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为摆脱重罚反咬303人,横扫整个茂名官场。_大队长_公社_高州

第一节:小学老师

1972年,广东高州县顿梭公社,罗荫国的母亲罗母在自家院子的整理菜地,这时候政策已经放宽了,自家院子里可以种点菜养只鸡改善生活,不会再被乱扣帽子。

罗母抬头见大队队长站在自家院门前,立刻就放下手中的活计,迎来出来。

“队长,您咋过来了?快请进。”罗母见大队长来自己家,有些诧异。

心里暗自嘀咕:“难道自家得罪了大队长,也没有啊,家里这几口劳动力每天上工都挺准时,也没偷懒耍滑啊。”

“老罗家的,我就不进去了,小罗同志在家吗?我找小罗同志有点事。”大队长回了一句。

寡妇门前是非多,为避免闲言碎语,大队长没有跟罗母进院,他就站在院门外对罗母说。

“队长,找荫国啊,他去镇上了,等他回来,我让他去找您。”罗母见大队长没有要进院子的意思,明白他的顾忌,也没有再请。

“好,那你继续忙吧。”大队长点了点头,听罗荫国没在,转身就离开了。

“荫国难道没给大队长请假,偷偷跑镇上去的?”罗母看着大队长离开的身影自言自语道。

也难怪罗母多想,公社大队长平时就板着一张脸,非常严苛。作为公社的“一把手”,自家亲戚犯了错,都丝毫不留面子,该批斗批斗,可以说铁面无私。

公社里的人都害怕大队长,就连村东头的泼皮无赖王三,村里人见他打怵,尽量躲着走,就怕被缠上。但他看见大队长就像老鼠看见猫似的,害怕的不行,生怕触了大队长的霉头,吃不了兜着走。

好在大队长这个人虽然非常严苛,但为人正派、公正,平时就没少照顾自家这几个孤儿寡母。

展开全文

傍晚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罗荫国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罗母见儿子如此模样,她知道怕是儿子这次工作还没着落。

自家孩子高中毕业,按说以他的成绩,考上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毕竟每次自己挑着粮食,柴火,去三十里地的镇上给儿子送伙食费。

老师见到她,总是夸奖自家孩子如何如何聪明,学习如何如何厉害,说指定是大学生的好苗子,将来肯定是吃公粮的人。

可天不遂人愿,现在高考停了,上不了大学。孩子高中毕业都半年多了,到现在工作没有着落。

自家就是一个贫下中农的家庭,没有关系、没有门路帮不上什么忙,全靠儿子自己去闯。每次看儿子高兴的出去,失魂落魄的回来,作为母亲她都特别的心疼。

“儿,你罗叔叫你回来去找他,你是不是没请假就偷跑出去了?”罗母担心的问道。

“罗叔?那个罗叔?”罗荫国心不在焉地说。

“你这孩子,是不是上学上傻了?还那个罗叔?就公社罗大队长。”母亲看罗荫国没精打采的样子,没好气的说。

“噢,大队长啊,平时叫惯了,都忘记他姓罗了。”罗荫国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行了,抓紧去,一会天都黑了,别让人等,好好说,人平时没少照顾咱家。”罗母千叮万嘱,就怕罗荫国不通人情世故得罪了大队长。

全家人可都是在大队长手底下生活,不小心惹他不高兴了,随便找个理由,安排一个掏大粪的活计就够折磨人的。

大队长家的堂屋内,大队长坐在上首,罗荫国坐在下首。

大队长看着在自己面前有些拘谨的罗荫国,板着的脸好不容易扯动几下笑了笑,又感觉不自然,怕吓到小同志,板了回去。

“小罗同志,你毕业这么长时间了,工作找的怎么样?”

“还没找到”罗荫国垂头丧气地摇了摇头。

“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没?”

罗荫国沉默了,没有回答。

“既然这样,小罗同志,那你听我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你在咱们公社,也算高级知识分子,这么一直下去,学算是白上了,那就是浪费国家人才。”

“咱们这里的呢,正好也缺老师,也是公粮,要不你去试试?”大队长斟酌了一下说。

罗荫国听大队长说,让自己当小学老师,心里权衡一下,这些日子为了找工作见惯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比起天天下地干活、挣工分,小学老师却是个不错的选择,为国家培养人才做贡献,也不算埋没自己,况且还是职工户口,吃公粮。

罗荫国略带犹豫不确定地说:

“大队长,当老师,我能行吗?”

“咋就不行,你可是咱们公社学历最高的人,当老师都埋没你了,要不是看你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我都不好意思同你说。”大队长信誓旦旦宽慰罗荫国。

“那行,大队长,我愿意去。”罗荫国下定决心回答道。

“这才对吗?年轻人就应该有志气,明天我领你去找校长办手续。”大队长拍了拍罗荫国肩膀。

“儿,大队长找你啥事?”罗荫年刚回到家,罗母就急匆匆地问

“没啥事,就是大队长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

“啥工作?”罗母好奇地问

“小学老师。”罗荫国回答道

“这还叫没啥事?小学老师啊,小学老师好,这下你的工作有着落了。”罗母高兴地说。

“你等着。”

