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刘思齐病逝:李敏李讷没法到场送别,四个孩子同框场面感人_毛主席_毛岸英_思齐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1月7日,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在北京逝世。在她的祭奠仪式上,来了几个身份比较特殊的人,他们是李敏和李讷的孩子,也是毛主席的外孙和外孙女。

李敏和李讷与刘思齐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到达现场。便让自己的孩子代为参加,以表悼念之情。

刘思齐作为毛岸英的妻子,毛主席的儿媳。这几个孩子在现场进行祭奠时,也无不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刘思齐到底与毛主席父子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她都经历过什么?

毛主席与刘思齐的初见

早在1938年,毛主席便认识了这个名叫刘思齐的小女孩。

那一年春节,酷爱戏曲的毛主席正和同志们观看话剧《弃儿》,他对戏剧中扮演主角的女孩十分欣赏。

展开全文

那个时候他正有了第一个女儿李敏没多久,对于戏台上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也是喜爱不已。

演出结束时,毛主席问一旁的人:“这个小女孩是谁呢?我能见见吗?”

相关人员联系之后,毛主席见到了这个小女孩,他笑眯眯地问道:“好聪明灵慧的小丫头,你是谁的孩子呀?”

正在这时,毛主席抬头看见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那个人说:“我是她的妈妈,他的父亲已经牺牲了。”

两人相见,都愣在了当场,毛主席走近仔细地看了看说:“您是谦初的妻子?张文秋?”

张文秋也认出了毛主席,两人紧紧地握住了手,张文秋的眼眶红了,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开口。

毛泽东和这个小丫头的父亲刘谦初有着浓厚的革命情谊,因此对往昔战友的女儿更多了几分心疼。于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便顺理成章地认了一个干女儿,刘思齐。

毛主席与刘思齐父母之间的感情深厚,关系十分要好。

早在1927年,刘谦初夫妇便聆听过毛主席的演讲,对于他所说的湖南农民运动的分析,十分认可并支持。

刘谦初

不久后,刘谦初便带领新婚妻子张文秋去拜访毛主席。

当时陪在毛主席身边的是妻子杨开慧,她也是毛主席这一生中最重要女人。同时,年幼的毛岸英与毛岸青也在毛主席的身边,并未分离。

刘谦初与毛主席十分投缘,两人一见如故,天南海北地聊了许多。

在聊天间,年幼的毛岸英毛岸青兄弟,学着妈妈的样子,抓起小零食就要给刘谦初送去。没想到手太小,几步路上稀拉拉地撒了一地,直惹得人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毛主席见状,便打趣眼前的新婚夫妇说道:“你们抓紧生几个女儿,你看我这儿子,到时候咱们好结亲家啊!”

刘谦初大笑:“哈哈,我说你啊,怎么还要包办婚姻呢!”

几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毛主席在欢喜的同时,眼中却有一丝哀伤。他当然不会包办婚姻,因为他对这个是十分抵触的。

早年间,他亲身经历过包办婚姻的痛苦。那时候的毛主席才14岁,他的父亲找了一个大家闺秀嫁给他。女孩叫做罗一秀,名义上她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

但毛主席并不喜爱罗一秀,只因为这是父母之命所以不得已娶回家的。两人之间没有爱情,只有一些亲情,没过门几年,她便因病去世了。

罗一秀对毛主席的影响很大,让他了解到了封建包办婚姻对人造成的伤害。

因此,毛主席所说的“娃娃亲”只是玩笑话。不过此时的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预判了未来。后来,刘思齐还真就和毛岸英成家了。

虽然毛主席很喜欢刘思齐,也并没有要求毛岸英非娶刘思齐不可。

对于自己长子的爱情,他也仅仅是做了一个介绍人,没想到毛岸英与刘思齐相识相知以后,便快速坠入了爱河直到结婚。

毛岸英与刘思齐的爱情

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幼年经历,可以说都十分悲惨。刘思齐在出生后未曾见过自己的父亲,因为在妈妈张文秋怀她七个月的时候,爸爸刘谦初便被国民党残害。

