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建议,为啥不受待见?_专家_建议_专家建议

展开全文

砖家的建议,又惹怒了网友。

最近,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以此降低成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板砖”,网友怒怼这个观点“不要太离谱”。而这只是近期登上热搜的“专家建议”其中之一,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

“专家”二字本应代表着权威、专业,可一些脱离实际的言论却让一些学者被冠上了“砖家”的名号。不受待见的“专家建议”,该怎样回归正轨?这些“专家建议”网友直呼“离谱”

“我看过最离谱的‘专家建议’,是有专家建议禁止吃年夜饭,而且是立法禁止!”

说起自己看过的不靠谱专家言论,“00后”市民小杜第一时间就想起了这个建议。他说,当时这位专家列举了吃年夜饭的三个弊端,一是有人吃年夜饭上吐下泻影响身体健康;二是吃年夜饭要喝酒,喝醉容易打架斗殴破坏社会和谐;“第三个理由最离谱,他说先进的文明国家都不吃年夜饭,但中国仍保留着这个‘野蛮落后’的习俗。”小杜无奈地说,他本以为这些言论来自于互联网上的“野生专家”,但来源却是一名大众眼中的真专家——大学教授。

“建议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劝百姓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建议对50万元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税”“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在泰国、越南只要一半的工资就能干一样的活”“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最近,这些“专家建议”在热搜榜上反复出现,又引发了另一波热搜话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了”“为什么年轻人不爱听专家建议”等。

“我觉得这些所谓的专家建议都太不接地气了,很多专家自己生活的圈层是比一般人要优越很多,他们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没有真正了解过普通人的生活和年轻人的现状。”小杜说,就像那个曾引起过舆论广泛关注的建议“想要增收可以把自己家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或者开私家车去跑滴滴”,显然是“何不食肉糜”,引起大家的反感也不稀奇。对于这些建议,有网友直言“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先问问这个政策放在自己家人身上行不行”。

济南日报记者发出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0.17%受访者会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借鉴专家的建议,理财购房、情感处理、养生健康、外貌着装等都是大家对专家建议有需求的方面。25.64%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常质疑专家的建议,42.74%受访者表示自己有时会质疑。

自媒体时代有些专家被曲解

当“专家”这个身份似乎陷入信任危机,仍然有很多市民表示了对专家的信任。

市民陈先生表示,他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经常在网上搜索专家的看法,这既是对自己行动的指引,也是心态上的一种疏导。“现在在互联网上,我们能看到有些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案例为大众讲解法律知识,还有情感专家开通账号,为年轻人解决情感问题,一些经济学家也在输出平常我们接触不到的观点和理财知识,他们的存在对大众来说是一种‘福利’。”陈先生认为,专家带有一种权威属性,能有这个称号的人在特定领域中都有一定造诣,而在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受限于自身知识和经验,不论是求职、情感、理财还是专业领域,都有听取专家建议的需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专家们没日没夜为抗击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大众都是看在眼里的。没有了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人士,或许我们的社会治理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会停滞,所以我认为这种对专家‘群嘲’的风气不能放任。”

追究词语的本意,“专家”当然是褒义词,人们也期待他们对各自领域内的话题提出深刻且具有参考价值的见解。可为什么某些“专家建议”如今不被“待见”?

陈先生表示,某些“伪专家”的信口开河在自媒体时代很容易被发酵,这对真正的专家群体形象造成了影响。“也正是因为网络的发达,有些专家的建议也是被断章取义过的,并不能代表专家的本意,这是一些哗众取宠的营销号或别有用心的人在刻意挑唆。而且,我们作为外行在解读专家的观点时,肯定会从自身的情感出发,而专家们看问题会更理性,当专家言论没有呼应上大众情感期待的时候就容易被攻击。”陈先生说。

对于“专家建议”不受欢迎的原因,64.96%受访者认为某些专家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59.83%受访者认为有些专家言论背离专业,47.86%受访者认为自媒体断章取义抹黑了专家形象,41.88%受访者认为某些专家建议太过脱离实际。

专家需要“门槛”而非“一味反对”

有人说,之所以某些专家的言论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正是因为公众对专家的发言有更高的期待。调查问卷中60.68%受访者对此表示认同。

“我们普通人希望通过专家的研究成果、先进思想来判断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市民孔女士表示,专家想要获得大众的认可就不能脱离大众的真正需求,“某些专家高高在上提出的建议,实际上不仅不能解决大众生活的难题,反而造成心理上的冲击,这难免会让群众对专家这个称号产生反感。”

孔女士也对目前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专家”有所质疑,有些博主在个人简介中自称专家或编造一些履历,这些大众是很难辨别的,“在大众心中,专家的话都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些伪专家的言论会不会误导他人、给真正的专家群体抹黑?久而久之,人们对专家的权威性和发自内心的尊重都会被削弱。”孔女士建议,相关平台对注册者的专家、学者等称号应该严格审核,不要让伪专家破坏真专家的形象。

有受访者认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本身也不是个好建议。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热点层出不穷,再加上普通人知识、经验有限,面临着许多的烦恼和困惑,就更加需要专家贡献智慧、出谋划策。一味反对专家建议是从一种极端滑向另一种极端,同样需要警惕和避免。

