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开刀动手术,上海四院用“手法整复”治愈复杂腕关节骨折_整复_固定_骨折

▲图为资料照片

巴顿骨折是腕部骨折中较特殊的类型,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以致暴力向上传递,并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而引起桡骨关节面断裂,骨折线纵斜向桡骨远端,且大多伴有腕关节的半脱位。巴顿骨折因伤及关节面并伴有腕关节脱位,具有整复难度大、要求高、位置难以维持等特点,原则上以开放手术植入钢板内固定治疗为主,因为非手术治疗再移位率高,失败风险大。

日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医生张宏胜通过非手术闭合整复与特殊石膏外固定治疗,为59岁的薛女士治愈右腕巴顿骨折。2月21日,薛女士来到上海四院创伤骨科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如初已愈合,并拆除管型石膏。

1月中旬,来自安徽合肥的薛女士,不慎摔伤导致右腕巴顿骨折,当地医院尝试进行手法整复但效果欠佳,建议住院手术治疗,准备采取术中切开复位后植入内固定钢板,需要住院一周,术后两周拆线,一年后再次住院手术取出内固定钢板。

薛女士不愿意经受两次住院手术之苦,四处求医,寻求非手术治疗的良方妙策。此后,她来到上海四院急诊求助该院创伤骨科整复技术团队,请求再次进行手法整复外固定。在该院创伤骨科陈爱民主任指导下,唐佳昕医生协助牵引,由张宏胜医生完成骨折闭合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整复后摄片,达到解剖复位效果及可靠固定。

10天后复查摄片,薛女士右手对位良好,此时肿胀逐步消退,石膏略有松动,张宏胜为薛女士更换了塑形固定更可靠的特殊的管型石膏继续维持位置。石膏固定六周后在医院复查摄片,骨折对位良好,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

“众所周知,骨折的治疗分为开放手术治疗和闭合整复保守治疗两种方法,错位明显,易畸形愈合并影响骨关节活动功能的这一类严重骨折,一般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此法能在手术直视下借助器械复位并使用钢板、螺钉或假体等内固定材料进行治疗,具有复位效果明显,骨折部位得以可靠固定的优势。”张宏胜介绍,另一类方法则是通过手法整复与外固定材料进行的保守非手术治疗。

比起手术治疗,闭合复位有三大优点:一是全过程无创伤,无需植入内固定,免除内固定植入和取出两次手术。二是满足患者保守治疗的需求,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三是治疗费用实惠,患者及家属没有经济压力,符合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的医治理念。

张宏胜说,上海四院采用的特殊石膏固定技术也称为“屠氏石膏外固定技术”,既“无衬垫石膏固定技术”。对操作者的手法整复技术和经验判断有较高要求。

据悉,“屠氏石膏外固定技术”是由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家、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屠开元教授,在长期从事骨科教学及研究过程中,创立并形成一套系统的骨折整复治疗方法。其中“无衬垫石膏固定技术”是重要特色之一,优点是与肢体的贴合度更紧密,塑形更好,固定更可靠。

张宏胜医生是“屠氏石膏外固定技术”的第四代传人之一,成功为上万例患者实施非手术整复治疗,在骨伤非手术治疗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作者:李晨琰 陈霞琼 肖鑫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片来源:院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