1931年,刘谦初高唱着国际歌在刑场上英勇就义,年仅三十四岁。早在牺牲的前几个月,刘谦初便给她的孩子起好了名字——刘思齐。

年幼的刘思齐随着母亲流离辗转,她十分懂事,在母亲的良好教育下渐渐成长了起来,而后在延安进行革命工作。

毛岸英虽然年幼时在父亲与母亲的身边生活,不过这种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离开他前去领导秋收起义,而母亲杨开慧在1930年回乡探亲的时候被特务抓捕。

国民党对杨开慧用了各种刑罚,要她开口说出毛主席在哪,并且要求她脱离婚姻关系,威逼利诱,用尽了各种办法。

而杨开慧不仅没有屈服,还在狱中对毛岸英进行了良好的教育,致使毛岸英以后也成了非常优秀的人。

可以说父母对毛岸英的积极影响非常的大,也培养了他良好的性格和品德。幸运的是,后来毛岸英被保释出狱,但是他的母亲杨开慧却牺牲了。

毛岸英没有沉浸在丧母之痛里,1936年,他与弟弟毛岸青被秘密送往了苏联,开启了他在苏联的成长路程。

在苏联生活的时候,毛岸英表现得十分优秀,一度还获得了斯大林的表彰。

在那时候,他未曾谋面的妹妹李敏,没多久也来到了苏联。李敏的母亲叫贺子珍,是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二人就跟随着贺子珍一同生活,在苏联相依为命。

贺子珍对于这两个儿子视如己出,并且时常在经济上补贴毛岸英兄弟二人。而就是在那时,李敏与两个哥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说起来还有一个趣事,那就是李敏一度不相信毛泽东是他的父亲,连毛岸英都和他说过,他还以为哥哥在开玩笑。

在苏联期间,毛泽东也经常与他们四人通信,对他们牵挂不已。

1946年,国内局势渐渐好了起来,毛岸英随着苏共派来的军医一同回到了中国,来到延安。此时的毛主席正在患病期间,身体十分虚弱。

毛主席得知毛岸英回国,心情异常欣喜,不顾着医生的反对,非要拖着病体亲自去机场接儿子回家。

“十几年未曾见面了,他应该长高了不少吧。”毛主席这样想着,提前便到达了机场,对着天空的方向翘首期盼。

飞机降落下来,毛岸英下了飞机,一眼便看见了自己的父亲,看着父亲有些苍老的容颜心酸不已。他一下就扑到了父亲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父亲,我好想你,好想你。”毛岸英在毛主席的怀里低声倾诉着对父亲的思念。

毛主席一时间没有开口说话,他也抱着自己的儿子,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后背,虽然没有用力,可这每一下都让毛岸英感觉到了父爱的沉重。

两人聊了几句,平复心情后,毛主席说:“瞧瞧这个子长的,走,回家吃饭。”

就这样毛岸英回到了中国,回到了父亲身边。

他对父亲的关照十分感动,毛岸英不知道的是,没多久他的妹妹李敏回到父亲身边。李敏回来后,毛主席的举动可以说有些“区别对待”了。

那个时候,毛主席抱着李敏,逢人便夸自己这个一嘴洋文的宝贝闺女,毛岸英恐怕是没享受过这个待遇。

此时毛岸英在延安,刘思齐也在延安,这当然不会是有人安排好的,也许两人真是有缘分。

在经过毛主席介绍他这个“干妹妹”的时候,当然也有几分保媒拉纤的意思,不过毛主席并未强求他们会有什么结果。

在相处中,毛岸英渐渐被刘思齐吸引了,她长相甜美,性格善良,具备中华传统美德。

刘思齐是一位美丽大方,地地道道的中国女性,与他在国外所认识的女子大不相同。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毛岸英对刘思齐渐渐心生爱意,产生了追求她的想法。

