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曾推演对志愿军发起全面进攻,李奇微看完伤亡评估,不敢批准_志愿军_坑道_战役

志愿军入朝后一连发起了五次战役,一口气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三七线,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时,志愿军打的很艰难,也很惊险。

1951年1月4日,也就是第三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占领汉城,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顿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城市乡村鞭炮烟花彻夜不绝,国内报纸也都是意气风发地高呼:“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把美国侵略者赶下海!”

如果看当时的报纸,都以为胜利指日可待。可是在一片欢呼声中,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却眉头紧锁,因为他看到了欢呼声中潜在的危机。

彭德怀曾在一次作战会议上回忆第三次战役时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时,我环顾左右,却感到非常后怕。”

一生戎马的彭大将军,为什么会感到后怕?

因为彭德怀看到,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中只歼灭了“联合国军”1.9万人,其中绝大部分还是韩军。“联合国军”主力基本完好,尽管全线后撤约100公里,但对于摩托化机械化的美军来说,100公里距离的根本不算远。

展开全文

对手有计划的后撤,甚至不惜放弃汉城这样具有重大政治影响的首都,必然是有阴谋。所以彭德怀于1月6日命令志愿军各军结束战役,转入休整,1月8日志愿军全线停止追击。

这个决定挽救了志愿军,因为“联合国军”在志愿军前面已经布置了巨大陷阱,就等着志愿军往里跳,而布置这个陷阱的人就是接替沃克的新上任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

李奇微的战术很好理解,就是利用志愿军机械化弱,后勤补给差的特点,在志愿军发起进攻时与志愿军主动脱离接触,待志愿军疲惫和补给已经消耗差不多时在突然反击。

这就是李奇微的“磁性战术”。

别小看这个战术,因为确实打中了志愿军的弱点,在接下来的第四次、第五次战役时,李奇微都是利用机械化和空中优势快速反击,想一举歼灭志愿军的主力。

为了掩护志愿军主力北撤,有几支志愿军劲旅拼死打阻击,硬抗“联合国军”的猛烈攻击,最后以伤亡极大的代价完成了任务。

63军打的铁原阻击战,还有50军和38军打的汉江南岸阻击战,都是这期间的著名战役。

第四次、第五次战役虽然粉碎了敌人的军事计划,但是志愿军的伤亡也很大,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介绍,第四次战役志愿军伤亡四万二千余人,第五次战役的伤亡则达到了七万五千余人。

所以,李奇微这个美军将领不能轻视,他是志愿军的最大敌人。

除了“磁性战术”外,他还发动了“空中绞杀战”,就是利用空军不惜花费巨大弹药量,对志愿军后勤运输线进行饱和时轰炸。

这个战术对志愿军的后勤打击影响极大,当时有句话在志愿军内流行:“打过三八线,雪水拌炒面”,就是指后勤困难,志愿军靠喝雪水、吃炒面维持体力。

当然,提到炒面你不要想象成现在超市里的炒面,以为里面又有核桃、又有芝麻、又有葡萄干的,那时的炒面是纯纯的炒面,谈不上美味,可见志愿军的艰苦。

如果仗一直这么打下去,那几十万志愿军别说打仗了,被美军这么轰炸,困也困死了。

所以在后期的战斗中,志愿军放弃了运动战,转而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战术——坑道战。就是在山中挖坑道,利用坑道躲避敌人的炮火,同时利用坑道杀伤敌人。

志愿军的坑道战有多么厉害?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挖的坑道长达一千二百五十公里,这还仅仅是前线作战的坑道,如果把各种堑壕、交通壕都加上,总长度要达到六千二百四十公里,比万里长城还长。

坑道为志愿军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提供了重要屏障。面对敌军强大的地空火力优势,坑道以其特有的防护能力,为志愿军官兵躲避炮火打击、补充弹药给养和及时救治伤员提供了待避场所,创造了有利条件。

比如上甘岭战役期间,最为关键的9号阵地由135团9连副指导员秦庚武指挥3排防守,针对美军炮火异常猛烈,阵地上一次投入的兵力越多伤亡就越大越快的战场形势,

志愿军只在表面阵地上同时投入3个人,伤亡1个就从坑道里补充1个,边打边补,源源不断增强防守力量,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斗效益。

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范弗利特又一次打出了“范弗利特弹药量”,依然拿不下两个海拔只有五百多米的山头。

为什么拿不下,因为志愿军都在坑道里,美军的炮火绝大多数都对志愿军没有杀伤力。

随着坑道工事的基本完成,志愿军防御阵地日益稳固,之前美国人平均发射四十发至六十发炮弹即可杀伤中国军队一人,等到1952年1月之后,美军平均要发射六百六十发炮弹才可杀伤中国军队一人。

美军对志愿军的坑道战不是没有研究,但是越研究越绝望。

美军参谋人员在研究志愿军的坑道防御工事后,曾评估和推演对志愿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后的伤亡情况,最后向“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报告:如果要发动全面进攻,要付出二十万人阵亡。

最终结论:这样的伤亡代价,美军承受不起。李奇微最终也不敢批准全面进攻的计划。

因为在朝鲜战场的美国地面部队也就是20万人左右,美国地面部队的最高峰是在1953年7月,达到了30万人的规模,主要是为了谈判增加筹码。

所以你能想象到李奇微看到这个报告后会是什么反应吗?这是要让美军全军覆没的报告啊。

而且志愿军在1953年时还在不断的完善坑道,整个三八线以北坑道无数,隐藏在各个山脉中,就连每个阵地都用交通壕进行连接。

因为坑道战的出色使用,使得李奇微的“磁性战术”、“空中绞杀战”彻底破产,最终,李奇微的接任者马克·韦恩·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乖乖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