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串龙尾、戴龙绳……社区里的“二月二”民俗味儿浓_社工_社区_皋兰

社区志愿者走进福利院 “二月二” 义剪献爱心

“这发型我太满意了,这是我这辈子理的最攒劲的发型,太感谢你们了!”农历二月初二,兰州新区栖霞中心社区组织开展了“走进福利院,义剪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来自社区的理发师志愿者带着理发工具,用灵巧的双手,为30余名老人剪出令其满意的发型。栖霞中心社区负责人表示,义剪活动不仅传递了爱心与温暖,更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体贴与温暖。社区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用爱的力量共同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当天,宗家梁社区组织社区网格员、辖区志愿者开展“二月二龙抬头、幸福驻心头”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老人及特殊人群提供义剪服务,给新春添一份鸿运。

传统文化活动中感受民俗

2月21日,在城关区的不同街道社区里,志愿者、社工等组织居民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大家在这一天感受民俗中的别样精彩。

展开全文

在皋兰路街道榆中街社区,社区志愿者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二月二的各种有趣民俗,比如金豆开花、吃龙食、熏虫儿、接“姑娘”、踏青等等,参加活动的许多人都表示没听过,直夸赞社区活动真是让大家长知识了。社区还精心准备了民俗文化相关的书籍。“你看这里,书上说很多地方流行二月二在屋内撒草木灰驱除虫蚁,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参与活动的张阿姨跟旁边的同伴说道。

在酒泉路街道社工站,社工与居民群众一起进行了“串龙尾”小手工制作。居民们在社工的指导下,准备了制作“龙尾”的碎布、爆米花、吸管等材料。居民们将吸管逐段剪成小段,再把提前准备好的碎布剪成1寸多长的圆片,然后用红线将吸管与花布交替串起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制作,一串串精美的龙尾逐渐展现出来。

二月二,戴龙绳。在城关区皋兰路街道郑家台社区,龙绳编制课让辖区居民聚在一起,感受邻里之情。现场老师带领着大家了解编织龙绳的传统及由来,并耐心给大家讲解编织龙绳的步骤,手把手辅导制作。参加的“同学们”个个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完成了自己的制作。

二月二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街道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如春天般带着朝气和生命力持续开展,让大家重拾儿时的记忆,传统节日的种种习俗也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颜娜 文/图

编辑丨费勇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