而刘思齐呢,当然也对毛岸英有了好感,毛岸英的性格她很喜欢。

作为领导人的儿子,毛岸英并不骄傲,而是谦卑谨慎,为人处世深受周围人的喜爱。

“郎有情妾有意”,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上天有意成就这两位佳人。1948年的时候,毛岸英与刘思齐互诉心意,定下了终身。

毛主席在得知以后十分高兴,他立刻找到张文秋,当面告诉他这件喜事。张文秋自然也是十分满意,在接触认识中,这位未来的“岳母”也对毛岸英这个小伙子喜爱不已。

在多方都同意下的一场“包办婚姻”,便准备开始筹备了。在毛主席的心里,是十分看重长子毛岸英和儿媳刘思齐的。

由于当时事务繁忙,一时间没有举办婚礼。直到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的一多月后,毛主席才亲自主持操办了这场婚礼。

在毛岸英的婚礼上,来了许多重要人物,但这不仅仅是因为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苏联回来的小伙子,有真才实学,因此长辈们都对毛岸英十分青睐。

此前,周总理还一度要求毛岸英去他身边工作,但是由于毛泽东的严厉教育方式,并没有让毛岸英去周总理身边“享受”。

在中南海的丰泽园,无数的亲朋好友都来见证这场圆满的婚礼,在席间还发生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

同在一桌的同志们突然有人起哄,问道:“毛主席,您儿子大婚,你这个当父亲的,准备了什么珍贵的礼物啊?”

毛主席笑道:“哈哈,早就准备好了。”

说着,他拿了一件自己穿过的旧军大衣,郑重其事地放在了刘思齐的手上,嘱咐道:

“这可是个好东西,晚上你可以压在被子上御寒,白天还可以给岸英穿。一物两用。”

这一幕也逗得众人欢笑不已,刘思齐接过军大衣郑重地道谢,毛主席十分满意。

而送穿过的军大衣并不是因为毛主席不舍得花钱,这背后的深意,聪慧的刘思齐当然明白。

身为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希望大家都能勤俭节约,身为一个父亲,也并不喜欢儿子与儿媳妇过奢华的生活。

毛岸英与刘思齐都是十分善解人意的,对于毛泽东的做法也十分感动。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份别样珍贵的礼物。

毛岸英奔赴朝鲜,天人永隔

婚后,二人聚少离多,毛岸英工作繁忙,而刘思齐又继续上学。虽然不常见面,但此时的二人都对未来充满期待,共同畅想着以后的美好生活。

直到有一天,朝鲜传来的一声枪响,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朝鲜战争爆发了,说白了就是现在朝鲜与韩国的战斗,一开始,朝鲜把韩国打得节节败退。

后来,在国际上最为著名的“大流氓”美国,在以其为首的联盟组织配合下,对韩国进行军事援助。

他当然不是为了进行什么人道主义援助,不过是为了自身利益,巩固霸主地位的做法。

韩国在美国的帮助下,反攻朝鲜,朝鲜向中国请求援助,在高层商议以后决定出兵,发动抗美援朝战争!

此时的毛岸英正在父亲的“锻炼”下,担任北平机械厂的书记。得知战争爆发,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的他,毅然请命,赶赴朝鲜。

这个请求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就像毛岸英理解父亲对他的所作所为,毛主席也理解他儿子的所为。

他虽然提出支持,但这件事在当时,是彭德怀元帅才能拍定的事。

就这样,毛岸英又去找了彭德怀元帅,结果遭到了彭德华元帅的严厉拒绝。无奈之下的毛岸英,又再次回去请命毛主席。

最后毛主席又设立家宴请彭元帅吃饭,无奈之下彭元帅也只能答应毛岸英的请求。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做一名翻译官,但必须隐藏身份。

