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是三国最强预言家?从军事角度看,郭嘉是曹魏的名将。_军事_刘备_进攻

郭嘉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为洧阳亭侯。有人说郭嘉是预言家,从郭嘉料事如神来看,郭嘉对于军事规律把握很透彻,能够灵活运用兵法。

1在对待刘备问题上,郭嘉通过刘备以前的表现,判断刘备军事上具有一定威胁,郭嘉认为刘备做过徐州太守,有关羽和张飞等大将辅佐,得人心,刘备不会做人部下,所以对曹操说:“不杀刘备,但是也不能放走刘备,最好就是软禁刘备。”曹操认为不杀刘备是对的。

2郭嘉对孙策的判断,主要是从孙策的军事生涯,根据孙策的军事行动,判断出孙策有勇无谋,郭嘉对待这样的人,也是从军事规律或者兵法作出的合理结论。

郭嘉判断孙策不会偷袭许都。孙策平定江东时间非常短,内部还不一心,政局不稳。西边有刘表,刘表手下黄祖和孙策有杀父之仇,刘表趁孙策远上北方,也可能进攻江东。

即使孙策侥幸攻下许都,孙策主力也是损失惨重,曹操主力被袁绍灭掉,袁绍就会率主力进攻在许都的孙策,孙策同样会失败。孙策主力是江南水兵,陆战主要是骑兵,孙策缺乏骑兵,面对曹操和袁绍非常吃亏。

3曹操进攻徐州吕布,围攻下邳半年多,在最困难的时候,几次曹操都想放弃班师回去。郭嘉认为吕布也是非常疲惫,一定要趁机消灭吕布。这是郭嘉从战役角度作出的军事判断,郭嘉通过观察判断,得出吕布军队疲惫,曹操虽然军队也疲惫,但是,曹军人数众多,只要坚持进攻,就可以消灭吕布。

4曹操为了防止同北方袁绍决战时腹背受敌的局面,决定先消灭徐州刘备,但是,又担心受到袁绍趁虚进攻徐州,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曹操询问郭嘉,郭嘉分析说:“袁绍向来优柔寡断,不会迅速做出反应。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只要我们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然后回师对付袁绍,这是改变腹背受敌的最好良机,绝不能失去。”郭嘉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从军事角度的分析,刘备人心未归,立足未稳,只要我们迅速进攻,他必败无疑。从结果来看,曹操迅速击败刘备,曹操主力基本没有什么损失,曹军士气很高,即使袁绍进攻,曹操主力能够回援并且战力损失不大。

5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理论,也是重点从军事角度分析。

6郭嘉对于袁氏三兄弟,了解非常深,在袁氏三兄弟握有重兵情况下,曹操出兵会损失惨重,甚至长期混战。郭嘉提出曹操撤兵,袁氏就会自相残杀,然后曹军主力进攻,就能减少伤亡,迅速击败袁氏兄弟,这主要是根据军事形式提出的军事战略,也包含了对人性的分析,同样可以归结为军事战略。这个军事战略取得了成功。

展开全文

7郭嘉对待远征乌桓,从军事上看,最初的计划对曹军行军估计不足,对道路艰险判断失误,这是郭嘉对于具体军事行动执行力不足造成的,但是,郭嘉迅速调整对策,修改战略,挑选精兵进攻,其他大部队休整,保证了突袭的成功。郭嘉提出正确的军事策略,这个军事策略出现了重大问题,郭嘉就会根据军事能力,迅速做出正确调整,这是很多名将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郭嘉是名将的军事能力证明。

8郭嘉遗计定辽东,也是郭嘉从军事战略得出的结论,从本质上来看,是利用兵法规律,不战而屈人之兵。

下一步如何对付刘表,如何对付东吴孙权,由于郭嘉临死前,掌握资料不足,无法从军事角度作出预判,所以,郭嘉明智的没有做出任何评论,这不是预言家做的事,这是名将的通常做法,对待不了解情况的事情,名将通常不会胡乱做出结论。名将的预判,都是根据军事规律作出的必然选择。

历史上,还有一位军师,也是著名将领和著名军事大师,孙膑。孙膑不能走路,但是,孙膑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兵法,作为齐国军师,辅佐齐国将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有《孙膑兵法》。

个人观点,郭嘉也是类似孙膑的名将,郭嘉的智谋看似很玄妙,其实从军事角度来看,都是军事战争规律的运用和实践。由于郭嘉是军师,必须劝说曹操采用自己的军事策略,但是,军事策略完全说出来会造成泄密和严重后果,郭嘉只能说军事策略的一部分,造成一种神秘的感觉。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