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付妈妈,我叫范三,我是来投奔你的。”范三的这声“妈妈”改变了他的后半生,也让他重新收获了母爱。
“儿子,妈妈不会让你继续流浪了,妈妈带着你立业、成家。”这是付妈妈给予范三的承诺。
图1
范三原名范连臣,辽宁人,多次因抢劫、偷窃等罪名入狱,人称东北“黑老大”。第5次出狱之后,范三想要金盘洗手,然而因多次入狱的经历,导致找工作十分困难。
被逼无奈之下,范三来到了付妈妈身旁,想要得到付妈妈的帮助。
付妈妈并没有让范三失望,并承诺帮助范三立业成家。付妈妈为什么如此肯定自己能够帮助一位多次入狱的“黑老大”立业呢?她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帮助囚犯,救助其儿女
付妈妈名为付广荣,曾是一名律师,有着超强的专业能力,家庭也极为幸福,是众人羡慕的对象。然而一次监狱之旅,令付妈妈感慨万千,此后付妈妈走上了救助女囚犯孩子的道路,后来也帮助了很多重刑刑释人员,范三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全文
图2
1996年,付广荣受邀前往辽宁省的女子监狱作报告,在做报告的途中,一名女囚犯突然跪倒在地,请付广荣帮自己找找监狱外的儿女。
所谓“为母则刚”,这位女囚犯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够求助素不相识的付广荣。她迫切想要得知儿女的下落。为了能够得到付广荣的帮助,这位女囚犯说出了自己的悲惨经历。
这位女囚犯本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女性,但因所嫁非人,遭到了非人的虐爱,一次又一次的家暴使得这位普通女性失去了生活希望,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这位女性决定杀掉自己的丈夫。丈夫被杀掉之后,其被判死缓。
进入到监狱之后,女囚犯就后悔了,她担心自己的儿女,但是却没有办法打探他们的下落。看到付广荣之后,女囚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请求其打探儿女下落。付广荣本身就是一位善良的人,听到女囚犯的悲惨经历后,其决定帮助她。
离开监狱之后,付广荣就开始打探女囚犯儿女的下落。不久之后,付广荣就打听到了其儿女的下落,她的女儿被拐卖了,不知下落。她的儿子受到了当地流氓的控制,在流氓的指示之下进行盗窃行为,而后被送进了少管所。
图3
付广荣听到其儿女的下落时内心极为痛苦,而后付广荣开始走访女子监狱,发现女子监狱中的很多囚犯都是因杀死丈夫入狱的,而且杀死丈夫的原因就是因为丈夫对自己实行家暴。她们均被判处死缓。然而她们多是与丈夫生育孩子的,孩子多为未成年。
父亲身亡、母亲入狱之后,孩子们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之下,很多孩子根本无法生存,有的孩子因无法忍受周围人的异样眼光而选择了自杀,有的孩子成为了罪犯进入了少管所,有的孩子被拐卖,下场极为悲惨。
付广荣看到调查结果时泪流满面,她决定帮助这些孩子,希望能够帮助到这些女囚犯。家人也非常赞同她的想法,而后付广荣变卖家产建立了一个儿童村,将找到的女囚犯的孩子们带到儿童村里照顾。
图4
这些儿童多已经遭受了别人的异样眼光,甚至有一些人将这些孩子作为罪犯,要求其改邪归正。对于这些儿童来说,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付广荣深知这一点,她选择用爱来感化他们。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付广荣总是以妈妈自称。她希望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母亲与家庭的温暖,付广荣告诉孩子们儿童村就是他们的家,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彼此的兄弟姐妹。
付广荣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事妈妈和你们一起承担”。孩子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产生了一定的波动。
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付广荣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点,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她就像妈妈一样陪伴在他们的身边。
图5
在付广荣的精心照顾之下,孩子们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都开始努力学习,对此付广荣非常开心,此后付广荣又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重刑刑释人员,希望也能够帮助到他们。范三看到付广荣对于重刑刑释人员的帮助之后,决定投奔付妈妈。
找到付妈妈,成为入殓师
2017年7月份,范三来到付妈妈面前,想要投奔付妈妈,付妈妈给予其肯定答复。范三内心无比激动。
为了能够安排这些重刑刑释人员,付妈妈开设了一家殡葬服务店,也就是如今非常有名的“妈妈送你去天国”的殡葬连锁店。当然这并不是单独为范三开设的,付妈妈在安排其他“儿子”的时候,就想过这一点。
图6
毕竟对于其他用人单位来说,还是比较担心重刑刑释人员的,他们在找工作方面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而对于殡葬行业来说,要求并不是那么高,很多人并不愿意从事殡葬行业。因此付妈妈为其开设了殡葬连锁门店。
其实很多重刑刑释人员也不愿从事这个行业,对此付妈妈也是非常理解。
付妈妈说:“我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很多人不敢从事殡葬行业,然而你们是从死亡堆里爬出来的人,还会害怕从事这个职业吗?从事这个行业最起码有饭吃。”
听到这里之后,很多“儿子”都选择从事这个职业,希望通过这个行业开启自己新的人生道路。
范三在第一时间响应付妈妈,在投奔付妈妈的时候,范三本就是“背水一战”,如今有谋生的方式,对于范三来说已经是天降喜事了。
图7
在付妈妈的支持下,范三成为了一名入殓师。日常工作就是为死亡净身,为其穿戴好衣服,将其放置在棺材中,并将其送往殡仪馆火化。听起来工作内容并不是多么劳累,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对逝者的尊重。
