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60后“同学会”引发的“三农”思考_农场_淅川县_家庭

一次60后“同学会”引发的“三农”思考

全四清

这个涉农话题是关于南水北调渠首上游——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吴村(吴村不是一个村,而由丹江南岸11个行政村自然聚集的农村片区)的“三农”发展问题。因一次60后同学会引发,微信群讨论发酵了两年,我也思考了两年。直到去年我自学完农业农村部的乡村规划师全部课程,并顺利通过考试之后才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思路。做了一些梳理,在此抛砖引玉是希望能够得到关注“三农”的爱心人士更多支持,也向全国的“三农”专家求解印证。

这次同学聚会源于两年前淅川县优秀民营企业家程随发儿子结婚,不少走出吴村活跃在政商各界的老同学前来祝贺。婚宴之后,这些多年难得一见而且各有成就的60后老同学们意犹未尽,就自发形成了当晚一个小范围的同学聚会,笔者因曾做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也算“半个文化人”而位列其中。晚宴前,大家建微信群,感怀报效梓乡的群主同学一再申明这个群主要讨论老家吴村的发展问题。

大家回顾当年的趣闻,搜罗童年的记忆,叙谈老师的健康,晾晒各自的事业,但更多是关于老家吴村的“三农”发展问题。话题触及当年吴村较早从事农贸商业而走向富裕的老同学冯青龙10年前的不幸早逝。冯青龙依托冯营村地处吴村中心位置和自然形成的集市,从淅川县贩运蔬菜做得风生水起。但就在“地摊大哥大”向“生鲜超市王”转型的关键节点,原本身强力壮的他因长期透支体力而不幸离世。大家除了唏嘘这个类似于王均瑶英年早逝而引发的健康话题之外,延申了更多深层次的讨论和思考。

一、冯青龙为什么会长期透支体力

淅川县距离吴村80多公里山路,而且当年路况较差,开车往返需要3个多小时。为确保蔬菜新鲜,冯青龙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凌晨1点从吴村出发,凌晨3点左右在淅川县蔬菜批发市场完成交易,凌晨5点左右返回吴村摆好菜摊开启一天的销售;要么在县城自费住宿一晚,次日早上可以多休息两小时,但节俭的农村人多半觉得这样太浪费,而且也还得早早起床,很不划算。长期的起早贪黑和劳累造成了冯青龙体能的严重透支。

二、为什么拥有肥田沃地的吴村要从县城进蔬菜

吴村地处丹江南岸川道走廊,北依伏牛环挡冷气不侵,近抚丹江暖风温和湿润,沙壤淤泥、沃野千顷,人民勤劳,民风醇厚。但如今为啥一改昔日的自给自足而从县城进蔬菜呢?我曾于冯青龙在生时当面问过他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的大路家常菜,为啥不在冯营村自己种?冯青龙的回答让我久久难以释怀。他先说,没有水源呀?我问为啥不从上游会沟(毗邻湖北郧县白浪镇会沟村)引水?他说“尝试过,但太难了”。他曾请了三个人帮忙,从会沟引水,通过一条已经报废而断断续续的“战备渠”,沿途三公路不断开挖引渠、补漏塞洞、跑冒堵疏,晚上还要防被截流,但熬了三天三夜也没能把水引入自己预设种菜的田地;而且饮水过程与沿途村民多次吵架甚至打架。就这样,一向不信邪、不服输而志在饮龙王泉水的“青龙”,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只能偃旗息鼓、望水兴叹!笔者多年来也到过不少地方农村,因种种原因而无奈“荒了农田买菜吃”的现象非常普遍。

一边是白白流逝、足够10万人饮用和浇灌的甘泉;一边是约20平方公里的干裂土地、农庄和望眼欲穿、期盼甘霖的万余农民。会沟这个偏远乡村,早年曾因磨坊老板李汉三豪言“吃饭不靠天、烧柴不靠山,七十二盘龙拽磨,除非天塌龙叫唤”一语成谶而远近闻名,足见水利给当地人民构建的富足生活和牢固生态链;之后修复重建的水磨坊在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磨面碎谷、弹花破棉之后被现代工业取代。至此,会沟龙王泉水就一直未被开发利用,只在暴雨季节祸害下游的农田。

三、“菜篮子工程”是吴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城乡融合是关键。笔者认为,从宏观层面透析,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做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而充分发挥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从而形成区域性的完整生态链和生活圈。类似冯青龙尝试引水种菜的“愚公移山”精神,应该感动“大力神夸娥氏二子”破解这个田园浇灌难题。笔者是临近会沟口的吴村全庄人,最了解当地情况;也曾在山地路基工程做过一年的测绘工作。目测会沟上游泉口与吴村片区除吴家沟外的10个村,平均落差在150米左右,即便是会沟口,落差也在3米以上,如果政府通过开渠引水或管道输送开启“润泽吴村”的水利工程,惠民效果将非常明显,吴村几代人也就圆梦成真。

如果说菜篮子工程只是吴村发展问题的“冰山一角”,那么,这个因势利导、花费不多、利好永固、对政府来说也这项不难操作的民生工程就是最好开始和重要抓手!既可为水源地人民解决自己的用水难题,又可通过分流降低汛期下游农田的损毁风险。

