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美国建厂失败:深层原因,折射出美国制造业太强了!_美国_建厂_制造业

富士康美国建厂失败:深层原因,折射出美国制造业太强了!

当初郭台铭信心满满,斥资100亿美元,夸下海口给美国带来1.3万个就业岗位!

老特也是赞誉有加,亲自会见郭台铭,出席开工仪式,并大肆炫耀!

然而,现实很骨感,郭台铭发现老美土地建厂,和在祖国大陆建厂,那真是天渊之别。

在大陆建厂,一路绿灯,全力配合;老美的地方,阻力重重!

当然,这个项目也是很搞笑,不是什么高科技的项目,而是电视液晶面板的生产线。

当初郭台铭赴美国真是风光,现在发现跳入大坑!

因为建厂项目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承诺的岗位没有达到,人家也不给富士康补贴。

现在是陷入僵局,为其提供就业岗位1.3成了笑话。

郭台铭很受伤,老特很生气。

那么,导致这个项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表面上看似乎是这个原因,人工成本太高。每个工人每年需要开工资在35万到40万人民币,这个高出我们的工人工资几倍了。

当然,也有这个原因,美国中西部的产业链很不完备,熟练工人更是有钱难找。

笔者认为,郭台铭建厂失败,是富士康对低端制造人才的需求与美国制造业处于高级阶段现状严重不匹配所导致的。

也就是说,目前的老美,低端制造业人员非常匮乏。

年轻人是没有人愿意去干这样的“粗活”,制造业需要的熟练工人,已经出现严重断层!

曹德旺也谈及这一点,他的福耀玻璃美国建厂,之所以成功,就是让自己的企业里的华人团队参与全过程,有应对老美当地工人不足的替代方案。

展开全文

实际上,美国制造业的嬗变很早就发生了,重心从熟练工人制造的模式转向了高科技技术输出的模式!

芯片卡脖子,我们很痛。

当然,医疗、航空发动机技术、军事技术等更是遥遥领先!

富士康的错误是把相对低端的产业搬到了制造业最高端的地方,水土不服是一种必然。

苹果库克早就感叹,苹果笔记本上的一颗螺丝,美国找一个月都找不到生产的厂家,但是在中国,只要发出这个信息,会有多个厂家一天内给你寄出与之一样的产品。

过去,我们对此引起为荣,现在看来,我们实际比较落后,还需要下力气升级自己的制造业模式。

笔者认为,郭台铭建厂失败,不能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就不行了,恰恰说明老美的强大,更是启发我们加快制造业的升级。

我们如果有一天变成输出高级制造技术的国家,那就是真正的强大!

富士康美国建厂失败:深层原因,折射出美国制造业太强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