毛岸英得知十分高兴,不巧的是,在前一段时间,刘思齐因病住院了。于是要赶往朝鲜的前一夜,毛岸英来到了医院,看望刘思齐。

他坐在病床上给刘思齐削着苹果,刘思齐看着毛岸英一脸心事便问道:“你可是有什么事。”

毛岸英犹豫了一会说:“我要出一个远门,那里条件不便,通信什么的也不方便。”

刘思齐有些疑问,但还是十分理解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毛岸英回答道:“还不清楚,也许几个月,方便时我会给你写信。”

刘思齐接过毛岸英递来的苹果,两人相视一笑,可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二人最后一次见面。

毛岸英看望完刘思齐已经是黑夜了,他又来到了岳母家里,陪岳母聊聊天,岳母张文秋在毛岸英临走前送了他一块手表。

张文秋也没有想到,这块手表,竟然成了辨认毛岸英尸体的重要信物。

毛岸英最后来到了父亲毛主席身边,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谈心,毛泽东也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次与儿子说话了。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了朝鲜战争中,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毛主席伤心不已。

但此时的他顾不得自己伤心,而是要将这个消息隐瞒下来。

此后的两年时间中,刘思齐多次前往中南海,一是看望爸爸毛主席,而是询问丈夫毛岸英的消息。但主席总是强忍悲痛,没有说出这件事。

直到后来,这个消息再也瞒不住了,他才将毛岸英牺牲这件事告知刘思齐。

得知消息后,刘思齐伤心不已,几次三番表现出想要与丈夫同去的想法。

直到这一天,刘思齐才意识到自己再也见不到毛岸英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曾经那么幸福美满,却以这种遗憾的方式结尾。

此后多年的时光中,刘思齐都在怀念着这个为国牺牲的丈夫。

后来,她更是几次前往朝鲜,看看那片丈夫为之付出生命的土地,抚摸丈夫的墓碑。

毛主席知道刘思齐对于儿子的爱与怀念,非常理解她。可那时的刘思齐仅仅二十多岁,还有大好的年华。

因此,他便经常给刘思齐写信,称呼她为“女儿”,希望她早日走出伤痛,另觅良人。

毛主席对于刘思齐是多么关心,这种“催婚”的信件写了不知多少,只希望这个儿媳能够重新拥有更好的生活。

刘思齐还没出生时就失去了父亲,青年时期失去了丈夫,她是不幸的。但同时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失去丈夫后,有父亲一般的毛主席陪伴着她、安慰着她,鼓励她开启新生活。

在毛岸英牺牲12年之后,刘思齐才又重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改名刘松林,嫁给了空军学院的教员杨茂之,开始了新的生活。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高兴不已,他亲手抄了一首诗送给刘思齐,还给了她一些钱作为嫁妆。

但即使再婚,刘思齐也从没放下对于毛岸英的思念,她与杨茂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杨小英,以表示对毛岸英的怀念。

直到2022年1月7日,92岁的刘思齐在北京去世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李敏和李讷悲痛不已,可她们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自己亲赴现场了。

于是毛家人派出四个孩子,代替她们前来祭奠刘思齐,分别是毛岸青之子毛新宇,李讷之子王效之,李敏之子孔继宁和女儿孔冬梅。

1月7日那天,这位曾经有过深刻爱情,一直不曾忘记毛岸英的刘思齐,以另一种方式,再次与毛岸英团聚了。

虽然刘思齐与毛岸英仅仅有一年的婚姻,可这一年,对于刘思齐来说就是一生。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她从来没有忘记过毛岸英。

他们之间纯真的感情让我们为之感动,可这背后,又显示出毛岸英的担当。

身为主席之子,他完全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可他却坚持去往前线,最终为国牺牲。

在战争年代,有许多像毛岸英一样的人,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行为怎能不让人敬佩。

读了毛主席父子与刘思齐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