社会需要怎样的专家?有观点总结,专家应该在危急时刻能稳定人心,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恐惧和误解,成为凝聚人心、安定社会秩序的力量;专家应该为百姓发声呐喊,真正关心弱势群体的苦与痛、为他们的利益奔走呼吁,比如知名作家、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的提案“建议延长男性陪产假”“建议提高拐卖妇女儿童罪量刑”等,切中女性权益与民生热点,获得了很多支持的声音……期待真专家回归本位,重拾权威和尊重。

市民杜同学

专家建议“禁止吃年夜饭”真的很难理解,难道他们在发出观点的时候丝毫不考虑大众的情感和实际吗?我觉得某些专家没有调查研究,完全是哗众取宠。对于这样的言论,大家一笑而过就好了。

市民李女士

我觉得某些专家太不接地气了,比如建议“用私家车跑滴滴增加收入”,可是现实中有很多人连拥有一辆电动车都很难。希望专家能够真正了解大众的生活状态,给出更有权威性的解决方案。

市民陈先生

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有很多专家言论是被断章取义了,我觉得我们需要擦亮眼睛自己甄别。况且生活是自己的,专家建议也只是一种辅助,不用太过当真。对于伪专家,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微 观点不为“砖家”提供表演舞台

微信公众号 浙江宣传

专家既要敢于表达想法,也要慎重发言,尊重常情常理,尊重公众智商,尤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一旦发言有错误的地方,应该开诚布公地和网友交流。另外,避免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就要具备与大众共情共鸣的能力。俗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婚嫁、生育、就业、住房等各种压力,更需有专家实打实支招,而不是空洞说教。专家要跳出“学术”的思维,多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思考,多一些“过来人”的关怀,保持一定的边界感、分寸感。

此外,专家建议也得讲究些“艺术”。就算是苦口良药,尚且需要裹上一层糖衣,建议也得找到适当、贴切的表达方式,避免让人产生“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误解,甚至对年轻人造成直接的冒犯和伤害。

再说社会,一方面我们需要包容、欢迎和鼓励专家大胆发声,为专家发声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也需要更多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多为年轻人站台,提供建设性、实际性的解决方案,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针对那些故意制造矛盾、引发年轻人与专家对立的不良媒体和平台,以及那些张口就来、没有水准的伪专家,相关部门应加强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特别是主流媒体平台要发挥舆论主力军作用,不为“砖家”提供表演舞台,不为流量故意做博人眼球的标题党,而是尊重真正的专家,放大有含金量的专家声音。

最后,建议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对我们来说,也不必把那些“砖家”的奇葩建议都放在心上,不妨一笑了之。生活难免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挑战,通向理想的道路是崎岖漫长的。相信自己、相信未来,保持清醒、保持理性,付出脚踏实地的行动,努力把每一天都过好,你就是人生赢家。

专家与年轻人要相互尊重

四川日报

治国经邦,人才为要。作为人才中的人才,专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不断实现改革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源。专家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价值,保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言行对全社会的深刻影响,潜心研究、谨言慎行,多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观点和成果。

全社会也要逐渐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对于那些真正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的专家,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过度解读和炒作个别专家的某些发言,学会辨别真正的理论创新和无聊的“哗众取宠”,坚持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在互联网时代,专家与年轻人都要学会崇尚科学、相互尊重、有效互动。科学运用知识与技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少不了我们每一个人。

神 回复

网友@逆浮浮:某些专家从群众中来,没有回到群众中去。

网友@w_do:我反感专家,但是我又想变成专家。

网友@希望死的时候有人紧握我的手:这事专家怎么看?

网友@LT-Chaffee:现在什么猫猫狗狗都能自称专家了,你说是吧专家?

欣 视界专家该食人间烟火

仔细看挂在微博热搜上的“专家建议”,几乎都与年轻人挂钩,专家建议年轻人工作不要太看重钱、专家建议年轻人不生孩子应该受到惩罚、专家建议年轻人反思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这些观点被一些网友说“爹味十足”,不仅没有站在“过来人”的视角体谅年轻群体的不易、给出有效的建议,还带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对年轻人的生活指指点点。

“一身反骨”的年轻人回怼的速度比想象中还快,“专家”这个词儿很快就被“喷”成了贬义词。还有很多网友质疑,某些专家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或所就职的利益集团发声,对年轻群体PUA。而在互联网普及前,人们普遍很信任那些在舆论场上具有较高声量的专家,他们的头衔、成就都赋予了他们极高的可信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以“专家说了”为自己的观点加持。

年轻人不再信任专家,从长远来看不是什么好事。专家在各自领域有着较高造诣,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失去年轻群体的信任,他们的权威性必将会动摇。

让人认同的专家,应该什么样?我想,真正令人敬仰的专家,首先应该在自己的领域有学术成就。其次,在提出建议时,不要忘记自己也曾走过艰苦奋斗的时光,也曾是陷入迷茫的年轻人,也曾面临过爱情与面包的抉择。

在学术、理论上高高在上,在精神、生活中食人间烟火,这样的专家,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而那些本就靠包装来使自己获利的“伪专家”,应该受到各类平台和机构的严格审查。专家本该是多么令人敬仰和尊重的群体,怎能让哗众取宠的表演者动摇?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