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消费者,消费环境对消费者权益产生的影响在哪?_消费_消费者_环境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确定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使居民消费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人们的消费观念尚需转变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供需结构严重不匹配,消费质量难以提升,消费率持续偏低。

中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及体制机制不健全引发的流动性约束,是导致消费疲软的根源。特别是,当前消费环境质量标准仍与人们的期待与要求存在差距,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仍待健全等,这抑制了居民消费的增加。在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的前提下,“消费外流”现象大量出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始终偏低,从1995年的46%降低至2012年的37%。

最早在研究消费质量时,指出“消费质量是在消费者和消费资料、消费环境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定性,它只有在这种联系中才表现出来”“消费环境是衡量消费质量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消费质量,必须具有良好的消费环境”。从消费经济学视角来看,消费需求体系由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三个要素构成,消费需求和结构受到消费环境的直接影响,与消费质量的提高、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关系都极大。

消费环境与消费水平、消费质量的关系

优化消费环境会对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行为、居民消费结构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其促进消费的潜力较大。过去较长时期,国内相关研究都强调了消费环境对消费扩容提质的正向影响,但由于消费环境难以进行系统刻画,使得消费环境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消费效应研究存在片面性和单一性问题,或者仅考虑宏观层面的消费环境,或者仅考虑微观层面的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展开全文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消费环境治理和优化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历史使命,不仅在微观层面有利于丰富消费环境的科技含量和舒适度,改善居民消费体验,而且在宏观层面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消费环境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是消费环境对居民消费水平会产生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消费者自身消费水平、习惯及周围群体的消费水平等消费环境因素,会较大程度影响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行为。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利用福利经济学阐释消费环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消费环境的消费促进作用具有全局性、外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应当着重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条件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建设、引导农民合理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

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维权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的提高微观上有效提振消费者信心,中观上促进企业改善消费品质量,宏观上维护消费市场秩序,进而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数量增长。具体地:在微观层面,消费者权益保护通过受理消费者投诉,完善售前售后服务、做出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建立宽松的退换货制度等,降低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提振消费者信心,对消费者偏好和购买意向产生积极影响。

在中观层面,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会带来退款退货风险,进而产生高交易成本,且企业应对消费者投诉的积极程度决定了消费者是否选择购买该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投诉不重视将导致企业客户严重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考虑到交易成本,不得不改善消费品质量;另一方面企业考虑到客户保留率,积极应对消费者投诉,从而倒逼企业提升消费品质量。

在宏观层面,消费者权益问题是社会性问题,维护消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消费者权益问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有利于发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用,从而推动消费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市场诚信和法制建设滞后引致的市场秩序混乱,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带来了极大的外部效应和社会效益。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的提高对扩大居民消费有积极影响的社会各界的共识下,社会各界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完善售前售后服务、做出产品质量保证承诺、建立宽松的退换货制度等方面不断努力,从而维护了消费市场秩序,给社会经济市场带来良好预期,产生了极大的外部效应和社会效益。

消费环境与消费质量的关系。优化消费环境是提升居民消费质量的有效举措。尹世杰认为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保护消费者权益,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了消费质量,不仅改善了人们的消费知识水平,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享受水平,促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消费维权普法宣传,提高了人们接受维权知识教育的水平,提醒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保持竞争优势,自觉在更新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上下功夫,尽量使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更低、质量更高、品种更多,促进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们的消费持续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变。

消费环境对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影响

消费环境差异引致消费结构差异。消费环境差异导致的消费结构差异也体现在城乡层面,城市在交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生活服务设施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导致城乡之间的消费环境差异不断扩大,这使城乡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维权影响居民消费行为。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影响居民消费的研究,大多从营销学和管理学角度,探讨企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与消费者的微观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部分学者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发现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的提高会积极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购买意向。在讨论企业管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时,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归结为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方面。

指出企业承诺是企业对消费者或供应商在价格、产品购买、是否允许退货与库存可得性等方面所做出的允诺。其中,企业对消费者在价格、退货、库存可得性等方面的承诺实质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此外,指出为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范畴,而产品质量保证无疑也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范畴。对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作出了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通过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社会责任信息,让消费者感知企业的文化和形象,会对消费者偏好及购买意向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一方面,积极应对和处理消费者投诉对鼓励消费者后续的消费行为有积极影响。影响消费者选择零售商和服务供应商客户服务的关键因素是卖方对客户投诉的回应方式。在不断纠正客户投诉方面,享有声誉的公司更有可能取得客户信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其市场份额。相反,那些因不愿意补救客户投诉而声名狼藉的公司会流失许多客户。

利用一家大型石油公司消费者投诉的数据,实证了企业处理消费者投诉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速度越快,回应消费者投诉的积极程度越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就越高,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的消费就越多。有效投诉处理会对后续消费者忠诚度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发现,许多公司将投诉处理方面的投资视为提高客户承诺和建立客户忠诚度的手段,有效的投诉处理可能对客户保留率产生显著的正的影响。

但相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进行消费投诉的消费者对政府及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的援助持消极态度,这意味着如果要使处理消费者投诉的行为完全有效,特别是在政府和消费者组织运作的情况下,投诉处理系统必须由第三方组织运行,并且必须定位在目标客户周围。国内的研究,从宏观经济的视角,采用工商局的消费投诉办理率作为主要反映消费者保护的代理变量,考察我国消费保护对消费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消费者保护,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