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可真贵,卖盐有暴利,瑞安盐民的生活是这样的……_永嘉_盐民_瑞安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古人过日子讲究两个字——实在。

别看现在食盐这么便宜,在古代可贵了。因为物以稀为贵,加上对于紧缺的民生物资,国家一般都要专营,所以食盐也就成了一种特殊商品。

瑞安靠海,制盐、贩盐、买盐,形成了一条紧密的食盐制售链条。据史料记载,早在东周,瓯人就“煮海为盐”,盐业发达。

都说米是“粒粒皆辛苦”,当你了解古代盐的制造过程,就会感叹,盐也是粒粒皆血汗呢。

东周就有瓯人“煮海为盐”的记载

盐字篆书

和现在的“盐”字写法不同,古代的“盐”字十分形象地描绘出当时盐业的状况,透露出不少信息:从盐字造形看,人(盐民)在工作,卤水在器皿上蒸发结晶成盐,有臣(官员)在旁监督。可见,盐业是官府垄断的,制盐之法是蒸煮。

早在东周,就有瓯人“煮海为盐”的记载:“积沙成城,以捍潮势,亭民取咸潮脱沙”,晒卤而成盐,制盐技术已经出现。

唐上元元年(674年)置“永嘉盐官”,统辖浙南盐务,瑞安盐业属于永嘉盐场。

那么最早的盐从哪里来的?

先秦史官编撰的《世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夙沙氏煮海为盐”。相传炎帝时期,山东胶州湾一带住着一个原始部落,其首领叫夙沙。有一天,他从海里打了半罐水放到火上煮,突然一头野猪从眼前奔过,他拔脚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时,罐里的水已经熬干,只留下一层白白的细粒。于是,他用烤熟的猪肉蘸着吃,感觉味道很鲜美。这细粒便是从海水里熬制出来的盐,夙沙因此就被后世誉为“盐宗”。

展开全文

盐宗塑像

一开始,盐的生产贩卖都在民间,朝廷没有插手。

后来,盐是怎么跟朝廷挂上钩的呢?

原来春期时期,管仲为了让齐国称霸一方,就把食盐生产贩卖变成国家行为,因为这样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果然,齐国国库储备上来,齐桓公就成为了春期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其他国家一看,也赶紧把盐的生产贩卖收回到到自己手里。慢慢地,盐的买卖就成了官方行为,民间不能私人买卖,并对盐务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严厉打击制裁盐犯。自汉代起就实行了盐榷官营制度。

据《新唐书》卷五十四记载,唐上元元年(674年),因为国家财政困难,盐铁铸钱使第五琦提出:“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就是国家对盐业实行专卖,收购价每斗十钱,加价十倍,以一百一十钱卖出,使国家获得巨额的利润,从而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发官盐票是运送官盐的通行证书

实行后,“至大历末(779年),(盐利岁)六百余万缗(贯、两),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矣。”这年,盐的利润达到600余万缗,全国赋税之中,盐业利润占了一半,后宫的开支、军饷、百官俸禄都靠它来解决,可见盐业的重要。

盐官,这可是一个“肥差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温州制盐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唐天宝元年 (742),朝廷于温州置永嘉监盐官,这为永嘉场之始。大历年间 (766-779),全国海盐设四场十监,永嘉场列为全国十监之一,隶属江南盐铁使司管辖,并派宗室李谞为盐官。清光绪《永嘉县志》载:“唐宗室李谞为永嘉盐官,而吾郡始有盐”。

按现在的话来说,“四场十监”是唐朝最大的“央企”,李谞为永嘉盐业首任享受行政级别的“总经理”。

盐官可是一个“肥差”。

宋朝时期,瑞安经济发展繁荣,随着社会发展,外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多,那么对于食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但是,那个时候朝廷对盐的控制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宋朝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食盐专卖制度,中央财政设立盐铁使主管盐政,地方都是由朝廷亲自委派高级官员去管理盐政。

权力越大,滋生腐败就越快。盐相当于现如今的黄金,盐官掌管着整个国家的食盐,位高权重,就算从中贪污一点也是一笔可观的金额,这就造成了很多盐官贪污钱财,欺上瞒下,利用种种手段获取巨额的利润和财富。