起初范三并不是非常适应这份工作,范三是一个脾气火爆之人,面对如此细致的工作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范三学会了调整心情,做事情的时候也更为细致。范三本是一个聪慧之人,入职半个月之后,范三就可以独立为逝者服务了。
获得独立为逝者服务的资格之后,范三在第一时间向付妈妈报喜,付妈妈也是非常开心。挂了电话之后,范三继续投入到工作之中,经过不断的努力,范三成为了创业店的店长。职业越高,责任越大,其需要独立谈业务。
图8
然而殡葬业务极为特殊,谈业务极其需要重视方式方法。殡葬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以范三所在门店为例,其附近大概有数十家门店,他们无法坐以待毙,只能够主动出击。
起初,为了扩展业务范三长时间等候在医院附近,当然范三并不是漫无目的地等,范三本身就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之人,学习了殡葬知识之后,范三的专业能够也有所提高,其能够在众多亲属中识别出主事者。
大多情况下,殡葬服务者与亲属的想法是一致的,希望逝者能够早日入土为安。因此在众多亲属之中,会有一个主管葬礼者。而范三的任务就是需要找到他,并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打动他,为自己的殡葬店招揽业务。
为了能够向客户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范三每天都会学习殡葬知识,并极其重视自身形象,出门的时候,范三多会穿着黑色衣服,以示逝者尊重。
图9
在范三的努力之下,范三的业务链越来越广,范三的情绪也越来越平稳。有一次范三为了拿下一单生意,陪病人家属在医院等了一天,病人家属看到范三的行为与其专业知识后,同意范三所在的殡葬店送亲人最后一程。
然而有一位殡葬店主却非常生气,认为范三抢了她的生意,带着人在医院门口将范三围住,借助女性的身份对范三破口大骂并让其走着瞧。
范三看到这样的情形时,内心极为气愤,但是范三并非做出任何暴力举动,当面对说出“以后急诊是你的,我不来。”之时,范三用“我得照顾你的情绪”幽默化解。
后来当范三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范三说:“打一架还得进去,影响自己的生活。”
送逝者最后一程,回忆之前困难
2018年,范三在医院等待业务的时候,发现有一位病人去世之后,家属不愿为其办理后事。看到这样的情况后,范三去劝其家属,然而家属却保持沉默。
图10
范三了解情况后得知,在医院的亲属是老爷子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老爷子是二婚,再婚后养育了继子女,然而如今却没人愿为老爷子办理后事,对此范三非常气愤。
范三告诉其再婚子女,自己愿意为老爷子办理后事并要求他们签字,“我没有为爸爸养老送终,今天就当是我送我爸爸了。”范三说父亲去世的时候,自己在监狱之中,无法尽孝,如今自己愿意这么做。听到范三的话后,老爷子的妻子愿意为老爷子办理后事。
其实范三多之所以会“金盆洗手”与其父亲也有很大的关系,在为一些年老的男性办理后事的时候,范三多会想起自己的父亲。
范三从小跟随父亲长大,在其10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父亲抚养他和妹妹。对于父亲来说,抚养两个孩子压力比较大,为了能够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也无法照顾兄妹二人。
图11
一般情况下父亲会为兄妹二人准备一些钱,让他们自己做饭吃,范三就承担起母亲的责任,照顾妹妹。但是范三也是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总有疏忽的时候,有的时候来不及做饭,兄妹二人就饿着肚子上学。
由于每天要做繁重的家务,经常性地饿着肚子上学,渐渐地范三的成绩开始下降,范三也出现了厌学的心理。而后范三离开了学校,离开学校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范三始终没有找到工作。
范三身边有很多家庭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为了能够满足温饱生活,他们选择盗窃与抢劫。起初的时候,他们只想通过盗窃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
1980年的时候,范三因参与盗窃矿山炸药被公安机关逮捕,由于未成年人原因,其被送到了工读学校,后因学费问题范三再次做回“混混”。
图12
有了案底的范三更加无所顾忌,1989年,再次因盗窃被捕,此时的他已经成年,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1990年出狱之后,范三又因打架入狱3年,其被逮捕之时距离上次出狱仅有12天。
1994年,出狱后的范三没有谋生手段,只能够做其“老本行”,不久因抢劫入狱15年。2007年,范三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年6月有期徒刑,2011年,范三再次入狱一年。在其第五次服刑之时,其父亲去世,去世之前仍放心不下范三,期盼他能够改邪归正。
父亲的逝世对于范三的影响很大,再次出狱后,范三决定改邪归正,而如今的范三已经52岁,其在38年间入狱5次的经历使得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为了能够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范三决定投奔付妈妈。
在付妈妈的帮助之下,范三成为了一位小有成就的殡葬店主。当初付妈妈给予范三的承诺是立业成家,在立业完成之后,其也帮助范三完成了人生大事。有很多重刑刑释人员在付妈妈的帮助之下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图13
付妈妈用自己的力量为范三等人撑起了一片天,让他们意识到还有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对于重刑刑释人员来说,他们更需要社会的认可,更需要关爱,社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关爱,可能就会使得浪子回头,否则可能将其推入万丈深渊。
声明:文章图源于网络,若侵权私信作者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