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与船山书院_书院_湖南_士绅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船山 书院 书院 湖南 士绅

衡阳市第一中学前身是以王船山命名的船山书院。清代湖南书院有100余所,仅几所书院以人名命之,此绝非偶然之事。

研究湖南名人者,多推毛泽东、王夫之、曾国藩为湖南三大名人。王夫之(公元1619年—1692年),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晚年居石船山,自号船山老人,世称船山先生。王夫子是衡阳土生土长独一无二的圣贤,中国古代十位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与孔孟老庄相提并论。他最大的贡献在哲学方面,他建立起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对我国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称王夫之是“中国古典哲学唯物主义的最高峰”,毛泽东称赞王夫之“开一代风气之先”,“对湖南学风有着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东方黑格尔”、“中国的费尔巴哈”。其它方面,船山先生也毫不逊色,其史学造诣之深,媲美司马迁、司马光;其古文功底之厚,不输唐宋八大家;其诗词艺术之精,堪比“李杜苏辛”。船山先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一个集大成者,他在某种意义上是整个古代思想最后的总结,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他的思想又开启了近代史中国。

其著述凡100余种,400余卷,近800万字,“其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构成博大精深且富有批判创新精神的船山学说,成为十七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然而,船山先生为明朝遗臣,坚持反清立场,故为胜朝所不容,屡遭侦缉,被迫隐居荒山。是以其生前及卒后近百年名声不彰,其著述亦堙没无闻。直至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力倡船山之学,刊行《船山遗书》,遂使船山先生声名鹊起,船山学说大行于世,研习船山蔚然成风。王船山被推崇为“学界供仰之旷代大师”。正是在这船山名声鼎盛之时,以王船山命名的船山书院于1878年得以诞生,足见船山书院与王船山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联。

船山书院的创立者和鼎力赞助者皆为船山先生的敬仰者,船山学说之推崇者。书院奠基人衡阳知县张宪和,笃好船山之学,广搜船山佚文,增补《船山遗书》六十四种;倡议者湖南提学使朱逌然谓王船山为湖湘文化之杰出代表,面谕衡籍士绅建书院奉祀之;首功者兵部尚书彭玉麟平生服膺船山之学,铭感船山精神之影响,独捐银1.2万两,移建书院于东洲;襄助者两江总督曾国荃力倡船山之学,将家藏《船山遗书》322卷版片捐置书院,并捐银两,奖励生徒。这些达官显要奉王船山为华夏之先贤,船山学说为独树一帜之显学。为了纪念这位伟人,诸公同心竭力创办船山书院。王船山堪为书院创立之原。

古代书院之功能为祭祀、藏书、讲学。船山书院此三者皆与王船山相关联。其办学宗旨:以王船山为先师,“讲明夫之之学”,教授生徒,“扶植人才”。书院内设纪念堂,塑王夫之遗像于堂中,司春秋两祭。书院收藏多种《船山遗书》刊本,供生员研读。还刊刻《船山遗书》六十四种,适时举行研讨王船山之讲会。

书院为私学,办学资金主要来自民间。清代衡州府有书院50余所,到了晚清,数量大减,存者亦多日趋衰落,皆因资金不敷所致。而于此时创建之船山书院却如日中天,其原因之一是办学经费充裕。其时,王船山名扬海内,船山学说大倡于世,湖湘人士无不为之欣喜、为之骄傲。因此,创办船山书院之声一发,湖湘社会名流,尤其是湘南士绅,甚至各级官府,无不积极响应,纷纷解囊,办学资金源源而至。其概之有四:一是官吏捐款;二是士绅捐资,衡永郴桂四府士绅共捐田租2000石,其中以彭、杨、王、程、蒋五家为最;三是衡州团防局遗存田租1000余石,“提交于院”;四是衡州府授权征收东洲竹木附加说。王船山之八世重孙王之春亦捐银扩建院舍和增补教授薪俸。是以船山书院拥有田租3000余石,加之捐款、税款,办学经费之充足,为湖湘书院之冠。这不能不说是依托船山先生之崇高声誉所致。此亦正是其他书院所望尘莫及的。

王船山先生与船山书院之关系有如此之密切,故在湖南众多书院中,其创办虽晚,却后来居上,被誉为晚清天下第一书院。

来源:衡阳市第一中学 蒋经武

编辑:龙世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