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者”师徒的别样春节_信号_兰州_设备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早6时30分准时发车,晚23时30分收车、全线网各线路列车准时抵达且精准停靠,这一切离不开司机的平稳驾驶、调度员的有序指挥,也离不开信号系统的支撑保障。没有信号系统,列车会“耳聋眼瞎”。

6年前,80后李伍明入职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成了1号线的一名信号检修工。他给自己起了个代号叫“夜行者”。因为在很多个深夜,当地铁站里所有行色匆匆的人群赶回家的时候,他和他的同事要开始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检修信号设备。

1月21日晚,是李伍明的夜班时间。离1号线最后收车班次的时间越来越近,整个金城即将进入跨年前的倒数。待列车停运后,李伍明将和徒弟庞晓刚搭班对线路各车站设备开展巡检工作。在此之前,他们每两个小时巡查一次设备房的联锁、ATS、DCS、监测、计轴、电源系统运行情况及环境温湿度。

30多斤的工具包、荧光衣、安全帽、劳保鞋这些都是进入轨行区的标配。本就厚实的外衣加上工器具让每一步都显得沉重。当检修完一个设备去另外一个设备时,他们得侧弯着腰提起工具包,这时候对两人来说有点吃力,但他们说,“顶得住”。

冬夜的轨道冰冷又坚韧,打开机盖、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紧固各部螺丝、测量各项电气参数,这样的动作,李伍明师徒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手持台防护的声音、转辙机转动试验的声音、工具碰撞的声音,这样的夜晚交响曲,他听了一曲又一曲。

站在空旷潮湿的隧道里,冬夜显得又冷又长,李伍明会摇摇头,脸上带着些许微笑,他说有点枯燥,但必须得做。从西站十字站到文化宫站,师徒俩日复一日的走走停停。

“地铁和开车不一样,它没有方向盘,靠的就是信号。” 李伍明师徒每天维护的信号设备,其实相当于地铁的“眼睛”。地铁需要改变方向时,依靠的就是地面的道岔。能否继续前行,全凭信号是否正常。“发生那种两列车相撞的情况,基本都是信号的问题。”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两人一点都不敢马虎。一个夜班下来,信号检修工要检查10多处设备,平均在轨道上行走两万多步。

“服务行业就是这样,大多数人休假的日子,反倒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今年过年,是徒弟庞晓刚第7个不能回家团圆的年。”去年春节,考虑儿子独自在外过年,父母妻儿在夜班整备前1小时就打来电话在视频中共聚一堂。尽管只在电话中团聚了1小时,但是他已经很满足。前段时间,当父母提出要来兰州的时候,被他婉拒了。他不希望让父母妻儿太过担心。离家300公里,熬最长的夜,做最喜欢的事,念最亲的人。2023年,是庞晓刚来兰州的第7年。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只想埋头苦干,积攒更多经验,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养育妻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文/图

编辑丨安周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