听说儿子明天就和大队长去学校办理手续,罗母回到自己的房间,就墙角抠索了半天,从一个砖缝中取出来一个叠的四四方方的旧手绢。

手绢展开后,原来里面裹着零零碎碎的钱。罗母从里面拿出了几块钱,叠好后转身就要把手绢放回原位,却又停了下来,重新打开,咬了咬牙的又从里面取出一张最大的票子,这才把手绢叠好放回原位。

“儿,这个你拿着。”从房间出来后,罗母将手里的钱递给了罗荫国

“阿妈,我手里还有呢,”罗荫国拒绝道。

“这不是给你的,明儿你得请大队长好好吃一顿,感谢人家。”罗母直接说。

罗荫国这才接过母亲手里的钱,心里暗暗发誓今后一定好好工作多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第二节:升迁之路

1972年7月罗荫国成为高州县顿梭公社车埠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罗荫国的无奈之下却选了一条对的道路,在任小学老师两年后,他成为荷塘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从政之路就此开启了。随后在1975年7月罗荫国升迁为高州县顿梭公社办公室资料员,从高州县顿梭公社办公室资料员到公社党委副书记再到革委会副主任,罗荫国用了四年时间;1979年罗荫国荣升为高州县根子公社党委常委、团委书记。

1980.06-1982.09, 高州县环城公社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1984.07-1987.03, 高州县对外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1987.03-1990.04, 高州县副县长、高州县委副书记;

1990.04-1993.08, 高州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3.08-1994.04, 高州市委书记、市长;

1994.04-1998.06, 高州市委书记;

1998年罗荫国迎来了政坛得重大转折,他调任为茂名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从此罗荫国在茂名市深深地扎下了根,步步高升,2007年11月份终于被任命为茂名市委书记、茂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成为了茂名市实实在在的“一把手”。

第三节:被捕

“书记,明天的行程是去大院开会。”秘书拿着手里的小本子,看了看,对罗荫国汇报说。

罗荫国点了点头,

“明天直接到家里接我。”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秘书知趣的说:

“书记,那没事我出去了。”

秘书见罗荫国没有说话,合上本子转身走了出去,随手把门紧紧的带上。

说起带门这个事情,秘书是吃过亏的,自己刚刚成为随行秘书的时候,小心翼翼就怕做错事情被骂,甚至被开,多方打听了书记的喜好,书记爱喝什么茶,喝水水温是多少,甚至各种小癖好都通过小道消息打听清楚,但难免会有疏忽的地方。第一次汇报情况的时候,出门顺手把门带上了,被狠狠的骂了一顿,这才清楚,书记带上门是有讲究的,只要他让你出去的时候摆了摆手,意思是不用带上门,如果他没有摆手,那就是一定要紧紧的带上门。

“宝贝儿,今天不能陪你了,明天有工作要忙?”罗荫国,见秘书把门紧紧的带上,这才接起电话。

“不嘛,人家想死你了,你都好长时间没来看人家了啦。你是不是不爱人家了?”电话那边传来一个嗲声嗲气的女子的声音。

“净瞎说,我咋不爱你了,乖啊,自己去逛逛商场,买买包。”罗荫国小声地哄道

“又用包打发人家,人家好气噢,那人家非得买个限量款。”电话那面的女子娇气地说

“好,好,买啥都行,20万够不够?”罗荫国张口就是二十万要给电话那面的女人。

“这还差不多,那老公,记得想我噢。”电话那头的女人听到罗荫国说给她二十万买包,这才挂断了电话,没有继续纠缠他。

罗荫国松了口气,自己和妻子可是约法三章,她虽然不管自己在外面干什么,但是每个月必须要有几天回家里睡,今天正好是回家里睡得日子。

第二天早上,秘书和司机早早的来到罗荫国的家,等罗荫国上车后,坐在副驾驶的秘书,从随声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转身递给罗荫国,说:

“书记,今天开会的内容是讨论紫金矿业溃坝案的处理问题,这是拟好的演讲稿,您过目一下。”

罗荫国接过稿子,顺手翻了翻,点了点头后将稿子递了过去。

“这是过了。”秘书暗自松了口气,这个稿子改了不下七八会了,书记一直不满意,今天在不过,自己真的就要下岗了,好在有惊无险。

2个小时后,车子刚刚开进大院,却被人拦了下来,秘书一看对方身上挂着的证件,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罗书记,请进下来一下。”拦车的人对罗荫国说。

罗荫国握了握拳,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面色平静地下了车。

“这边请”拦车的人还算客气,用了个请字,护着罗荫国上了不远处的另外一辆车。

秘书见此知道这是要变天了,深深的叹了口气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2013年7月初,广东省中山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罗荫国价值5000余万元人民币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应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受贿2000余万元人民币,应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受贿罪,两罪并罚,应被判处死缓。因其不上诉,该判决已生效。罗荫国的妻子邹继芳也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笔者有话说

据公开报道,罗荫国落网后为争取从轻判罚,供出了多名官员,涉及省管干部24人、县处级干部218人,及其他涉案人员61人,总涉案人数高达303人。可以说是迁出萝卜带出泥,横扫整个茂名市官场。不但他如此,他还和多位女性有染,其中包括若干女公务员。明面上给自己立一个正直清廉的人设,背地里做的却全是肮脏的勾当。人一旦误入歧途,无论在怎么伪装自己,都会有露出破绽的一天。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无论隐藏的多深都难逃监察的法眼,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