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进行,农村经济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水电气路网日趋完善,农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多数村社没有编制实用性规划,导致在乡村建设中无前瞻性、无统筹规划,整个建设无法形成一张图总揽全局效果,基础设施布局不完善,农房建设杂乱无序,村民房屋建设缺乏统一的空间和风格风貌规划,一方面农户根据自己喜好选址和混搭建筑风格,单层、多层、彩钢棚、尖屋顶、罗马柱等各类要素并存。
二是环境卫生有待提升。公共区域管护不到位,道路两旁杂草丛生,村民乱扔乱倒时有发生;庭院存在脏乱差现象,部分村民不注重房前屋后卫生整治,杂物柴火、商品货物、生产工具乱堆乱放。
三是人才力量支撑不足。村上常住人口比例偏低,多数地方达不到50%,并以老年人居多,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更是稀缺。
四是产业培育不足。散户种养多,产业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区域之间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且综合开发利用不足,缺乏二三产业支撑。
五是资金投入保障不足。乡村建设体量大、内容多,仅靠市县级财政投入难以支撑,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及后续管护、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生态宜居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而社会资本投入和农户自筹意愿不高。
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绘制一张蓝图。树牢“一体化”理念,强化“一盘棋”思想,注重“产、村、园”整体布局,因村施策,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守护好农村“三条控制线”,布局好农村产业用地,规划好农村聚居点,配置好农村公共资源。要从外墙面、门窗、屋面、院坝环境等方面,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和管控,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不能千村一面,也不能大拆大建。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美化人居环境。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六净六顺工程”(六净:场镇洁净、道路洁净、院落洁净、水域洁净、田园洁净、林地洁净;六顺:家具摆顺、农具码顺、柴草堆顺、畜禽归顺、车辆停顺、标牌挂顺),要做到房前屋后“无乱堆、无粪土、无垃圾、无污水、无散养”,使得每个农家厅堂、前庭后院及周边环境保持整洁有序;各村主要干道、场镇街道、河道水体、田间地头等公共区域,要确保无生活垃圾堆积、无白色污染、无乱堆乱放、无淤积堵塞,全面清除农村卫生死角及杂乱无序现象,实现农村环境“净顺美”。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
三是强化党建引领,扩大人才队伍。构建“村级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引导村内党员干部参与乡村建设的设想、规划、实施等每个环节,激发党员干部、村内党员的工作活力;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人才体系,要从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手中培育一批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要挖掘一批农村泥水匠、石匠、木匠、水电工等本土技能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才能,让更多人才留在农村。
四是培育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布局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探索“一村一品”模式,每个村社培育发展1-2个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聘请专人负责收购、分拣,并通过淘宝、抖音进行直播销售,实现农产品从地头直接到消费者餐桌的无缝衔接。并探索构建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创等跨界融合,实现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
五是强化资金撬动,提高使用效率。财政预算支出中将农业农村作为优先保障领域,重点保障通村道路、水利设施、农村环境、农业产业等项目建设和运行。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村民自建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县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深入农村对接企业和项目,探索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
六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建设氛围。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做好群众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