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到一本书,起初是因为其标题“杀千刀”的吸引,因为在小时候偶尔会听到农村家庭夫妇争吵时妻子指责丈夫“杀千刀的”,这种怒吼想必也是极度愤怒失望痛苦所发,此不必细说。仔细看标题“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说的似乎是另一个问题,这里的“杀千刀”是作者用来描述中国1905年4月24日正式废除“凌迟”之前刑场上上演的凌迟犯人的惨烈画面。
此书是目前所见的研究凌迟的专书,2008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原版Death by a Thousand Cuts,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译本。该书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是加拿大当代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著作等身;其他两位作者为法国里昂东亚学院高级研究员巩涛(Jerome Bourgon);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格力高利·布鲁(Gregory Blue)。“杀千刀”、“Death by a Thousand Cuts”是通过最直白的语言触及读者的生理和心理,作者旨在通过此书揭露凌迟的面纱,展示在中西视野下不同的“凌迟处死”。
作者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的冷静分析,以晚清以后的西方的一些文学作品及传入西方的绘画为对象,作者认为西方通过凌迟而对中国的想象存在很多偏见,与清朝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以“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更精准的破除西方的偏见,揭示凌迟的真实面貌。
展开全文
诚然,“从行刑过程来说,刽子手并没有在一刀一刀地割王维勤身体的同时,还让他在鬼门关前徘徊,得不到一个痛快。从下刀数量上讲,从第一刀到最后一刀加起来也没有一千刀。”早已意识不清的被行刑人不再感受到痛苦,真正痛苦的是在西方人镜头下的看似冷漠的观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深入世世代代中国人心,这种凌迟的手法,让死者不再完整,与中国的“孝”行有着严重的冲突,所以凌迟的刑罚不仅让犯人的身心痛苦达到最大化,更实现了对一旁的观者最严正的警戒。纵使观看的人数只有几十到几百,痛苦的警示是能涉及成千上万人的,刑罚最显著的作用不在于造成肉体痛苦。
作者在书中说“在中国,有关刑罚折磨的作用有一个更为发人深省的描述,它应该用于怀疑晚清帝国是一个统治者和官员的帝国这一观点。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中国是一个人与躯体的帝国,国家的法律和刑事机构受严厉的刑罚管制,而国家雇佣拷问者和刽子手就如同雇佣儒学教师和聪慧的官员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国家管理。”这是作者对所见的中国刑罚凌迟的清晰认知,显然,中国的法律文化的用意不是在于实施的当下,而是为了时间的更长久,影响上的更深远,形成的威慑力是为维护大一统政权下的和平,不论是中国传统的儒孝家国的传统观念,还是普通人对法律对刑罚(生不入官门,死不入地狱)纯粹的畏惧,这些情感都是复杂的,深远的。
作为研究中国凌迟的专书,其价值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书第一章从王维勤的处决入手具体说明晚清时期的凌迟与处死的刑罚;第二至五章探讨中国的凌迟刑罚的历史;第六至八章研究西方对中国肉体刑罚的解读;末章重新引发思考,说明欧洲人雾里看花地认识中国,一些误解和想象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尽管书中存在着一些对中国法律的误读,这是不可避免的,作者对中西视野下的凌迟的论述,力图破除西方人的偏见的历史眼光,都说明此书是上升到一定的历史高度的优秀作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