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详谈“小快灵”,跑轰和小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_小球_进攻_战术

上个世纪的篮球战术体系中,流行围绕高大内线作为建队核心或战术发起的核心,因此,也流传着一句“得内线者得天下”的佳话。同时期,还流传着一种篮球风格,“小、快、灵”,在那个年代也是独树一帜。到了新时期,篮球发展的越来越快,打法日益偏向追求速度,因而逐渐演变出“跑轰型”战术体系。近几年,篮球运动追求速度到达了顶峰,“小球”打法被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人说,“小快灵”、“跑轰”和“小球”其实是同一种篮球概念,也有人说三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那么,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我们先来说明一下三者的区别,再来谈谈所谓的“小球”。

咱们首先来看看小快灵。顾名思义,小快灵风格就是加强跑动,利用球员个儿小,快速和灵敏的优势,跑起来打球。快攻,无球跑位,挡拆,内切都是其打法特点。跑轰战术是在由守转攻的过程中尽一切可能发动快攻,力争获得人数或者位置优势,果断攻击对方篮筐,及在半场阵地战中。球员通过不断的移动和传球制造投篮机会的战术方法。小球打法是通过有计划有计划、有节奏、大范围长距离、多掩护的高速流畅的传导球,来创造出投篮机会,强调攻防转换,以外线投篮进攻为主的半场开放式进攻理念。

私以为,小快灵、跑轰以及小球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跑轰是八大进攻战术体系中的一种。而小球是基于球队的阵容而形成的一种打法,其范围和概念相对来说较大。小快灵则是一种战术风格,是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一种特殊的叫法,它既不是战术体系,又非固定打法,而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因此三者之间的定义,概念,范围都有很大的区别,并不能混为一谈。

展开全文

小快灵

小快灵的风格最初来源于我国男篮主教练钱澄海指导所创立的“追着屁股打”的篮球战术思想。其特点是由于缺少内线高度优势,坚持外线传导球来组织进攻,或虽有高大内线,但并不以持球背身单打为主要攻击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男篮将小快灵的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队内虽然没有像日后“三大中锋”那样的强力内线,但是拥有孙凤武,王非,宫鲁鸣等人,在场上以快制高,弥补自身的弱点。这种风格帮助中国男篮在该时期称霸亚洲,甚至与欧美强队相对抗。

小快灵强调快发底线球,注重一传的传球速度,在比赛中球的转移非常快,在对方防守立足未稳的时候力争完成本方的进攻。这种先进的打法让世人眼前一亮,以至于后来国际篮联专门针对此修改规则,对于犯规和出界后的球必须先交由裁判,待裁判交还给球员后方可正常进行比赛。另外,小快灵还强调投篮的准确性。在那个年代,三分球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在比赛中有这么多的出手次数。那个时代的小快灵,更加注重中距离以及篮下的出手,这样的投篮方式会使得命中率得到保证,从而提高进攻效率。当然,小快灵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没有高大内线,篮板球的保证也存在很大问题,没有篮板的保护,那么快攻的发动就不会很顺利和流畅,球队的进攻也会受阻。

总体来说,小快灵是一种风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战术思想。当然,它在那个时代中拥有着独特的地位,并且曾是中国队的优势所在,成为过一个时代的标志。这种风格在现代篮球中并没有消亡,而是新时代赋予了它其他的内涵。

跑轰

跑轰的英文名叫“run&gun”,与普林斯顿、三角进攻等其他五个战术体系合称为“八大进攻战术体系”。炮轰思想的萌芽要追溯到20世纪40-50年代,凯尔特人是最早主张快速进攻的球队之一,他们的比赛特征就是进攻节奏快,投篮多。到21世纪初,NBA先后踊跃出很多使用跑轰战术体系的教练和球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尼尔森执教的勇士队以及德安东尼所执教的太阳队。

跑轰的球队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追求速度。跑轰的本质是要先跑起来,尤其是当对手拥有高大内线无法跟上其节奏时,尽量在对方未完全落好半场阵地的位置就完成进攻;第二,快准狠的中远距离投篮。中远距离投篮的命中率对跑轰体系下的球队来说至关重要,由于内线没有具有统治力的中锋,很多时候需要靠外线来解决问题。第三,战术简洁高效,由于跑轰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进攻,因此,不需要有很多复杂的战术。在快速的攻防转换中,形成局部以多打少,或者错位,立即攻击,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并多以投篮结束。快攻未成落入阵地时,需要场上的五号位拉出来打挡拆,简单并且实用。04-05赛季的太阳队是跑轰风格的佼佼者,他们不仅有理查德森和乔约翰逊这样的射手,纳什和小斯的挡拆也是一大利器。数据显示,球队转换进攻的时间比为17.7%,排名联盟第二,且转换进攻每回合得分为1.17分,排在联盟第三,通过跑轰取得更多的战术回合,合理支配球获得较高的。得分效率,此外,球队定点投射。挡拆下顺的每回合得分均排在当年NBA的首位,作为一支跑轰球队,太阳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小球

