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锅,鼎为啥叫鼎了呢?因为它是有史以来最牛的多功能锅_项羽_祭祀_刑具

问个问题?现在市场上有多少种锅?估计能说全的人,不多。

上网查了一下,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有压力锅、煎锅、炒锅、汤锅、蒸锅、奶锅、电饭锅、砂锅、火锅、印锅、耳锅、平锅、油锅、煎饼锅、多功能锅等等等等,每种锅又按材质分不锈钢、玻璃、铸铁、不沾材料等等吧。而且现在的锅不仅琳琅满目,还都非常的漂亮,让人爱不释手。

但所有这些锅,和古代中国第一锅相比,简直都弱爆了。

古代中国第一锅,不仅是最强大的多功能锅,兼具煎炒烹炸、炖煮焖卤、腌酱烤蒸所有功能,还一锅多用,可以充当盘碗瓢盆,乃至拷打、处决犯人的刑具,把一口锅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古代第一锅,就是鼎。

鼎之所以在古代承担了煎炒烹炸、炖煮焖卤、腌酱烤蒸所有功能,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古代中国的炊具只有鼎。

因为古代人制作盘子碗啥的不容易,所有鼎还被人当盛器,也就是盘子碗来使用。吃饭的时候,围着鼎,想吃啥捞啥。

这样的习惯,现在还有。

比如东北的铁锅炖、福建的围炉,就和古代人用鼎吃饭差不多。

展开全文

还有火锅,不知道是不是从围着鼎吃饭,演化出来的,如果是,那么火锅的历史还要延伸几千年。

把鼎当盛器的最重要时刻,就是祭祀。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战争。

祭天、祭地、祭祖先,封禅大典、重大活动,都是祭祀的范畴。

古代中国祭祀的时候,最重要的贡品就是好吃的。

用啥盛好吃的呢?鼎是其中之一。

一个是方便,把肉煮熟了直接抬上去,不用倒腾了;第二个,鼎厚实,保温效果好,祭祀完大家还能吃热乎的。

其他的青铜礼器,也基本上和吃都有关系。如盛饭的簋、饮酒的爵、盛的酒尊壶、盥洗用盘、匜等等。当然也有其他的青铜器,比如乐器(如钟、铙)和杂器(罐、箕形器、方形器)。

因为在祭祀的时候,鼎的个头最大,里边装得最好吃,也是最重要的肉,所以鼎也成了祭祀时的第一礼器。

再加上鼎铸造不易,能用鼎的都是君王贵族,一般人家用不起,所以人们给鼎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成了权力的象征。

按照周朝的礼仪制度,天子用鼎九个,诸侯用鼎七个,卿大夫用鼎五个,士用鼎三个。

可能有人说了,鼎可以当盛器,可以理解,但你说它能当水瓢,不是胡说八道吗?

鼎最大的特点就是个头大,分量重。比如司母戊大方鼎,一米多高,八百多公斤。还有形容一个人力气大,都用力能扛鼎来形容。项羽和秦武王因为力能举鼎,被称为古代中国的举重冠军。那么重的鼎,谁能当水舀子使呢?

这是对鼎的误读。

鼎不仅有大的,也有小不点。

西周嬴霝德鼎,通高10.5cm,宽8.3cm,重0.36kg。还有迄今出土最小的鼎,是现藏于凤翔博物馆的八首带盖小鼎,大小不超过10公分,重不足5斤。

这么轻,这么小的鼎,用来舀水有啥不行的呢?

所以,司马迁说项羽力能扛鼎,未必就说明项羽力气大。谁知道项羽抗的是哪个鼎,如果是嬴霝德鼎,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做得到。

鼎的下一个功能,是刑具。

关于鼎当刑具来用,有两个词,一个是鼎镬刀锯,另一个是“鼎烹”,将人当作肉,投在鼎里煮了,或者用滚油炸死。

鼎镬刀锯是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代表最残酷的刑罚。

据说商朝鼎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用来烹煮战俘,以他们的肉身向众神献祭。汤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暴戾的民族之一,保持着猎人的杀戮天性。他们把狞厉面容浇铸在铜鼎上,以“饕餮”的名义,向尘世发出嗜血的残暴呐喊。

这种祭器与刑具相兼的特征,一直延续到了周朝末年。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子产将法律条文铸于鼎上,引发轩然大波,23年后,晋国的赵鞅和荀寅也把刑法铸刻在鼎壁上。想不到吧,作为一口大锅的鼎,与酷刑的关系,竟是如此的亲密无间。

而人们把法律条文铸在鼎身上,还赋予了鼎另一个功能,告示牌。

鼎的最后一个作用,是运动器材。

项羽和秦武王都把鼎当杠铃来用,成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举重运动员。但那个时候举重比赛不仅没有金牌可以拿,也没有奖金可以领,还容易发生生命危险。秦武王就是因为举鼎,结果给砸死了。

现在知道同样是锅,鼎为啥叫鼎了吧?因为它是最牛的多功能锅。

请大家关注、转发、点赞,您动动手指头,全当锻炼身体了。但您的支持,对我真的很重要!万分感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