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警师徒照何以感动全网_民警_师徒_办案

伍里川

据人民日报报道,最近,一对浙江便衣民警千里奔波“累瘫”在高铁上的照片引得全网盛赞:较年长的警察坐在过道间的小板凳上,年轻的警察则在座椅背后的缝隙处躺着睡着了。如此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些睡姿“不雅”的照片,本来是两人互相调侃拍下的,咋就能火成这样呢?原因是群众通过这样的平实画风,“捕捉”到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照片中的便衣民警,是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分局解放派出所65后老民警潘育民和95后青年民警周敏达,他们是师徒俩。潘育民和周敏达到四川实施抓捕任务,3天奔波了近2000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为诈骗受害人追回损失1.5万元。回程正值春节返程高峰,两人只能一路站回嘉兴。由于睡眠严重不足,高血压又犯了,很快潘育民就站不住了,只能斜靠着车厢过道,好在乘务员贴心地拿来一个小板凳。坐在小板凳上的潘育民腼腆地向乘务员微笑致意。这个镜头定格成照片后,让人心生暖意。

这样不辞辛劳的人民警察,人民岂能不敬?

其一,“民警师徒照”展现了警察扎实过硬、接地气的工作作风。不少人对基层民警特别是办案民警的辛劳不是特别了解。他们想象不到,在连轴转办案之后,警察还得“亲自”挤高铁,且连个座位都没有。事实说明,我们的警察,在高铁上和普通乘客一样,没有额外的关照,他们真正是在用普通人的血肉之躯履行着不普通的职责。

客观地说,“民警师徒照”展现的一幕,本来就是民警办案中常有的场面。平日里,一些民警朋友也曾不经意间向笔者说起过他们的辛苦。相信这类讲述,也有很多人听到过。这些碎片化信息,共同组合成人民警察的立体形象。很多网友称赞潘育民和周敏达是身边的“安欣”,绝非偶然。

其二,“民警师徒照”的背后是执警为民的真切写照。他们所办案件“案值”只有万余,看似不大,但群众利益无小事。两位办案民警全力以赴,“直捣黄龙”,成功破获案件,还了被骗者一个公道。这对师徒以生动的案例,再次说明了这一点:为民办案,只有法治考量、正义考量,没有“成本”考量。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都值得拿出“洪荒之力”应对。

此外,“民警师徒照”还予人启示:侦破诈骗案,需要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坚持到底。近年来,网络诈骗案高发,在筑牢篱笆、提醒群众注意防骗的同时,还要把受害群众的冷暖放心上,打起十二分精神果敢追击,“不破楼兰誓不还”。

说到底,实干胜过说教,口碑胜过“广告”,人民警察干得怎么样,群众心里有杆秤,全网对“民警师徒照”予以好评就是明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