为了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皇帝就制定了各种考核和业绩要求。没有完成绩效指标的,就要被责罚或撤职。

比如清朝的“盐务官”更换频率非常高,基本是一年一换,偶尔才有两三年一换的。

清乾隆永嘉场大使记铜印

清代的“盐务官”,是什么级别的官吏呢?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据现今留存的清光绪张宝琳所修的《永嘉县志》记载,永嘉场盐大使至少为正八品。

清光绪《永嘉县志》所载的永嘉场图

朝廷“吃肉”,盐民连“汤”都喝不上

“盐为利薇”,盐虽为微物,但利润极高。朝廷靠盐解决财政困难,不少盐官从中捞得丰厚的油水,但“吃肉”是别人的,底层的盐民甚至连”汤汁“都喝不上。他们日复日一制作食盐,每年都要给朝廷缴纳大量的盐,生活却暗无天日。

瑞安当时有个双穗盐场。北宋瑞安学者许景衡在《江边行》中叹道:“江边煮盐女,日垦沙中土。闻道潮干土有花,肩负争先汗如雨。经年鬻盐盐官市,屋里藜羮淡如水。谁家溢味尽八珍,猫狗食余随帚扫。”从中可以看出盐农生活的艰难,正是应了那句民谣“卖盐的,喝淡汤;种田的,吃米糠。”

宋朝规定,盐民的工作和生活必须在官兵监督下进行,如果想离开盐场办点儿事儿,必须脱光所有衣服,用水冲洗一遍,目的就是防止他们私藏食盐出去。到了元明清时期,盐民都是世袭的,不能改行。

明时,瑞安人蔡汝修在《述作灶丁行》中作了详细的描述:“海雾濛濛春日迟,安排土具牵咸泥。咸泥牵罢运紫卤,五更出去三更归。”制卤时,顶烈日,冒严寒,餐风饮露,早出晚归。“赤日低下灶窝小,煎烧不暇归去早。但见暑气蒸毛骨,松阴极目蓬莱岛。”煎盐时,日低灶小,火熏盐蒸,暑气逼人,奢望阴凉。

瑞安博物馆内的三国时期瑞安制盐场景 何之乐/摄

为什么这么辛苦?

这跟当时煎盐之法有关,据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介绍,是将海水引灌入撒满草木灰的涂地,待风干后,凿地用水淋灰,制得盐卤。再将盐卤倒入铁制或竹制的盆中,下用火,煎干即得盐。其间,釆用干莲子测定盐卤的浓度,投入即浮,说明较浓,制得盐质较好;否则,需要再煎。由于此法用盆将盐卤煮成盐牢,故人们往往将制盐称为牢盆之利。而且“盐户谓之亭户,煎夫穿木屐立于盆下,上以大木锹抄和,盐气酷烈,熏蒸多成病。”

煎制法制盐图

元代有一本叫《熬波图咏》的书,详细图解了制盐的全过程,里面有诗写到“盐是土人口下血”,更说明了盐民制盐生产过程的血泪史。

宋代海盐生产,出自元《熬波图》一书

除了劳作的辛苦,还有自然灾害的打击。晒盐靠天吃饭,天时少雨,缺水淋卤,则产量锐减。暴雨或海潮成灾,冲刷滩地,卤水流失,存盐淌走,损失更大。尤其是巨风大潮,便成了盐民的灭顶之灾。

而且食盐由官府专营,为了获得巨额利润,官府一年分三次下达盐课(上交定额),季季催课,层层盘剥,盐民苦不堪言。

盐,咸咸的滋味里总有人能尝出苦涩。

参考资料:

1.《煮海为盐——官营的双穗盐场》俞光

2.《明万历<温州府境图>中的瑞安》林晓

3.《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吴松弟

4.《永嘉场盐业史话》林伟昭

5.《温州地方史稿》张镇中

6.《千年永嘉场 地利兼人文》洪振宁

7.《一枚铜印,看尽永嘉盐场千年兴衰史》陈培培

8.《温州盐业经济史》王兴文 著

9.《我国宋代温州盐业发展考究》唐黎标

编辑:项丹妮

美编:小 叶

审读:何光明

审核:欧兴俊

终审:陈锦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