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起而行之】“一定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柏桥村青年用奋斗酿造更加甜美的日子_荔枝_茂名_乡村

开栏语

四月的茂名春意正酣。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群山环抱、荔林葱郁。4月11日,广东之行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柏桥村。这是总书记今年国内考察的第一个村,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在广东考察的第三个村。

此前报道→习近平在茂名市考察调研

柏桥村有着2000余年荔枝种植历史

村内的贡园

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

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

享有“荔枝博物馆”的美誉

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在乡村振兴大潮下,无论是“新农人”还是种植户的队伍里,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青年勇于有梦、敢于追梦的身影。他们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模式、新动能,用奋斗酿造出更加甜美的日子。

展开全文

高州市根子镇贡园。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2022年5月,茂名电商主播在电商直播节上开播带货,为当地荔枝开拓销路。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昊 摄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何清:

以奋斗的青春力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几年,外出青年选择逆流而上,回到柏桥村,扎根乡土,服务乡村,凭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发展之路。何清便是柏桥村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代表之一。

九年前,何清放弃了广州一家国企的工作,辞职回到家乡,一心扑在返乡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何清告诉记者,返乡创业初期,他遭到家里人的极力反对。

“那时候年轻,有冲劲,虽然有压力,但问题不大。”何清一心惦记的,只有家乡产业发展。2014年回到家乡他从做物流起步,2015年开始不断摸索电商销售荔枝,帮助家乡的种植户搭建销售渠道。创业后的第一个年头,他通过互联网农产品交易平台,帮助家乡农户销售超过了5万斤的荔枝。此后,村里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家人也逐渐认可和支持他返乡创业。

2018年,何清注册的“荔枝哥哥水果工作室”和柏桥村精准扶贫户签订购销合同,优先收购贫困户的荔枝,“牵线搭桥”为他们拓宽了荔枝销路。“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经销团队,主要是为本地农户解决包装、设计以及物流运输,上游对接收购商,下游则是对接农户,帮助农户把优质的产品卖个好价钱。”何清介绍,近几年来,其团队通过微店、社区团购等多种电商渠道销售方式,销售规模几乎每年翻倍增长。

为了更好地助力柏桥的乡村振兴,2018年,何清努力通过高州市统一招考,成为柏桥村委会的后备村干部;2021年,当选柏桥村“两委”干部;2020年,荣获高州市优秀共产党员。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沃土。产业发展对我而言,既是对家乡情感的寄托,也是十分热爱并且将一直坚持的事业。”提起自己“新农人”的身份,何清充满自豪。提起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深切感受到总书记真挚深厚、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他更是深受鼓舞,浑身充满干劲。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一名新时代‘新农人’,我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讲好荔枝故事,卖好荔枝产品,不断学习新知识,争当电商‘达人’,以奋斗的青春力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下一步,何清计划多开发新产品,增加销售品种,延长销售时间,帮助当地农户将特色农产品找到更好的销路,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子承父业的种植户何国礼:

一步一个脚印铺就耕耘致富路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柏桥村,除了像何清这样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不少当地青年接过老一辈农民的班,子承父业,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谈到承接家族产业,果农何国礼直言不讳。过去他每当回家时,看到父辈们辛辛苦苦种的荔枝、龙眼这些农产品,卖的价格不高,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心里总觉得特别难受。“作为这片山水养育的孩子,我觉得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家乡的农产品种植好。”何国礼说道。什么时候该施肥、枝叶该如何修剪、什么时候可以采摘……正是十几年来的坚守,他逐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好品质赢得了好口碑,也收获了更多订单,并亲眼见证了柏桥村产业发展的喜人变化。

过去提篮上街卖,而今手机网上销。电子商务和网播直销,正改变着柏桥村农产品的销售方式、经营模式。郁郁葱葱的荔枝树下,种植户何国礼高兴地说,如今路通了,销售渠道畅了,品质也提高了,我们果农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乡村振兴带动农村发展更快更好,我们农民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就像荔枝那么红,发展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回忆起总书记到柏桥考察,何国礼仍心潮澎湃。他说,“总书记心系老百姓,肯定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我更要好好干,把荔枝树种植好,日子就会越来越甜。”何国礼相信,“要有自己的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跟着村委会的步伐共同走上勤劳致富之路,用奋斗酿造生活的‘甘甜’,把种植事业做好,不负青春,奋斗在乡村,我认为就实现了新时代新青年的价值。”

火红的荔枝,带动了产业振兴,为柏桥村村民带来了好日子。如今,柏桥村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打通荔枝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鲜果加工、电商带货、乡村旅游等各类产业蓬勃发展,助“荔”小村庄走上特色产业致富幸福路。2022年,柏桥村村民人均收入约5.1万元。茂名荔枝更是发展成为了百亿级产业。

柏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郁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柏桥村党总支围绕“强组织、搭平台、聚人才、兴产业”的目标,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荔农致富在产业链上,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支部的带领下,在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大家的热情和干劲也越来越足。”

种植户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抱团发展”,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打通了乡村“土特产”进程的“最后一公里”,让特色产业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

“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在总书记殷殷寄望下,何郁表示,未来柏桥的产业发展,将通过合作社改进发展模式,提质升级,带动村民转变思路谋发展,吸引更多有抱负、有能力的青年力量汇聚到农村,施展才华,落实“先富带动后富,同奔致富路”,增强大家走乡村振兴道路的信心。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农村已然成为干事创业的火热天地、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柏桥这群有故事的青年“新农人”、种植户,找准位置、不负时代,成为带领农民、发展农村、托起农业的“主力军”,既实现了自我,带动了乡亲,更谱写了希望,让家乡的田野焕发新生机。

更多新闻

公示!“2022年度茂名企业100强”名单来了→

新华社特写:荔枝树下话振兴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海菲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 林奕余 黄信涛 岑稳

开栏语/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温国

制图/钟镇聪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温国

来源:茂名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