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颜光明:宝马7系为何离不开“中国化”?_宝马_的是_上海

【导语:从唐诚提出开发宝马7系,到迪拜试驾7系,再到体验电动7系,变化的是车,感知的则是文化。也就是说,不论汽车如何豪华和变革,如果没有文化输出也就没有“魂”,就像7系最早推出的口号是“艺术生活”,今天依然没变,只是换作了“电动数字化”而已,问题是,要落地,被认同,才能成为新的符号和标志。】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子

大早去浦东御桥。这是上海出名的城乡结合部。地处外环边上。以前这里出名的是康桥。现在被汽车一条街的御桥替代,包括旧车交易在内,形成了继吴中路之后又一个汽车有形市场。

今天受邀体验宝马纯电动i7,地点是上海凡德宝马4S店。这让我想起了唐诚。

早在三十年前他来上海投资,看好豪车市场(在台湾有进口车之父之称),有经营豪车的传奇经历。来沪之后,凭借宝马公司对他的信任和资历,很快就拿到了在华东地区宝马汽车的独家总代理。他告诉我,为此,他熬过了长达7年之久的亏损,终于等到豪车市场开禁,由此翻身,火爆上海。

这是台湾人在上海经商最成功的故事之一。在我的记忆里,凡德是从虹桥路上一家小门面起家的,连一辆展车都没有的“皮包公司”,一夜之间爆发,很快就在上海商业中心(淮海路与西藏路口转弯角处),即兰生大夏底层开设沪上第一家豪车(宝马)展示厅。这在当时的上海(上世纪90年代末)成了新闻,就像今天电动车进商超一样,属于敢吃螃蟹的人。

唐诚是见过世面的人,看到了上海未来的发展。记得他告诉我,他在浦东康桥拿到一块地。我说,那是乡下。他不这样看,说是宝地,图的是交通方便,离机场近,有发展前景,准备在此建亚洲最大的宝马4S店。

这在世纪之交可是大项目,当时这里的地界还属于南汇,尚未划为浦东新区。但他的触角已经伸向了江苏和浙江,由此构建了以江浙沪为基盘的生意圈,不能不说老先生有先见之明,凭的就是战略眼光。后来凡德不仅成为上海地区首家华晨宝马的经销商,同时也是德国宝马的经销商,成为宝马双料经销商。如今的凡德已经发展成为上海宝德汽车集团。

2000去迪拜试驾宝马7系。负责宝马营销的高管告诉我,唐诚是“中国宝马之父”。为何这么说?开发宝马7系最初是唐诚向宝马提出的,针对的是奔驰S600。后来我向唐诚证实,他说是有这么一回事(市场有需求)。他说,中国人喜欢大,加长,奢华,要改变“坐奔驰,开宝马”的陈观,即宝马也能坐(老板车),敢与奔驰S600竞争。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今天又去试驾宝马i7,感觉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用厂家的话说是进入了数字化的“新世代”。他们告诉我,尽管这款车是纯电动,但宝马的特性没有变,其功能在便捷性和辅助智能化的加持下,变得更好开,技术更牛,位居行业巅峰。

不管怎样,宝马i7还是根据“在中国,为中国”理念开发的,尤其是在人机交互智能领域完全“中国化”,在审美上吸纳了中国 “山水文化”的元素,整体呈现,不仅优雅,而且简约,大气且暗含韵味,堪称大手笔。他们给我看了尾灯和门内饰的花纹设计,说这是源自新苏州博物馆的窗格,它是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手笔。

点评

我以为这不是巧合。从唐诚提出开发宝马7系,到迪拜试驾7系,再到体验电动i7,变化的是车,感知的则是文化。也就是说,不论汽车如何豪华和变革,如果没有文化输出也就没有“魂”,就像7系最早推出的口号是“艺术生活”,今天依然没变,只是换作了“电动数字化”而已,问题是,要落地,被认同,才能成为新的符号和标志。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