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统头子戴笠的独子在浙江被抓,下场如何?_戴笠_蒋介石_给他

众所周知,戴笠是国民党中最传奇的间谍头子。他起于草莽,行于黑暗,最后死于权斗。

但是,正如很多历史人物一样,戴笠最终也没能逃脱虎父犬子的魔咒。

在他死后,戴家很快就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1951年全国大解放的时候,他那个不孝儿子戴善武,更是被解放军在大庭广众下枪决。

一代特工之王,至此断子绝孙。

曾经叱咤风云的戴笠,为什么生出的儿子这么没用呢?

不靠谱的父亲

1915年,戴藏宜出生于浙江江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

戴藏宜出生时正逢乱世,戴笠认为大丈夫当以武功立天下,于是就给他取了个小名叫戴善武。

戴善武出生的时候,戴笠尚未发迹,一直在外寻找就业机会,经常是一年到头不着家。

戴善武从小作为留守儿童,由母亲和奶奶抚养。

由于是家里的独苗,所以祖母和母亲对他宠溺万分,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他几乎是有求必应。

戴善武也因此,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格。

戴笠

展开全文

在戴善武15岁的时候,家境每况愈下,多年下岗待业的戴笠依旧一事无成。

这倒不是因为戴笠不行,而是因为他的心气太高。

他当年在外闯荡的时候,很多民国名流都给他发出了聘请通知书,可戴笠心气太高,看不上人家。

比如说有一次戴笠在赌场赌钱的时候,因为手气不佳,想耍赖砸场子,结果引出了赌场的背后老板、上海三大亨之一、青帮老大杜月笙。

杜月笙见到戴笠之后,啧啧称奇,认为他是个大才,日后必定前途无量,强烈邀请他加入青帮集团,做自己的副手。

杜月笙

可戴笠看不起青帮,婉拒了杜月笙的盛情邀请,但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情分。

又比如说戴老板在上海闯荡的时候,还认识了另外一个民国大人物,远东第一杀手、上海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一眼就看出戴笠是个走黑道的奇才,硬是以一帮之主的身份,跟无名无势的戴笠结成八拜之交,并且强烈邀请他加入斧头帮。

凭王亚樵的关系以及戴笠自己的才能,加入斧头帮之后,当个二把手完全不成问题。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阶层跨越。

但戴笠志不在此,依旧婉拒了王亚樵的邀请。

王亚樵

可戴笠的清高却坑惨了自己的家人,到了1926年的时候,老戴家已经被透支得有上顿没下顿。迫于生活压力,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戴笠只好到街边摆摊卖毛竹养家糊口。

就在戴笠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叫毛人凤的老相识给他指出一条明路。

现在广东那边正在闹革命,老兄,你为何不去搏一把?

戴笠听后豁然开朗,再次辞别母亲,抛妻弃子远走他乡。

毛人凤

戴笠创业

但是戴笠的运气不好,他去的时候已经是1926年了,那个时候蒋介石已经准备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了。

戴笠自己也不争气,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考了三次才考上,等他考上之后,蒋介石已经率军出发了。

要知道,北伐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权力蛋糕的大分配。

参加了这次革命的黄埔学生,只要没有战死,基本上都能够获得国民党集团的“股份分红”。

但是这次“股份分红”只限于黄埔前四期,像戴笠这种黄埔六期的,就没机会参与了。

等戴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才蓦然发现,蛋糕已经被师兄们分得干干净净,连点面包屑都没给他剩下。

可老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在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之时,风云突变,蒋介石发动了412事件,大肆杀害共产党人。

412事件发生之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自己的国民政府。

可蒋介石在这个位置上坐了没多久,就遭到了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以及他的幕后财主将浙财阀的联合逼宫,被迫黯然下台了。

又过了几个月,蒋介石远走日本,成功求娶富家女宋美龄。

通过宋美龄的关系,蒋介石再次获得江浙财阀的认可,上演了王者归来。

不过,通过这次下台之后,蒋介石明白了一个道理,党国内部还有很多异己分子,情报工作很重要。

领导有需求,下属就有市场。

当时国民党内部一共有两拨人,看中了这片蓝海市场。

一个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另外一个就是戴笠。

但是在最开始的市场竞争中,戴笠明显比不过陈家兄弟。

陈家兄弟的叔叔陈其美是蒋介石的领路人,也是蒋介石一辈子最为尊敬的结拜大哥。

凭着这层关系,陈家兄弟成立的中统,很快就占领了国民党情报界99%的市场份额。

但是戴笠也趁机成立了一家,号称十人团的“小微企业”,占领了那剩余1%的市场份额。

为了跟行业大龙头中统竞争,戴笠不惜血本,搞起了白菜价大倾销。

在没有蒋介石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亲自骑着马匹跑到前线去侦查情况,然后又免费把情报倒卖给蒋介石。

虽说他这点情报对蒋介石来说可有可无,但这份忠心实在难得。

1932年,蹉跎半生的戴笠终于开始原地起飞了。

就在去年,蒋介石先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中被毛主席打得灰头土脸。

接着日本又发动918事变,强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不敢抵抗,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举国人民纷纷戳他脊梁骨。

为了对付日本人和共产党,蒋介石决定成立新的情报组织,也就是军统前身复兴社。

国民党不是有中统吗,蒋介石为何多此一举?

