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宣传变革,巨星都做YouTuber ,古巨基、张敬轩成先驱_宣传_艺人_媒体

艺人宣传变革巨星都做YouTuber 古巨基、张敬轩成先驱

1. 郑秀文近日接连上了《小薯茄》和《好青年荼毒室》两个YouTube频道,先在《小薯茄》玩「雪柜冷笑话」,说了个「郑秀文跑步,估男艺人」的笑话(谜底:吴镇宇),自嘲赢来无数掌声;跟着再找来《好青年荼毒室》三人为自己的新歌《爱是…2.0》唱rap,正好标志自媒体宣传时代已正式来临。

郑秀文现身YouTube频道《小薯茄》「雪柜冷笑话」。

2. 天王郭富城为宣传电影《断网》,和导演黄庆勋及监制郑保瑞日前也上另一YouTube频道FHProduction,和蓝仔头及嘉盈拍片,嘉盈出动自己一大班亲戚,全片四分多钟,明显看到郭富城不是给FHProduction很多时间去拍,但以他天王的级数,很难想像一年前他会做这些宣传。

展开全文

郭富城现身YouTube频道《FHProduction》宣传新戏《断网》

3. 由90年代开始至2010年打后,唱片或电影宣传都要靠大台。电视最新的是无线,那时无线一台独大,歌手一定要上《劲歌金曲》,差不多香港所有歌星都和无线签约,然后才可出镜,歌星出席一个节目只有300元车马费,兼不可亮相其他电视台节目,如接受其他电视台访问,不准说广东话,只可说国语。至2013年3月,通讯事务管理局裁定无线此举是违反竞争规定,罚款90万元,并要求无线于三个月内取消这些不平等合约。

唔少歌手都会上TVB节目《劲歌金曲》宣传新歌

4. 至于电影宣传,那时则最紧要上到无线《娱乐新闻眼》(古巨基曾任主持),连当红的周星驰也会为电影宣传接受访问。

5. 过往除电视外,电台也是歌手宣传必争之地,新的性依次序是商台、港台、新城。另外纸媒的报纸杂志,除两大报外,杂志是《壹周刊》、《东周刊》和《明周》,这都是唱片和电影公司重视的宣传渠道。

6. 但时移世易,互联网崛起,大台没落,社交媒体Fb、IG和YouTube兴起,大众媒体遭自媒体取代,近几年YouTuber和KOL兴起,传统电视台、电台和纸媒新的性大不如前,艺人宣传渠道已不一样。

7. 最早察觉这趋势,懂得借自媒体宣传的艺人,应是古巨基。他早于17年已有自己的官方YouTube频道,19年3月更和YouTuber「国外Andy哥」合作拍片。他在21年3月更成立《ChillGOOD TV》YouTube频道,由他太太陈英雪(Lorraine)协助打理,其中音乐节目《Music Panda》尤其成功。

《ChillGOOD TV》YouTube频道音乐节目《Music Panda》。

8. 张敬轩也是先驱者,他于21年3月已找FHProduction的熊仔头帮他拍MV,结果MV在YouTube过300万点击,之后他陆续和其他YouTuber如微辣和小薯茄合作。张敬轩又有自己的官方YouTube频道,制作《轩公敲碗》节目,曾恶搞《今夜不设防》,十分落本认真。

张敬轩YouTube节目《轩公敲碗》

9. 而做得最成功的,一定是郑中基。他于18年3月设立的《机动电视台》YouTube频道,有近55万订阅者,更获得YouTube上年度「热门创作者」第4位和「热门影片」第3位,其中由网友供料的《匪夷所思》,非常爆笑,点击率最高。

郑中基旗下YouTube 频道《机动电视台》。

10. 去年中开始,更多当红艺人察觉自媒体宣传的新的性,红星如古天乐、郑伊健和郑秀文轮流上《小薯茄》,玩他们的「雪柜冷笑话」。古天乐去年3月往国外出席电影节,亦和YouTuber「混血肥仔」合作拍片,找他做司机,结果点击近100万。

古天乐现身YouTube频道《小薯茄》宣传。

11. 众多YouTube频道中,以《小薯茄》最受艺人欢迎,20年3月Mirror的Edan、Anson Lo和Stephy就为宣传剧集《男排女将》上小薯茄,连顶级红星古天乐和郑秀文也要去。当红艺人背后的经理人公司,计数甚叻,艺人时间有限,宣传渠道多的是,众选中《小薯茄》当然有原因。《小薯茄》的观众以年青人居多,艺人想打入后生仔市场,当然会拣上《小薯茄》,而不是现在的无线电视。如想打入学术性的市场,则可找《好青年荼毒室》。

好青年荼毒室

12. 自媒体和传统大众媒体(即大台)的分别,就是自媒体是细分的市场,现今世代已不存在大台,因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口味也不同,已不可能再有一个大台可以网罗所有观众,而自媒体正好让艺人可选择性找合适的观众。

13. 陈柏宇今年3月上国外知名音乐YouTube频道的《The First Take》现场唱live,演绎首本名曲《你瞒我瞒》和《有天》,结果两曲点击合共有500多万点击,非常利害。近年冒起的张天赋,也很懂得用YouTube宣传新歌,自己有《MC张天赋》频道。YouTube除宣传外,更有另一好处,就是可赚YouTube给的策划费,一举两得。

陈柏宇登国外YouTube节目《The First Take》献唱。

14. 艺人找YouTuber和KOL合作,同时YouTuber又想做艺人。《啱Channel》旗下的YouTuber米露迪和阿Gi满约后,改签MakerVille为合约艺人,演出Viu的节目。YouTuber做艺人,最新的是保持自己的特质,而不是毫无亮点地淹没于传统电视节目中,否则YouTuber只会成为一个普通电视台艺人。

15. YouTuber转型做艺人,小薯茄的阿冰近日成为话题,她由手机Mon跳上电影大银幕,摇身变成电影《一人婚礼》的女主角,但票房平平未见突出。阿冰明显遇到电视艺人拍戏的同一问题,YouTube是免费的,为何要比钱入戏院看她?

16. 艺人在自媒体宣传真的可以无缝衔接?林明祯日前往《好青年荼毒室》接受访问,便因节目主持不熟悉林明祯而令场面有点尴尬,结果要荼毒室的盐叔留言解释。

17. 这年代自媒体特别之处,就是艺人本身就是媒体,张敬轩有《Hins Cheung》,郑中基有《机动电视台》,宣传可以不假外求,一条龙全包,不用看人面色。他们拥有YouTube频道,订阅人数有几十万人,自己又有IG和Fb,所有follower人数加起来,影响力比起以往传统媒体,其实相差无几。

#挑战赛#

#我要上 头条#

#娱评大赏#

#广州头条#

#香港明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