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伙7年连续6次高考,只为当官替父报仇,后来怎样了?_父亲_高考_没钱

与其他高考钉子户相比,王富是钉子户中的战斗机。

从1999年开始,王富花了7年的时间,不断参加高考,上了大学又退学,又重新高考。

他不为别的,只为了考个好大学,当上大官,给父亲报仇。

1981年,王富出生在四川资阳市一个农民家庭。

他一出生就被社会狠狠地上了一课,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人有钱的时候,钱不值钱,人没钱的时候,人不值钱。

很不幸,他属于后者。

王富的父亲是镇上的裁缝,手艺特别好,但名声极其差。

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家都认为,裁缝是下九流的职业,根本上不了台面,于是村里人都瞧不起王富一家。

而且,当初父亲家兄弟多,没钱娶媳妇,母亲只好风风光光将丈夫娶进门。

上人家倒插门,父亲更矮人一截,大家更加看不起他,经常变着法子找他茬。

王富的大哥在县城打工,有一次他买了袋花生米,托熟人帮忙带回家,结果那人直接私吞了。

等不到花生米,父亲只好上门去问那个人,表达感谢,并愿意支付他一点辛苦费。

不知道是不是花生米吃多了,吃出了失忆的后遗症,他一口咬定没这回事,自己从没拿到花生米。

他恼羞成怒,狠狠地打了王富父亲两个耳光,打得老王鼻血直流。

展开全文

对方家里的靠山很硬,老王得罪不起,只好强忍着愤怒,灰溜溜回家。

见老王吃瘪,他反而得寸进尺、更加嚣张。

他招呼了一帮人,人手一把斧头闯进王家,把家里猪圈砸了个稀巴烂,给猪仔们放个假。

王富的奶奶扑通一声跪地求饶,求他们大人有大量,高抬贵手放过一家老小。

看见王富一家人低声下气,他们更来劲了,一把抡起斧头砸向了老太太,砸断了她四根骨头。

母亲见这阵仗,马上将两个儿子关进房子里,王富趴在窗边看着一片狼藉的屋子,听着奶奶的哀嚎,酸涩涌上心头。

由于对方上面有人,打人者被抓进去,在大牢里溜达了一圈就出来了,毫发未损。

王富的父亲不服,领着被砍伤的奶奶,一家人一起到县城讨个说法。

但他们背后没大佬撑腰,费再多口舌,流再多泪,就算证据确凿,人家也只当苍蝇嗡嗡响。

几次上门申诉,无一例外都没有结果。

由于没钱住宿,一家人只能沦落街头,把仅有的钱全押在讨公道上面,只盼有个公正的审判。

然而,他们还是太天真了,正义被金钱拦截在外,任他们如何呼救,就是等不到它。

大概只有六月飞雪才能知道他们有多冤,可惜那时四川没有下雪。

一拳打在棉花上,父亲深感屈辱,回村的路上带着一家人去拍了张照片。

照片中,一家人灰头土脸,集体穿着破棉袄,父亲背着锅灶,王富和哥哥戴着破帽子站在前面。

当快门按下的那瞬间,王富此后的人生就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每当看见那张照片,王富总能回忆起这段耻辱,他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为家人报仇雪恨。

当时,父亲没读过什么书,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了,只能踩踩缝纫机混口饭吃。

而他的同学们毕业后,大多当上了地方干部,跟同学们相比,父亲差了“亿”点点。

于是,父亲认定,读书就是王家唯一的出路,只有读书,当上大官,才能一雪前耻,洗去那段耻辱。

他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上,担心儿子们恨得不够深,父亲就会人工给儿子制造恨意。

带他们看电视剧、电影,而这些电视剧、电影的核心主旨只有一个,就是子报父仇。

父亲还用尽他毕生学识,亲手做了副对联,“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横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然后,他将对联裱起来,贴在家里的墙上,时刻提醒儿子们不能忘。

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富渐渐走火入魔,而父亲的最后一个举动,更是将王富的仇恨顶到头了。

为了让儿子有朝一日复仇成功,父亲很舍得给他们的未来铺路,砸锅卖铁将他们送去县城小学。

县城离家里足有30里路,父亲就给他们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方便他们来回折腾。

然而,到了县城,王富更是卑微到了尘埃。

城里的同学穿得光鲜亮丽,他整天裹着旧衣服,踩着一双破布鞋。

他没钱买袜子,就连冬天也只能披件单衣,瑟瑟发抖过冬。

有时候,实在没钱吃早餐,王富只能向权贵低头,帮同学们抄作业,换两毛钱买油馍垫肚子。

他活得很憋屈,但只要一想到,其他人只是来混日子的,而他来这里是背负着重大使命的,跟他们不是一个圈子的人。

王富自认为,虽然他经济上与他们没得比,但他可比他们高贵。

夏天天气闷热,王富累得打起瞌睡,但每次就快要与周公会面时,他都会不自觉想到复仇大业,就会猛地清醒过来,继续亢奋地学习。

结果,王富还没来得及将复仇大业提上日程,父亲先垮了。

父亲被查出患癌,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没钱住院,只能卧床在家耗日子。

临终前,父亲还是放心不下两个儿子,生怕他走后,儿子受人欺负,自己在天之灵无法安息。

于是,他吩咐儿子们提点水果,挨家挨户登门赔不是,求村里的人别跟他们这种小鱼小虾一般见识。

王富就想不通了,明明犯错的是那些人,凭什么要他们认错。

在父亲的病榻前,王富发誓一定要考个名牌大学,待日后当上大官了,再用铁腕给那群混蛋一点颜色瞧瞧。

王富憋着这股劲努力了很久,结果老天很扫兴,只赏了他一个重庆三峡工程学院。

跟他的目标西南政法大学,差了一个世纪,王富不甘心,但家里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母亲劝儿子去读。

