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小诗人分享会,童诗表达艺术魅力_福田_深圳_红树林

“是彩云和丽水的结盟,是诗歌与绘画的律动,是绚烂想象力的调色盘,融入童心童趣和憧憬,于是一本诗画集诞生。拥有自信和自然的纯真,她属于每一个中国的儿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这样点赞一群福田少年的诗画集《云水童诗》。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高洪波致辞。

3月11日下午,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大台阶,“守护童心,激发想象——儿童诗画集《云水童诗》分享会”在几位小学生暖场诗朗诵中拉开帷幕。《云水童诗》主编邓丽云老师给现场读者带来一场童诗微课,现场小读者和华新学子一起读诗、赏诗,把大台阶变成了童诗的海洋。

《云水童诗》收录了福田区华新小学云水童诗社及福田区内外小诗人120首精美童诗,每首诗配有孩子们从红树林、笔架山拾取的落叶制作的插画,是一部彰显生态文明和儿童想象之美的儿童诗画集。

《云水童诗》小作者代表朗诵诗画集部分诗歌。

宋安雅、李欣宜、吉尔格勒其其格、王思睿、王歆淏、陈毅然作为《云水童诗》作者代表分享了自己创作童诗及插画的心路历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福田区作协主席秦锦萍、青年评论家王芳、青年作家、学者袁博在现场点评中高度评价《云水童诗》诗画兼美及其对于童诗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的价值意义。活动由阅读写作推广人、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员谢晨主持。

展开全文

与红树林建立关系 童诗流露天然情感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院长郭其俊认为:“《云水童诗》是由华新小学邓丽云老师带领一批华新学子读童诗、赏童诗,而后结出的果实。他们和红树林保护区建立关系,经常带领孩子到红树林观鸟,研究红树林生态,制作童诗插画,把课堂直接搬到红树林中,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有诗童和诗作的产生。”

据了解,这本《云水童诗》短短一年时间6次印刷,销量近5万册。知识出版社社长姜钦云希望全国更多中小学生加入创作实践,期待《云水童诗》第二季的出版。

专家点评《云水童诗》。

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秦锦萍表示:“《云水童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天然之意,充满了呵护之情,而这一份天然之意来自于孩子纯真的眼睛,这一份呵护之情来自老师,来自学校。“秦锦屏感慨深圳是一个写作者之城,也是诞生小诗人的城市。

近年来,在福田区委宣传部指导下,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大力实施文学种子工程,培育阅读与写作特色学校,创办全市首家区级校园文学季刊《遇见》,联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知识出版社推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最大的校园文学出版工程“致青春 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深圳卷 31册)”,从中产生了一批校园写作特长生,这是福田教育的光荣,深圳教育的光荣。

【撰文】李才瑛

【通讯员】谢晨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