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成语:割须弃袍_西凉_的是_潼关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成语 一日 西凉 的是 潼关

【成语】

割须弃袍

【拼音】

gēxūqìpáo

【释义】

形容战败落魄狼狈的样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解释:曹操在乱军之中听到西凉军大叫:”那个穿着红色袍子的就是曹操。“曹操听到后赶紧将红色袍子脱下来。然后又听到西凉军大叫:”那个留着长胡子的就是曹操。“曹操大惊,赶紧拿出佩刀将自己的胡须割掉一大半。马超于是喊道:”弓弩手对准那那个留着短胡须的曹操。“曹操听到后赶紧扯下旗子的一角包住自己的下颌逃跑。

【近义词】

丢盔弃甲弃车保帅

【反义词】

旗开得胜耀武扬威一战即溃克敌制胜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战败落荒而逃。

展开全文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篡权,献帝的位子如同虚设。后来由于曹操欺君太甚,献帝忍无可忍,于是就用血在一张绵帛上写了一份诏书,被称为“血诏”,由于怕曹操发现,就把这诏书藏在衣服里,所以也叫“衣带诏”。

皇帝把这份“血诏”交给国舅董承,要他密谋奸臣曹操,可是董国舅一个人孤掌难鸣,就想多找几个人共同谋事。于是就找来了侍中王子朋、太医吉平、皇叔刘备和西凉刺史马腾等共八个人歃血为盟,对天发誓要为国除暴、誓杀曹贼。但是后来谋事不密,被曹操知道了要杀他们,汉左将军刘备知道后就率兵逃到徐州,马腾、董承他们几人全部被斩首,无一幸免。

后来,这事让马腾的儿子知道了,就要起兵为父报仇。

马腾共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被曹操所害,只有大儿子替父亲镇守西凉。这大儿子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姓马名超字孟起,从小精通武艺,并且天生神力从来都没打过败仗,西凉的老百姓和他的军队都称他为“神威天将军”。

马超知道父弟被害,气得他满口吐血,晕倒在地。当天就和镇西将军韩遂起西凉兵二十万直奔潼关,由于西凉兵骁勇善战,再加上马超英勇无敌,不到10天的时间,潼关就被夺下了。曹操知道后,立刻统帅30万精兵前来迎敌,双方就在长安恶战起来。马超急着为父报仇,不等曹操发话,就骑马提矛直刺曹操。曹操的一个将领出去迎敌,转眼间,那个将领就被马操给杀了。眼见马操大手一挥,四联兵蜂拥而至,一个接一个的狂暴,曹操吓得扭头就跑。

这时马超冲了上去,马超对部下说:“前面长胡子的是曹操,大家跟上去,抓到就有奖赏。”闻言,众将士全都全力冲了上去。曹操听了,用匕首割了他的胡子。后来有人把曹操剪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喊道:“曹操的胡子很短。”曹操听了,撕下战旗的一角遮住下巴,有人报告给马操。马操又喝道:“前面穿红裙的是曹操。”曹操听了连忙脱下长袍,还是被马超发现了,马超冒着生命危险追了上去。

曹操看到马操就要追上自己,非常害怕。正在忧虑之际,见大将从曹操对面赶来,对马操怀有敌意,曹操才得以逃走。这一战,吓坏了曹操。

【例句】

1.当时,马超率领十万四连铁兵砍掉他的胡子,扔掉他的袍子,把他杀了。羞愧地逃跑。

2、我征战数十年,今日却吃了不少亏,须削须弃衫,青山不枯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