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暠英睿一生,忠勇霸世,可他没有选好接班人,其继承者德不配位,是个刚愎自用、扶不起的阿斗。
李暠世子李谭早卒,由第二子李歆嗣世子位。李歆,字士业,公元417年李暠薨逝,他被府僚奉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护羌校尉,遂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嘉兴。李歆刚当上西凉国主,就遇到东面的宿敌北凉国的侵扰。北凉王沮渠蒙逊先是派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设伏于蓼泉(今甘肃临泽县蓼泉镇),后被李歆侦知,结果反被西凉军打败,俘斩七千余级。 来年,沮渠蒙逊又率北凉军攻打西凉,来势汹汹,李歆本想御驾亲征,被左长史张体顺固谏,乃止。沮渠蒙逊见占不到大便宜,率北凉军收割了西凉东部边地的秋天庄稼后东还。是年,东晋封李歆为“持节都督七郡诸军事、镇西大将军、护羌校尉、酒泉公”。
李歆在位时繁刑峻法,大兴土木,缮修不止,加上不自量力,穷兵黩武,招致民怨沸腾,百姓苦不堪言。从事中郎张显、主簿氾称等大臣居安思危,屡次上谏,他都不采纳,一心只图谋着东伐北凉,像他父亲一样开疆拓土,建立不朽功业。当时的北凉王沮渠蒙逊乃一代雄主,国家在他的治理下比较安定富足,通过东征西讨,又占得大片领土,国势军力日盛,而西凉相较而言地狭人稀,加上李歆的瞎折腾,国力已大不如前,本该罢兵停战,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可李歆刚愎自用,不纳善言,听闻沮渠蒙逊正在讨伐 南凉,认为机会来了,命内外戒严, 要亲率大军攻打张掖,连太后尹氏、叔叔宋繇的劝说都不听。宋繇退朝后叹息道:“大事已去矣,我将亲眼看着王师东去,不见王师返还啊!”公元421年,李歆率步骑三万东伐,结果一败于怀城(今甘肃张掖市境内),二败于蓼泉,最终为沮渠蒙逊所害。李歆诸弟酒泉太守李翻、新城太守李预、领羽林右监密、左将军李眺、右将军李亮等见大势已去,西奔敦煌,西凉国都酒泉遂被北凉占领。
李歆还没有败亡时,有大蛇从南门爬入王宫,至于恭德殿前;有两只雉鸡飞出王宫;酒泉街上的大树上有乌鸦和喜鹊争巢,结果喜鹊被乌鸦所杀。又有敦煌父老令狐炽,梦见一个白头老翁戴着丝帽对他说:“南风动,吹高树,用胡桐(胡杨 )椎作车主轴不中用。”说完人忽然就不见了。李歆小字桐椎,到这时候果然死亡。古人太过迷信,只要是个大人物,总能杜撰出各种祥瑞或灾祸的征兆来,失败了的李歆自然都是恶兆,让人觉得一切皆是命数,冥冥之中上帝之手早已为他挖好了坑。
展开全文
等北凉兵进敦煌时,李翻与弟敦煌太守李恂及诸子等弃敦煌,奔于北山,北凉王沮渠蒙逊任命索元绪为敦煌太守。索元绪粗险好杀,大失民心。郡人宋承、张弘因李恂在敦煌郡有惠政,写密信招李恂回来。李恂率数十骑杀入敦煌,得到了百姓的响应,民心尽失的索元绪逃奔凉兴(今甘肃瓜州县西南)。宋承等公推李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重新树起了西凉大旗。沮渠蒙逊岂能让西凉死灰复燃,派遣世子沮渠德政率众攻打敦煌郡城,李恂因双方实力悬殊闭门抗据,北凉军久攻不下。沮渠蒙逊闻讯亲自率兵督战,一连数月仍攻城不下。最后,沮渠蒙逊利用党河水,“三面起堤,引水灌城”,结果城陷,李恂自杀,沮渠蒙逊纵兵屠城。敦煌一时城圮人亡,满目疮痍,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胜似洪水猛兽。
李歆子李重耳,脱身奔于江左,仕于南朝宋,后归北魏,为恒农太守。西凉残部李宝(李暠之孙)、唐契等被俘,解送北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一年后李宝等人伺机逃到伊吾(今新疆哈密市),后归于北魏,独太后尹氏及诸女死于伊吾。
从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李暠开国算起,至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李恂灭,西凉国共三传,李暠——李歆——李恂,据河右共二十四年。如果算止公元421年李歆卒、国都酒泉失,西凉的历史也就只有二十一年。说起西凉的历史,每每让人扼腕叹息,老子李暠是何等的英明神武,儿子李歆是何等的怂包无用,一个短命的王朝必然有人作妖!(待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