说小球之前,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有没有“大球”战术?当然有:"大球“战术的意思是阵地战,主打内线,一般由大个中锋或大前锋进攻为主。小球则与之相反。小球打法在近几年被金州勇士推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四年三冠的战绩是最好的证明。勇士“死亡五小”的超级阵容是勇士队开创小球打法历史的基础。在前十年,NBA的主流比赛还是倾向于选择阵地战,篮板取下来,慢慢等队友站好位置,中锋站里面随时准备接球进攻或者抢篮板,比赛显得长而无聊。而在小球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对攻大战三分如雨,这些无疑让比赛更加精彩了。

小球阵容的特点就是球员的小型机动化,进攻端追求极致的进攻效率,防守端无限换防,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有一到三个攻守天赋极高的球员,而要做到这样的球队,球员一般体型相差不大,位置模糊化,勇士队的小球打法正是集合了这些所有的特点,将场上的所有队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热火队总裁帕特莱利早在二十几年前就曾说过:“未来理想的篮球没有位置之分,由5个技术全面,身高两米的球员组成,自由攻防即可。”这句话如今在勇士队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勇士在前几个赛季队内没有超级中锋。在小球时代,传统内线,强攻型的中锋不再是香饽饽,具备持球推进,能里能外,并且具备良好传球意识的内线球员得到重用。

空间对于小球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科尔的小球传切战术体系在理论上站在了篮球进攻体系的制高点,摒弃了效率低下的持球进攻,通过提高球员移动效率来改善勇士队进攻的流畅性,以掩护、跑动、传球来制造投篮机会,理论上最大化地利用了射手的终结能力,也最大化地清空了篮下空间,增加空切机会,利用高位持球人和无球射手牵制对手的防守阵型,制造无球跑动、掩护和传导球机会,保证传切配合的顺利执行,有效提高了整体进攻效率。前几个赛季勇士队转换进攻空切和绕掩护投篮场均回合数以及场均回合得分,都是位于联盟榜首,这也是勇士贯彻小球打法的结果。

从小球战术看勇士的“死亡五小”

对于勇士队来说,小球战术,如今已经被所谓的死亡五小所替代,这种阵容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前场进攻错位,也就是几乎所有的位置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概念;第二,无限换防挡拆和防挡拆是高水平竞技篮球的攻防核心矛盾,而换防是对防守球员的全面性要求最高的,以勇士五小为代表的死亡阵容,在防守端进行无限交换防守,往往让进攻长时间停滞,从而赢得绝对优势;第三,阵容组合是正确的,球员并不是最好的球员。这也就说明了追梦格林个人能力不算太强,但在勇士的体系内却能大放异彩的原因。

在“死亡五小”的阵容中,人人都有持球推进快攻的能力,而且每个人都能在进攻中承担角色,都具备一定的外线投射能力。在防守端,五小阵容崇尚无限换防,这也是“死亡五小”的恐怖之处。相比小快灵,跑轰,勇士的死亡五小更强调防守,无论是获得过DPOY的格林,还是被称为最强“3D”的汤普森,更遑论全能战士伊戈达拉,都是防守的尖兵。在跑轰的体系中,我们能看见两队对攻的精彩场面,在勇士的五小中,我们还能看到防守的积极和凶狠,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太阳只能算是强队,而无法像如今勇士一样夺得总冠军。(07年那支太阳称得上是攻守兼备,可惜了)

另外,勇士死亡五小的主要球员杜兰特,伊戈达拉,汤普森,格林,再加上一个利文斯顿,他们都是身高臂长的球员,所谓的五小其实平均身高并不吃亏,小只是相对于球风而言,更加迅捷轻灵,说打小个阵容有时候带有一定的欺骗,欺骗性。

著名的跑轰大队:

