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还“飙”得起来吗?_娃哈哈_营养_亿元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记者 文馨】娃哈哈,作为食品行业耳熟能详的品牌之一,产品众多。

“娃哈哈营养快线,7种乳酸菌发酵,早上喝一瓶,爽口健康一上午。”

“咖位。鲜萃拿铁咖啡饮料,生椰拿铁咖啡饮料,给你带来浓浓可可香。”

“康有利、果蔬牛乳饮品,一瓶混合6种果蔬,低糖低脂肪,营养轻负担。”

“娃哈哈,电解质饮品,清新解渴,低糖低卡,补水更添新活力。”

“晶晴,助你一扫眉宇阴霾,“四大护眼因子,缓解视疲劳。”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为你调节免疫力,改善胃肠道,促进消化!胃口棒才能身体好,健康生活,从重视营养开始。”

说起娃哈哈,不得不提其灵魂创始人宗庆后,以及其一步步创下的大单品。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针对解决大部分孩子不爱吃饭的问题,但这也恰好打中了许多家长的痛点。发现了这片商业蓝海后,成功推出一款儿童营养液,这是一种以桂圆肉、红枣、山楂、莲子等天然食品为原料提炼精制而成的口服液,为了更易于小孩子接受,便起名为“娃哈哈”。自娃哈哈营养液上市后便迅速火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只用了短短三年便攻破亿元的销售大关,为娃哈哈公司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

同期,另一个传奇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也在悄然萌发。1996年,宗庆后瞄上了当时已于市面上畅销的乐百氏AD钙奶与乐百氏果奶,其酸甜的口味与有助儿童保健的概念,同时受到孩子与家长的青睐。凭借着之前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积攒下的消费口碑与忠实用户,AD钙奶一经推出也是出道即巅峰,仅用一年时间便生产10.7亿瓶,创产值6.85亿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意饮用水的质量,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使人们开始购买更清洁的水产品。此时,饮料市场已经开始慢慢兴起矿泉水这个品类,但是由于区域性水源繁多,情况各异,再加上有的厂家工艺不规范,导致国内矿泉水市场良莠不齐。此时,娃哈哈在全国开始推出了纯净水产品,并且逐渐形成规模,成为中国水饮料市场早期的一个知名品牌。

展开全文

时间到了2005年,小洋人妙恋乳酸菌饮料突然走红,几乎在大街小巷都可以买到这款产品。娃哈哈嗅到商机,随即推出对标新品“营养快线”,官方介绍这是一款根据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设计的牛奶果昔饮品。果不其然,营养快线刚推出一年,就达到了年销量破200亿的天文数字。在中国饮料娃哈哈400多亿的销售额中,营养快线占据了1/4之多。

凭借这些大单品轮番发力,娃哈哈在2010年营收首次突破500亿元,也伴随宗庆后在2012年登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一同达到了巅峰。

但此时宗庆后怎么也想不到,娃哈哈已经走到了最高点,往后就开始下坡了。

最先的导火线是由营养快线被质疑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根据官方统计,营养快线在2014年遭受的食安谣言共传播了1.7亿次,其销售额也从4亿箱跳楼式下跌到1.5亿箱,损失相当于200亿元。

娃哈哈走下坡路的第二个原因还有宗庆后多次投资失败。2012年底,娃哈哈投资50亿元进军商业地产。事实上,娃哈哈的多元化经营早已开始,从奶牛养殖,到试水文化创意产业,再到零售业,娃哈哈均有涉足,但大多都不见起色。

而娃哈哈近年来失败的第三点,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没有捕捉到消费品市场的新风口电商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经济与互联网金融逐渐入侵现实生活,跟不上新零售、新渠道的娃哈哈逐渐迷失,原本的线下联销体模式变得不吃香,消费市场只能不断下沉至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加上饮料赛道入局者加速涌现,娃哈哈的产品创新愈发跟不上年轻消费者的喜好。“过时”、“落后”、“老土”一度成为娃哈哈身上摘不下的标签。

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娃哈哈,从最早打响名声的“儿童营养液”就是对标广州太阳神,而AD钙奶的灵感则来自于乐百氏钙奶,爆款单品营养快线也是在跟随小洋人的步伐。似乎,娃哈哈在入局新赛道的脚步总是慢了半拍。归根结底,这还是源自于娃哈哈自身品牌创新力不足。既有的产品原地踏步,跟不上消费发展,无法延续优势;跟风推出的新品又缺乏差异性,再加上同类新品不断涌现,自然就会慢慢被淘汰。如今的消费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针对不同功效、不同人群的赛道都不乏各种品牌激烈竞争,且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对于娃哈哈目前的发展,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记者采访时也同样表示:“其实娃哈哈本身创新能力有限,可以看到,这么多年以来,娃哈哈产品的路线,基本上是模仿、追随为主,自身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差的。所以来说,娃哈哈已经没有太多的爆款可言。目前整个商业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娃哈哈的体系已经不能够去匹配整个新零售的需求,也跟不上整个消费升级的节奏。整体来看,这也是娃哈哈这么多年来持续低迷的一个很核心的原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