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重庆新颜值丨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任化艳:以心换“新” 打造母城渝中最美新风景_渝中区_重庆_公园

核心提示:

在建设新重庆过程中,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如何争先创优、赛马比拼,2023“拼”出重庆新颜值,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实实在在的新感受?

2022“发现重庆之美”调查推选活动推出《“拼”出重庆新颜值》系列报道,邀请各区县城市管理局局长晒“最美”,拼“颜值”。

▲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化艳

作为重庆的母城,渝中区不仅承载了很多重庆人的山城记忆,也是很多游客来到重庆的首选打卡地。

建设新重庆,母城渝中如何展现新颜值?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任化艳给出的答案是:以心换“新”!

心,指的是渝中区城市管理工作赛马比拼的决心和下足绣花功夫的精心;而换来的“新”,则是渝中区最美的城市新面貌、新风景。

“最美”成为热门打卡地

用山城绿道做美渝中岸线

“渝中区的很多‘最美’已经成为了热门打卡地。”任化艳说,“发现重庆之美”活动推选出的很多“最美”项目,不仅获得市民点赞,还深受游客喜爱。

比如,“重庆最美街巷”—— “时光里”枣子岚垭步道,“重庆最美坡坎崖”——戴家巷崖壁步道绿化等“最美”项目,都是很多游客来重庆旅游必打卡的地方。

去年,渝中区精心打造的一条山城绿道——“两江四岸”黄沙溪段治理提升项目,刚一亮相就又成为了一个新的热门打卡地。

展开全文

“两江四岸”黄沙溪段治理提升项目是重庆“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之一。绿道建设顺着长江岸线展开,全长2公里,面积为23.3万平方米。

绿道建设以“都市活力滨江”为定位,一方面对长江消落带进行生态治理提升,美化沿线挡墙,另一方面将桥下空间转变为活力运动场所,释放滨江活力空间。

“游人行走其中,可以尽情感受漫步山城径,悠然水畔道。”任化艳说,这是一条让大家共享的亲水岸线、绿色岸线,也是渝中区合理利用江岸资源做美岸线的典型案例。

老城区“小而美”展现新风貌

去红岩公园赏梅不用担心“停车难”

去年,重庆提出实施老城区环境“小而美”惠民提升行动。渝中区的老城区多,让老城区环境“小而美”,渝中区城市管理局下足了“绣花功夫”。

“我们深入挖掘老城区的历史、人文要素,在留住城市记忆的同时,也让老城区展现出新风貌。”任化艳说,2022年,渝中区城市管理局推进完成了菜园坝重要节点品质提升、凯旋路步道品质提升等16个项目。

在凯旋路石砌旱拱桥通道精心打造了文化墙,重绘“重庆大轰炸”及凯旋路旱拱桥建造历史;在八一隧道、向阳隧道附近美化檐梁、雕塑等外饰面,通过红色文化墙展现隧道的修建历史和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最近,红岩公园的红梅盛开,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赏花。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来公园游玩不用担心“停车难”的问题。而这正是渝中区实施老城区环境“小而美”的实际成效。

任化艳介绍,红岩公园原本建有100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库,但随着公园的开放,游客逐渐增多且公园出入口较分散,集中停放地下车库不太方便,不能完全满足游客及周边居民的停车需求。

渝中区城市管理局根据公园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在长和路入口等3处地势开阔处建设小微停车场,新增了58个停车位,有效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老街老巷焕新添人气

打造极具山城特色的口袋公园

“渝中区的口袋公园也极具山城特色,欢迎大家来发现‘最美’。” 任化艳说,渝中区既是老城区,也是建成区,可用于绿化建设的空间受限。因此,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口袋公园成为了渝中城市“新颜值”的“实力担当”。

渝中区城市管理局按照“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四季有花赏,游园可闻香”理念,因地制宜开展口袋公园建设,曾家岩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曾家岩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紧邻嘉滨路、居住区,上连中山四路,下接嘉滨路,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公园设计以“百年上清寺,母城老街巷”为理念,在景观中植入山城文化记忆,将百年上清寺的历史文化延续其中。公园还通过增设体育健身设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健身活动,增加了老街巷的人气。

今年,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将结合适老化、适儿化建设要求,对老旧游园进行改造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增设儿童活动区域。

同时,渝中区计划重点打造袁家岗游园、煤田宾馆游园、大坪单巷子游园等口袋公园,通过一个个有重庆味道、山城特色的口袋公园,推进居住环境品质提升,让老街老巷焕发新生机。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摄影 甘侠义

编辑:朱小乔

责编:徐浩

审核:宋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