四、“家庭农厂+田园养老”模式适合吴村

同学微信群的督促作用和乡村规划师课程案例引发了笔者的深入思考。既然家庭农厂具有灵活管理、适应性强、门槛较低、国家鼓励、政策给力、农民积极等优势在全国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已经超过400万家,整整超出十三五规划的阶段性目标3倍),那么,家庭农场是否适合吴村发展?笔者走访了吴村多名村干部都认为可行,关键是做好示范引导,带动多家来干。走访过程中,面对大家对吴村现状的共识:“人均不足1亩田、劳力打工在外面,家中只有老和小,多家面临养老难”,我大胆设想——发展家庭农场可嵌入田园养老模式!理论上可优化家庭农场的内涵和外延,实现更加环保、节能、综合、系统的目标,大大优化三农产业的效费率。由于工作变动原因笔者曾在四川两年,有幸多次实地考察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标杆工程——四川西昌琼海农文旅康养项目。由于当地夏季多雨、冬季多晴,冬暖夏凉被央视广告为“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那么我们延申思考,通过田园养老,在吴村也可以接近或实现西昌的养老效果。比如,家庭农场的果园林下小木屋或田园绿植遮阴棚覆盖小木屋,实现自然夏凉;冬日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阳光房(适度规模利用空气能泵增加热效应)进行绿植生产的同时,吸纳老人入棚休息,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生养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绿植释放的氧气形成互惠互养的完美交换。

展开全文

以最大限度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综合利用和链式开发为目标,在家庭农场开发中还可采用另一类种养结合。比如适度适时放养土鸡,既可丰富土鸡的食源结构、提升产蛋质量,又可消灭农业种植的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而且这种模式也可运用在蔬菜大棚,通过科学精准测算后的量化指标,既可利用大棚温度让养殖鸡或猪等得到适温而快速成长,同时夜晚聚集的鸡或猪释放的热量又可在为大棚提供增温,发挥类似“蓄电池”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形成最佳供需互换模式,大大节省目前国内温室大棚二氧化碳发生器和过氧化钠的使用量。

五、“厕所革命”可大大优化吴村环境、提升综合效益

在有了足够水利保障的前提下,吴村可进行大胆的厕所革命和延申开发利用。比如厕所改造后的冲积物和家庭农场的鸡、猪、牛、羊粪便通过沼气发酵变废为宝增加生物能源,解决生活热源供应和满足大棚增温等需求;通过沼气池自然生物厌氧菌对杂菌灭杀后的沼渣沼液是农场生产有机农产品的最佳肥料,而且沼渣又可堆积养殖蚯蚓,成为农场养殖的最佳动物饲料,蚯蚓的粪便又是最好的农作物基肥,进而实现“吃干榨净”的资源综合利用。农场所产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养殖所产的肉、蛋、奶等原生态有机食品等均可直接为寄养老人所用和市场化销售。整体优化吴村人生活生态链和综合环境。

六、特色产业可为吴村发展赋能

吴村全庄,人均不足半亩地,是典型的“打工村”。但全村有50多年来几经沧桑如今荒芜的大量沿江滩涂。先是1968年主任全兴隆倡导推进“封河套山林”,确保了林木成长和枝条燃料供应,结束了村民世代远赴20公里外深山砍柴烧锅的历史。后在农艺师卢淅芳指导下种桑养蚕获得收益,但由于种桑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影响南水北调水质而被叫停。如今村长赵建伟为本村引入了柳编产业,该项目自2021年引进以来,为300多名留守妇女解决了在家就业和增收问题。该产业经营模式设计为:公司+农户生产+柳条种植,但由于资金限制,以及农户对叫停化肥使用的柳条产量收益顾虑而尚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大量柳条需要外地购买,成本大增。国外旺盛的需求订单受限于本土柳条规模化种植的瓶颈。

笔者深入调研后发现本地种柳的诸多利好:一是本地滩涂种柳可充分当地既有资源优势,而且由于柳根具有豆科植物根系一样的固氮菌可以自造肥料勿需施肥,收益无忧;二是种柳可发挥其防风固沙作用,有利于生态修复、水土涵养和水质净化;三是柳条自给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增收和产业链延申的多元价值挖掘。若通过家庭农场转租土地和订单模式发展滩涂种柳,锁定收益分配,全庄特色产业样板将快速形成,并率先在吴村复制推广,进而使全县及周边超过50万农民受益。

笔者就上述思路请教了多位专家学者,得到了肯定也收到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有专家认为,家庭农场的关键点在于产业培育、链条延申、品牌打造和模式优化,总体思路是“一产向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家庭农场发展“三农”产业,做大市场蛋糕的同时,就近吸纳留守老人养老是个很好的创意思路,不仅可解决目前多数留守老人不愿离开家乡故土的养老问题,也可让外地打工子女免受牵挂而专心工作。而且通过最大限度地资源整合可充分发挥农业本身具有的多重功能和多元价值,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功能、休闲体验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以及养老接纳功能等,让农业的多元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