04-05赛季,太阳队

首个真正被普遍接受,被冠以小球之名的是04-05赛季的太阳队,这支极致华丽的跑轰风之队是一代球迷无法忘却的回忆。这个赛季,球队主帅德安东尼因为跑轰战术成为年度最佳教练,纳什也荣膺MVP。这支太阳队贯彻的跑轰,是小球打法中最著名的战术,德安东尼则是继老尼尔森之后最疯狂的跑轰簇拥者,七秒之内结束进攻的执教理念深入骨髓,对于快节奏和三分球的痴迷也到了一种痴狂的地步。

纳什是这支跑轰大队的头脑核心,一切的前提,他是一位优秀的领袖,拥有顶尖的篮球智商、视野、投射和传球能力,以及一颗值得信赖的大心脏。唯一的缺陷在于防守端,不佳的身体素质令他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防守者。然而在太阳队,在这里只需要风一般的进攻,以攻代守,唯快不破。于是,纳什和跑轰成为了天造地设的一对,他和球队互相成全,62胜20负,西部决赛和连庄MVP是最好的证明。

马里昂是攻守兼备的全能人才,上能跟防帕克,下能顶防邓肯(防不防得住另说),与此同时还擅长无球跑动,争抢篮板和快下突袭,一手姿势诡异却十分精准的投篮更令人印象深刻。小霸王斯塔德迈尔则是进攻端的大杀器,拥有NBA史上顶级的面框进攻能力,更厉害的是他还拥有优秀的定点与移动中投能力,在那个年代,实属少见。那个时期,他和纳什的挡拆绝对是所有对手的噩梦。替补席中还坐着我们的老熟人,巴西闪电巴博萨,擅长乱战的他在太阳荣膺年度最佳第六人。

88-89,06-07赛季金州勇士

在太阳队之前,早在1988到1989赛季,老尼尔森就已经开始在勇士队进行跑轰实验,刚刚担任球队副总裁和总教练的他一反此前在雄鹿队时强调防守的风格,将跑轰战术输入球队中。虽然球队战绩不错,也很有观赏性,但没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队中核心人物,米奇里奇蒙德、蒂姆哈达威和克里斯穆林被球迷合称为“RunTMC”。

离开达拉斯之后,老尼尔森重回金州,塑造了NBA历史上最令人血脉喷张的球队之一,并且带领默默无闻的小伙子们击溃老东家,上演黑八奇迹。

上任之后,老尼尔森将不符合战术体系特点的墨菲与迈克尔邓利维交易换来“杰克船长”哈林顿之后,这支勇士队的状态逐渐变好,在疯狂的提速死磕外线的打法下,他们成功摘下西部最后一张季后赛门票。首轮面对老东家,67胜15负的头号种子小牛队,老尼尔森将自己的执教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勇士队的每一位球员都拥有极好的机动性,这带来了无懈可击的轮转防守,让小牛队最大的武器错位战术彻底失效。在杰克逊的防守下,诺维茨基打得极为难受。进攻端,小牛队的丹皮尔和迪奥普都只擅长防守力量型内线,而勇士队的牌面则是初代“死亡五小”,没有传统内线,没有背打和篮下强攻,全是突破和分球,外线投篮。斯蒂芬杰克逊和拜伦戴维斯分别打出了生涯代表战。

恰巧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小牛内线都不擅长大范围协防,于是勇士便成为季后赛首轮采取七场四胜制之后首支上演黑八奇迹的球队。

17-18赛季火箭

1718赛季,保罗,塔克加盟,火箭拿到了联盟第一的战绩,哈登也获得职业生涯首个常规赛MVP奖杯,险些成为西部冠军。不过火箭队的小球战术有所不同,和当年的太阳相比,有着更多的三分球出手和更少的中距离投篮出手以及加强的防守。他们可以在决胜阶段排上塔克,保罗,哈登,阿里扎,巴莫特的小个阵容,五人的防守轮转正好可以对上勇士的死亡五小。所以这也是这几年唯一接近击败巅峰勇士的西部球队。整体上讲,这支火箭队更加适合如今的篮球环境,在小球方面也比当年的那支太阳队更加完善。只不过,随着阿里扎的离开和保罗的状态下滑,火箭在下个赛季并没有更上一层楼。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小快灵、跑轰、小球从本质上相似,但不相同。从小快灵强调“快准狠”到跑轰战术体系的形成,再到小球战术将速度提升至极致的同时强化了攻守平衡,它们共同印证了速度和空间在篮球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也是篮球历史的见证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