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想当官,得通过几道关?_乡试_会试_科举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少成名,18岁就当上了秀才。但即便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蒲松龄却考了一辈子,也没能当上官,这是为何?古代的科举制度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读书人要想入仕,得通过哪一级的考试才有机会呢?

蒲松龄是清朝的文学家,世人称他为聊斋先生,这和他写过的一本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有关。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属于“高开低走”。18岁那年,蒲松龄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

高开的起点,给了他颇大的信心。很快,蒲松龄便准备起乡试,但失败了,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考砸了。当自信心一点点被吞噬,蒲松龄的心态垮了。于是,他索性跑回老家教书。怀才不遇的他很是愤懑,便拿起笔,开始著书立说。

就这样一篇篇离奇怪异的故事,从他笔下诞生,积少成多,蒲松龄就有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志异》以志怪传奇故事为表象,实际书写人间百态,反映现实社会问题。从他的文章中,能看出当时世道的黑暗,百姓申冤难,甚至讽刺科举考场黑暗等等。

蒲松龄想当官,而秀才并没有当官的资格。他必须通过乡试,考中举人才行。然而,他的入仕之路偏偏卡在了乡试,中秀才之后的四十多年里,蒲松龄一直报考乡试,但就是考不中。蒲松龄很不甘心,却也无能为力,科举制度就是这么回事。

展开全文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普通读书人进入官场的一条路。科举制度是需要一级一级往上考的,不能跳着考。也就是说,低一级的考试没有通过,是不能参加下一级的考试的。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从低往高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通过院试的人,被称为秀才,也有了参加后面乡试的资格,但秀才不能当官,只不过在民间有很大的名气。而通过乡试名额的人,就算中举了,同时也拥有了参加会试的机会。举人能当官,但只是普通官员。

通过会试的人,则成为贡士,也就是“准进士”。贡士通过接下来由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就成为进士了。一般来说,通过会试的人,基本都会通过后面的殿试。因而,有时候笼统点的观念会认为,通过会试就是进士了。进士不仅可以入朝当官,走进官场的核心圈。这个会试,在影视剧中常出现,书生进京赶考的戏码,指的就是去京城参加会试。文/历史当下。

对蒲松龄而言,他通过院试,中了秀才,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但乡试这一关,他却一直过不了,自然也就当不了官,更没有参加后面会试和殿试的资格。假如你是蒲松龄,你会像他一样,一直考下去吗?欢迎评论区告诉我。我是历史当下,用大白话,讲有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喜欢历史就关注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