正是因为中统太能干了,蒋介石才要成立新的情报组织。

国民党内一直有一句话叫做“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国民党本质上,就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合资创办的股份制企业。

蒋介石只不过是一个占股比例稍微大一点的大股东而已。

陈家兄弟名义上是他的下属,但实际上是跟他并驾齐驱的股东。

此时,陈家兄弟借助中统的威势,在国民党内拉帮结派,在党内的风头甚至盖过了蒋介石。比如说有一次党内投票,陈立夫的得票居然比蒋介石还要高出四票。

这种情况难免会引起蒋介石的警惕,自古以来,上位者最讲究的就是制衡之术。

陈家的情报系统一家独大,对蒋介石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不利于老陈家的情报肯定不会传到蒋介石那里。

为了抗衡他们,蒋介石不惜下血本,注资成立这家名为复兴社的子公司。

蒋介石和胡宗南

公司创始成员都是胡宗南、贺衷寒、邓文仪这些,被引为心腹的黄埔高材生。

但在创始股东的名单里,有一个名字显得特别突兀:戴笠。

这就是戴笠这些年无条件攀附蒋介石,得到的回报。

这就相当于戴笠的“小微企业”成功被国企集团收购上市了。

虎父犬子

随着戴笠事业的原地起飞,他也开始关注起了被遗忘多年的儿子。

那这个时候戴善武在干什么呢?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时年17岁的戴善武,这时候才刚刚小学毕业。

戴笠为了弥补这些年的亏欠,要给戴善武谋个好前程,于是就托关系把他塞进了一间上海私立大学。

可戴笠不知道的是,在这十几年,戴善武早就养成了一身的纨绔习性。

现在随着家族发达,那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刚到上海没几天就逃离学校,到处寻花问柳,连个毕业证书都没混到。

戴笠从其他渠道听说了儿子的风言风语,派了自己的得力手下文强去一探究竟。

文强到上海后,查清了戴善武的花边新闻,对他一再规劝。

文强

但是戴善武对他的话丝毫没听进去,表面上一副洗心革面的做派,背地里依旧我行我素。

文强觉得他没救了,只好把他押回去,让戴笠自己发落。

戴笠听闻文强的报告后,火冒三丈,亲自拿起鞭子往儿子身上招呼。

眼看就要打死了,戴笠的母亲及时出现,一哭二闹三上吊威胁戴笠,戴笠是个大孝子,只好作罢。

眼看这个儿子是没指望了,戴笠只好把他打发回乡下,出资帮他建了一所学校,但愿他能当个富家翁吧。

可人家当校长是要教书育人,可戴善武当校长,江山县隔三差五就传出他祸害女学生和老师的消息。

戴笠的脸皮再厚也挂不住,人家都是在外面坏事做尽,回家反馈乡梓。

哪有像他这样一门心思祸害乡里乡亲的,戴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戴笠恨不得抽死他,但他和母亲护短他也没辙,只好把他拉进军统,安排了少将参议这样的闲职给他养老,只求他别出去丢人现眼就行。

可纵然如此,戴善武也没少仗着戴笠的身份,在军统内部作威作福。

如果没有意外,戴善武可以这样横行霸道一辈子,只要不得罪四大家族,基本上没人能奈何得了他。

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

关于戴笠的死疑点重重,有人说是意外事故,有人说是蒋介石下的手,也有人说是马汉三下的手,还有人说是美国人干的。

但无论是谁干的,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戴善武的好日子到头了。

戴笠死后,毛人凤接过军统一把手的位置。

戴笠留下的巨额家财,没有顺利继承到戴善武手上,反而是被毛人凤非法继承了。

而且,毛人凤为了报复戴笠给他戴绿帽的事情,对戴善武相当不客气,连混吃等死的机会都不给他。

戴善武无奈之下只好子承父业,做起了特务行业,养家糊口。

还真别说,老鼠的儿子就是会打洞。

戴善武回到浙江老家之后,和叔叔一起拉起了一支土匪武装,把情报事业搞得风生水起,给我党在当地的地下斗争,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但是,解放战争的大势浩浩荡荡,不是他这只小泥鳅可以逆转的。

国民党政权不到三年就兵败如山倒,眼看就要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戴善武害怕被清算,早早就跑到了福建沿海,准备渡海到台湾避难。

可他万万没想到,毛人凤还惦记着他呢。在毛人凤看来,戴善武落到共产党手里,肯定没有好下场,把他留下来,他能死心塌地的为国民党卖命。

所以,戴善武刚跑到福建,就被毛人凤的弟弟毛万里给逮着了。

毛万里表示,党国准备考验一下他,让他回家拉着一支土匪武装继续打游击,等待国军反攻大陆。

戴善武被逼上梁山,只好回老家。结果在回家的路上,被解放军给逮着了。

但当时我们对俘虏比较优待,再加上又不知道他是戴笠的儿子,对他的看管并不是很严,让他越狱成功了。

直到他越狱后,部队的领导才知道放走了这么一条大鱼,这件事情甚至一度惊动到了省级领导。

最终,省里的领导亲自挂帅,在浙江布下天罗地网,誓要把戴善武给揪出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在戴善武的一个姓祝的小学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成功在一个农民家里捕获这条大鱼。

1951年,经过人民政府的审判,戴善武被枪毙,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参考资料来源:

《戴笠传》.2012.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