听妈妈的话,不能让她受伤,王富进入了大学。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消失的恨意再次冒出了头。

2000年,镇上要修路,王富家正好处于拆迁范围,要想住进新房,他们得自己贴一笔钱。

可当时,由于给父亲治病,家里已经欠下一屁股债,身上再也榨不出几个钢镚。

最后,他们只能分得一间5平方米的屋子,而且没有窗户,就连厕所也没有。

母亲觉得他们欺人太甚,坚决不同意,但开发商也没在怕的,开着挖掘机就要拆了他们的家。

战火一触即发,双方干了一架,对方甚至口无遮拦,建议王富他们没钱的话,干脆去住冥房,不用花钱而且还凉快。

这一句话,无疑在王富内心的小火苗上,又浇了一桶汽油。

他明白了,即使再怎么忍气吞声,没钱没权就会被人欺负。

过去的事还没过去,他不能让当年的屈辱就这么算了,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王富决定退学复读,重新参加高考,结果老天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第二次高考,王富被华西医科大学录取,而且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

这跟他最初的梦想大相径庭,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他就不怕再来一次。

2001年,他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这次目标锁定中国人民大学,争取一炮击中红心。

结果,他又打偏了,他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

久攻不下,王富有些倦了,就在中国地质大学中场休息一会。

就在这时,他开始读《孙子兵法》,品王者人生,读完整个人仿佛得到了新生。

他犹如被开发出了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挥舞着刀剑,站在世界的心脏上,指点江山。

多谋多胜,少谋少胜,不谋就不胜,王富决定再战一次,而且这次上天给他指了条捷径。

他打听到,云南录取分数线比四川低了一大半,他决定转移阵地,去云南再拼一把。

当时,他哥也在复考军校,结果依旧不理想,受了刺激后,哥哥突然悟了,出家当了和尚。

王富骂哥哥窝囊,没有骨气,怎么可以把过去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不配做王家人。

“人生难得几回搏,况且老天给予我们已这么多,给了我那么多机会,我不奋斗,愧对人生”。

然而,云南复读学校学费太高了,王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一个收费便宜的学校。

学校刚敲定,王富又遇到了个难题,当时规定,退学学生在两年内不得重新参加高考。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王富用了个假名报考,还通过旁门左道,混到了一张假证件。

不枉他这么努力,这次他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王富狂喜,觉得官场正在向他敞开怀抱,等着他加入。

他甚至偷偷开始练习官腔,模仿官员们清嗓子、喝茶,就为了当官的那天。

可是,由于王富使用的是假名,办不了贷款,他只好全款付学费,付完学费一毛不剩。

为了充实钱包,王富开始铤而走险,打算开个班,教成都的学生如何钻空子到云南考试。

他印了三千份传单派发,还没开始做,事情就被捅破了,王富被记了大过。

努力了这么久,结果就换来个人生污点,王富不允许自己的计划出一丝差错,影响他的春秋大梦。

他又双叒叕退学了,再次光顾高考考场,结果这次连重点本科都没上。

为了蹭到云南高考的优势,王富决定再下云南,可当时已经不允许高考移民。

不过,王富已经是老油条了,自有办法破了这规矩。

王富私刻了11枚公章,再办了个假证,以“和军杰”的名字参加了第六次高考。

这次,他考上了厦门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王富马不停蹄先去跟父亲报喜。

他给父亲烧了大把纸钱,还专门写了一篇悼文告慰父亲。

父亲在底下钱够花了,可王富的学费还没有着落,为此他办了张假贫困证明,向媒体求助:

“希望有好心人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愿立下借条,工作后一定还。”

王富前前后后筹到了一万元,付学费绰绰有余。

结果,就在他满心期待去厦大的路上,他随身携带的公章让他露出了马脚。

王富被厦大取消了入学资格,在看守所蹲了28天,最后因为“非法使用假证印章”证据不足被取保候审。

回到老家,他发现母亲早已白了头,每个月就靠50元低保金生活。

痛定思痛后,王富重新振作起来,2006年,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七次高考。

只不过,这次他用的是真名,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他不想再重蹈覆辙,踏踏实实读完了大学,只求安稳的过一辈子。

毕业后,王富结婚生子,可能是加了爱情的润滑剂,王富脚底打滑,一滑就滑进了官场,当上了公务员。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王富放下了执念,反而离目标更近了。

人生的烦恼,多源于“执念”二字,少一份执念,多一点洒脱,烦恼很快烟消云散。

作家白落梅曾说过:

“做一个豁达的人,学会在水中栽月,在狭窄的天地间海阔天空,在乱世红尘里独自清凉。”

放过别人的同时,更是成全了自己。文/夕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