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笔伐前面一个字是什么?口诛笔伐的意思是什么_口诛笔伐_成语_四字

诛笔伐前面一个字是什么

诛笔伐前面一个字是“口”,即口诛笔伐,具体释义如下:

读音:kǒu zhū bǐ fá

表达意思:对坏人坏事从口头和书面上进行揭发、批判。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例句:国家操纵的媒体曾对她进行口诛笔伐,当局还曾缺席判决她犯有阴谋反国家罪。

“口诛笔伐”近义词介绍:笔诛墨伐

读音:bǐ zhū mò fá

表达意思: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词性: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修饰主语或宾语。

例句:对这种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我们必须笔诛墨伐,使之无处容身。

口诛笔伐的意思是什么

口诛笔伐,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出自宋·陈亮《畏羞于君子》。

口诛笔伐的近义词:

大张挞伐:大规划地攻击讨伐,也指对人进行攻击、声讨。

口诛笔伐出处:

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 墦间识者羞。”


成语:

1、成语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2、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3、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

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

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意思很好,但因字数较多的关系,就没能形成成语,我们只能视为警句,有时可以引入文章。

而如“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容易说,容易记,便可以成为成语。而同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百废俱兴“,因为是四个字,所以就成了成语。

参考资料来源:成语-百度百科

口诛笔伐什么意思

口诛笔伐意思是指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出自宋·陈亮《畏羞于君子》。

出处:宋·吕祖谦“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筚门闺窦之间,而老奸巨猾心丧胆落。”

译文:君子在穷苦人家的住处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而那些狡猾奸诈的人也因此心惊胆战。

造句:虽然如此,罗姆尼仍然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对佩里的口诛笔伐中,因为佩里违背了信条。

近义词:大张挞伐

读音:dà zhāng tà fá

释义:意思是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

出处:《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译文: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兴师讨伐荆楚。王师深入敌方险阻,众多楚兵全被俘虏。

造句:一旦国家无内顾之忧,陛下可以整军经武,对东虏大张挞伐,以雪今日之耻,永绝边境之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