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的经济人才,散尽资产,庄世平一生忠心为国_香港_父亲_潮汕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信誉,是财富,是成功的基石。——爱国侨领庄世平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庄世平,被誉为一生忠心为国的爱国典范,而许涤新是他读小学时的老师。

展开全文

庄世平是爱国者的典范,他为国家奉献了两家银行

庄世平先生

今年,是庄世平先生诞辰111周年。毕生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庄世平,很多人称赞他是爱国者的典范、爱香港者的楷模。

庄世平生前曾说:我10多岁就追随共产党,既不为官也不为利,只是受了洋人太多气,希望争口气,让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强盛,有地位、有尊严。他更表示:“这个目的达到了,我都不舍得死了;这个目的达到了,我也死而无憾了。”

2007年6月2日,庄世平先生在香港因心脏病衰竭逝世,享年97岁。1997年7月2日,在香港回归祖国的次日,时年87岁的庄老,被香港特区政府授予最高级别的荣誉奖励——“大紫荆”勋章。

去年11月在香港举办的庄世平先生诞辰110周年之“爱国者的典范-庄世平”事迹展和分享会上,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致辞时,赞扬庄老一生忠心爱国,爱港爱乡,不仅是潮籍人士的骄傲,更是爱国者的典范。

周恩来总理曾如此评价:“潮汕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的许涤新,一个是实践的庄世平。”

许涤新、庄世平是师生关系,他是庄世平读小学时的老师。许涤新,祖籍广东揭西棉湖镇,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汕头大学首任校长。在他小学任教时,给年幼的庄世平埋下了传承爱国精神的火种。同样祖籍潮汕,师生两辈人在经济领域的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本身就是一大奇迹。

庄世平诞辰110周年事迹展

庄世平,1911年出生于广东普宁市果陇村,他的祖父辈经营银庄和侨批业,家道殷实又是书香门第。

庄世平在厦门云梯中学念书,在他16岁时,从厦门返回普宁老家度假,与普宁洪阳镇的林影平小姐,喜结良缘。此后,两人相伴一生、相亲相爱,被传为佳话。林影平老夫人晚年时,患上老人痴呆症,只有庄老喂饭她才吃,时年已是90岁高龄的张士平,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伴的。

揭西人许涤新,是庄世平的小学老师,对少年的庄世平日后思想及精神产生了不少影响。事实上,庄世平一生忠心爱国,是在潜移默化的成长环境培养起来的。

庄世平就读的厦门云梯中学,是祖籍厦门前埔的菲律宾华侨首富林云梯之子林珠光捐资创办的。上世纪二十年代,马尼拉有一条街的生意都是林家开的。

后来,林珠光委托他的好友马侨儒,于1920年捐资13万银元,以其父亲名义创办了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到中等职业班的“云梯学校”,抗战时厦门沦陷,云梯学校被日籍台湾人林阿乾拆毁。马侨儒是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的首任校长,在林珠光捐助双十中学时,又全权委托马侨儒创办云梯学校。

厦门求学的经历,对庄世平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起了一定作用的;顺带提及,当年的云梯学校,对偏乡及穷人家的孩子是免学费的。

庄世平、林影平夫妇

庄世平与林影平结婚后,北上古都北平(今天的北京),就读于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大学经济系。途经上海时,他再次见到了中共秘密党员,同时也是他小学老师的许涤新。

在大学,他师从第一位把《资本论》翻译到中国的陈豹隐,也认识了不少左翼学者名家如施存统等。1934年冬,应友人之邀,庄世平赴泰国,任教于泰国曼谷崇实中学,此后又任教于曼谷新民学校、中华中学等华校。

抗战爆发后,庄世平从泰国返回家乡普宁,此后他奔走于东南亚及全国各地,把华侨及爱国人士捐献的抗日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抗日前线。期间,他利用泰国华侨的身份,成了我党与陈嘉庚等爱国侨领沟通联系的桥梁。在著名的滇缅公路运输线上,有不少回国抗战的青年,是他介绍回来的。

抗战胜利后,在当时中共南方分局方方书记领导下,庄世平办起了公司,也开了钱庄,并参与“南方银行”筹办和“南方券”发行,在地下经济战线,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陈伟南(中)等出席庄世平事迹分享会

庄世平,被誉称为国家奉献两家银行的爱国侨领,即他创办或参与筹办的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澳门南通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便利内外资金流通,联系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也包括对外经济交流,中央有意在香港办一家自己的银行,但苦于缺乏资金。重任在肩的庄世平,利用政府拨付的1万美元起步,在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在香港创办了南洋商业银行,被外界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家海外商业银行”。

