、长春宫之类的宫殿牌匾上,会有满文标识。不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满文,并不是最早的满族文字。众所周知,满族是金代女真族的后裔,女真族原有女真文字。1234年金朝灭亡之后,女真文仍在我国东北地区使用。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失传,改用蒙古文。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二人在蒙文字母的基础上创制满文颁行,这就是“无圈点的老满文”。
在这里,需要提下《满文老档》。这是中国最早的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清太祖丁未年(1607年)到崇德元年(1636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这部《满文老档》,最初便是用“无圈点的老满文”撰写的。当初上大学的时候,曾有一位懂满文的老师,借此给我们科普满文的写法。在这个课上,我才知道,还有一种新满文。它的创制者,便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皇太极为何要另创满文?原因便是老满文没有圈点,如“塔”与“达”“特”与“德”等清浊辅音不分,如同一个字,这种情况给满足人民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在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命达海改进了老满文,主要改变了字母的写法,在字母旁边加圈加点以区别同形字的读音以及另造译写汉字音的字母,这种满文被称为“有圈点的满文”。
这种新满文,一共有40个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同一字母在词首、词中、词尾时,写法各不相同。满文字母没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自左而右上下直书。
展开全文
满文书写格式
1644年清军入关之前,曾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的文献,诸如《明会要》《素书》《三略》,入关之后,又设置专门翻译的机构,“翻书房”,又翻译了《性离精义》《古文渊鉴》《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书。清代历朝《实录》《圣训》,都有满、蒙、汉三种文本。通过满文,满族人的文化得到了空间的发展。
不过可惜的是,自17世纪40年代以后,大量满族进入关内,他们普遍习用汉语、汉文,同时,又有大量汉族移居关外,东北地区的满族也渐用汉语。乾隆于乾隆十二年与十七年,两次出关祭奠先祖,在与当地满人交流之时,他惊讶地发现,这些身居关外,柳条边以里,当时最为淳朴的满族人,竟然满语已经退化到了“无法奏对”的程度。
嘉庆道光之际,满文成为了一种“装饰”。尽管满族大臣在写奏折之时,需要附带一份满文版本,然而这都是迫于规定而强行翻译而已,其中鲁鱼亥豕错误百出。真正将满文摒弃的是慈禧太后。由于她实在是读不懂这难以辨别的文字,而将书写满文这一祖制废弃。
慈禧皇太后
自此之后,曾经贵为“国语”的满文走下了神坛。现在,除了个别满族老人外,满文已经无人使用。
满文已经成为了一种死文字。不过,在现代汉语中,还能看到满文的影子。比如说,通话中的膝盖,东北方言则为“啵棱盖儿”,是满语音”pelegar“音译过来的;普通话中意为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的一个孩子,东北方言为“老嘎达”,是满语音”lokata“音译过来的。此外,一些地名中也保存着满文元素。典型的例子有哈尔滨,满文原义为“晒网场”,还有佳木斯,满文意为“驿丞村”或“站官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