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宅与蛰_春雷_节气_惊蛰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鉴赏 春雷 节气 惊蛰

■ 胡新波

周末与妻女去公园踏青,空气中还泛着些凉意,草地上长着些绒绒的花草,轻轻浅浅,遥看有,近却无。妻子看了下手机上的日历,说马上就是惊蛰。因不事农桑,“离开”土地已有多年,对于节气轮转实在谈不上敏感,平日里就是通过朋友圈里的节气图广告,才知道已到仲春。

蛰,《说文》解释为“静也”。在漫长的冬日里,因食物减少,气温降低,蛇虫鼠蚁不具备大雁的迁徙功能,便选择钻入地穴养精蓄锐,节衣缩食,闭门不出。

听我这么一说,女儿恍然大悟:“那蛰就是‘宅’的意思喽!”“宅”是现代网络用语,是说人不愿意社交,在不上班的时间里宁愿窝在家里打游戏、看电影,实在不行对着承重墙发上几个小时的呆。

宅和蛰自然有区别。宅是因个人主观层面一年四季都不选择外出,要是从事网络职业,一年下来不用走路,更能省下不少鞋子;蛰是因客观环境不允许,不过等春天来串门,雷声一响,菜花蛇和蛤蟆兄弟便会赶紧“洗漱”出门,真情热切地迎接新春。

蛰从农耕时代流传至今,遇时而出成了虫子的基因,只有走出巢穴,才能获得食物,获得生存和繁衍的机会。有些人现在不必出门,便能网购、网挣、网聊,这种温床下,滋生了不少时髦的宅人。只是身体宅久了,精气神没有和天地自然接轨,多少会引发心灵和思想上的虚空。

于冬虫而言,如果不能及时从沉睡中醒来,推开那堵泥墙,迎来的想必是生命的消亡;于人类而言,若是不能及时推开那堵心墙,不去接受新事物,不参与公共生活,换来的必定是情绪感知的钝化,由人为囚。

从旧认知走向新感悟,本质上是思想和心灵上的洗礼和觉醒。好比虫子要过惊蛰这个节气,人类何尝不是?

春雷在耳旁炸开,我回过神来,看着蹦蹦跳跳的女儿,蛰伏了整冬的神思穿透了身躯,与这天地再次相遇。且盼这一声春雷,唤醒更多的宅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