在此前,庄世平作为特派金融工作团核心人员,参与并主持了香港中国银行、香港中国航空公司等原国民党政权在香港的金融及商业机构的起义等工作。

到1986年76岁退休时,庄世平创办的南洋商业银行(NCB),总资产已经超过220亿港元。庄世平在澳门参与创办的澳门南通银行,到他退休时,资产也达到百亿港元规模。而他退休后,不带任何私利,将两家银行奉献给了国家。

当然了,作为爱国者的典范、爱港者的楷模,庄世平为国家、为香港做的事远不止这些。汕头大学1980年筹办时,庄世平就是筹委会副主任,也正是他做了大量工作,李嘉诚先生才投入巨资捐建汕头大学。

庄世平的老乡、也是旧交友好、国际潮团总会执行主席陈伟南曾表示,庄老毕生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为香港回归祖国和繁荣稳定,以及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作出了巨大牺牲。陈伟南鼓励今天的香港年轻人,向庄老学习,融入国家、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一生简朴,散尽资产捐国

“潮汕四宝”:庄世平、林百欣、饶宗颐、陈伟南(前排左起)

在港澳,很多人把庄世平、林百欣、饶宗颐、陈伟南,称为“潮汕四宝”。作为庄世平的老朋友,陈伟南回忆称,他们四个人以前每个月都会聚会一次,他们都爱吃的是芋头和鱼。

为国家奉献了两家银行,但庄世平并没有成为香港巨富,他和普通职员一样领日常薪水。在他去世时,衣柜里没有一件名牌衣服,手腕带的也是老旧的“精工表”。他甚至可称是香港的“无产者”,和底下员工住同样的宿舍,他没有房产,没有自己的汽车,坐飞机是“经济舱”,经常到大排档吃饭。

庄世平育有4子2女,没有一个是有钱有势的。然而,无论是公益事业,为潮汕家乡建校办学,乃至为香港侨胞提供帮助,经常有他辛劳的影子。深受众人爱戴的庄老,身边好友故交不乏顶级富豪,世界各地的潮汕人也都认识他、钦佩他,但他从未自己私利及家人向外伸手过。

庄世平、庄永健父子

钱财是能够继承的,但唯一精神是永恒的。

从不为自己子孙谋求任何私利的庄世平,但他的人格魅力及道德风范是永存的。

其子庄永健,现为庄世平基金会会长,跟着父亲的脚步,他也在传承父亲的精神,做一个爱国爱港、热心公益的人。庄荣叙,是庄世平的长子,他曾如此评价自己的父亲:他是香港最底层的一员,对于父亲的选择,我感到理解和骄傲。

退休后,庄世平将几家银行的股权都交给了国家,可他的子女没有一个是有钱人,连小老板都不是,更没有一位在政界。从北京到香港、澳门,乃至海外,庄世平只要开口,要让子女们过上好一点的日子,是很容易办到的,但他始终不为自己私利考虑。

庄老夫人林影平女士,是在深圳辞世的,由于庄世平担忧香港医疗费高昂,他把夫人送到临近香港的深圳医院。

庄世平幼女庄耀华

庄耀华,是庄世平幼女,她觉得父亲一生都在努力地帮助国家强大,“父亲的这份信念从未间断过”。她去年在父亲诞辰110周年分享会上说:“有国才有家”,这是父亲经常说的话。

庄耀华在香港出生,也一直在香港成长,她说自己小的时候,父亲从未主动提起他做的事情,她自己也是长大后,从报纸、电视等媒体知道父亲的事。直到父亲退休了,才慢慢晓得他过去的一些事情。

庄耀华回忆称,父亲创办银行时,为了让银行尽快运作起来,白天工作,连晚上都在银行睡觉。当年,为了运钞,银行购置了一部运钞车,但他自己从来没有买车代步。创办银行后,父亲每个月仅拿200元回家,家里全靠母亲一人在操持。她说,母亲生活很俭朴,但对父亲从没有抱怨过。

庄耀华说:父亲曾告诉她们,母亲是一个“好叻”的女人,如果让她做生意,一定是“好叻”。当年,她母亲林影平女士,是靠种菜、织布、还有帮人补习中文,赚钱来贴补家用。庄世平的6个子女,没有一个是在银行工作,大家都是自己出去找工作。每年国庆,庄世平都会带着全家人,在寓所门前升国旗。很多人都把子女送去海外留学,庄耀华的哥哥、姐姐是被父亲送到内地读书的。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