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河北小伙“清华落榜”变疯癫,被父母关铁笼3年,结局如何_儿子_牢笼_夫妇

“你千万记着,有一个最小的笼子给你预备着,只能转过身来,他们一直惦记着,为你准备着。”

在河北村庄的一户人家中,摆着一个结结实实的大牢笼,

关的不是动物、不是宠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大活人。

这一关就是整整3年,人生又有几个3年?

将他关起来的不是别人,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关他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父母为何如此狠心,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关在牢笼中如此之久呢?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被牢笼禁锢的大学生(冯文忠)

“天才少年”冯文忠

河北衡水的小村里有一对夫妇,

展开全文

两人结婚不久就生下一个儿子,精心商量一番后给其取名冯文忠,

在农村,生一个儿子代表以后可以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帮父母分担家里的农活,

所以儿子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喜悦之情。

夫妻俩下地干活也觉得倍有劲,

看着儿子一天天的成长,夫妻俩脸上的笑容就未曾消失过。

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级,

父母就拿出多年的积蓄供儿子上学,儿子冯文忠也并未辜负父母的期望,

从小到大学习都比其他孩子厉害许多,

冯文忠特别争气,每每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名。

这让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冯家夫妇,看到了希望。

自己家也能出一个高才大学生状元郎了,每每想到这,父母都不禁在内心偷偷地笑

过年时,冯文忠也与其他孩子不同,他总是拿着奖状回来过个好年,

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则会拿着成绩较差的试卷递给母亲,

心惊胆战的过年。

跟亲戚朋友交谈时,冯妈妈的脸上总是掩盖不住的笑容,

有这样一个儿子让冯家的脸上光彩了许多,

虽然嘴上说着谦虚的话,

但是冯妈妈的心里还是有些小骄傲的。

冯文忠上了初中后,更是一度成为了学校的模范人物,

如果哪个同学犯错的话,就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

在这里我们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这样下去怎么行?多跟1班的冯文忠学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冯文忠已然是高二学生了,

学习优异的冯文忠没有骄傲,

反而更加虚心好学,

男生对于理科都较为擅长,冯文忠也不例外,他的数学成绩格外突出,

是一顶一的棒,在老师眼里,冯文忠就是全班的希望。

“落榜”!备受打击

不出意外,有一天,老师笑眯眯地走到冯文忠的桌边,

在他耳边嘀咕了这么几句:“文忠啊,你被选中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了,只要这次考得好,就能保送上清华。”

清华,多少莘莘学子的梦想!

自此,冯文忠开始奋笔疾书,没日没夜地学习数学,

到了考试那天,冯文忠淡定地走入考场,

经过他多年积累的知识与近几周的重温,榜上有名一定稳了。

经过漫长的等待几天过后,

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眉宇间略带骄傲自信的冯文忠全然不见,

只剩一个脸上黯然无光的颓废青年,

“文忠啊,你考上了吗?”

“妈,俺没考上,俺叫江素珍顶了,俺学习最行,俺比一起考试的同学学习都好,他们都考上了就俺没考上,俺爸爸没能耐,俺叫人顶了。”

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

我们总会心生抱怨,对于年仅10几岁的冯文忠来说也不例外。

拼了命学习的冯文忠来说,

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

从小到大,冯文忠的校园生活都是无比顺利的,

老师对其给予厚望,同学对其投来羡慕的目光。

如今,却在这场考试中栽了跟头,

原因并不是自己学习不好,而是被人顶替,

冯文忠偏执地认为,造成这一结果全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没本事,

断送了他大好的未来。

这也让冯家夫妇陷入了自责和悲痛中,

他们不知道的是儿子内心潜移默化的变化。

从那以后,文忠的学习便不在状态,成绩一落千丈,

也因此,在高考中文忠再次落榜,

面对现实的重重打击,冯文忠真的感到疲惫无力。

如果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落榜只是铺垫的话,

那么高考的落榜是最后的致命一击。

冯文忠开始行为疯癫,看见村里路过的小面包车,便冲上前去:

“车来了,赶紧上车,给我预备钱,我要去上清华大学了,我得去干事业去,我在这不是大材小用啊?我这么大的人物头子,叫我在家种地怎么行?”

冯家父母看到儿子这样疯癫,

内心亦是后悔心痛,

冯妈妈哭诉着说:“我孩子12岁,闹着上学,我就让他上学,我后悔让他上学!”

奈何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冯文忠的状态日渐严重,常常无缘无故地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拳打脚踢,

打得冯家夫妇东躲西藏,

年迈的老两口有时逃不出儿子的“魔爪”,常常被打了青一块,紫一块。

这可把冯爸爸吓得不敢在家待。

冯妈妈也只敢在儿子不“狂躁”的时候照顾他,

但是,冯文忠总是忽然就不受控制地开始“抓狂”,

一“抓狂”就吓得冯妈妈赶紧往外跑。

人能跑,但是东西跑不了,于是,冯文忠发泄的点就转移到了“物件”上,

在家里烧点砸,砸盘子、砸碗子、烧衣裳、烧被子……

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不仅如此,冯文忠还曾拿起家里的菜刀:“来,我给你俩放放血!”

不一会又拿起家里的钳子:“来,我把你俩夹死!”

儿子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被寄予厚望、被同学羡慕的好学生了,

此时的冯文忠更像是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

而造成他这样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冯家夫妇认为孩子这是受刺激了,发泄一下就好了,

于是还在迁就着儿子的“无理取闹”。

直到那一次,冯文忠将拳头挥向了一个不该挥向的人,

那就是冯文忠年迈的老爷爷,

叔叔看到冯文忠对爷爷如此无理,便说了他几句,

这不说不要紧,短短几句话正中刺激到冯文忠敏感的神经,

冯文忠就像变身的“野兽”,

左右张望拿起柴火旁的斧头就冲了过去。

叔叔也听冯家夫妇说过儿子干过的“疯狂事迹”,

他知道冯文忠拿着斧头一定不是开玩笑的。

还好,叔叔跑得快,躲过了冯文忠的斧头,

没追到人的冯文忠气急败坏,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

他用余光扫到了猪圈里幸福吃食的小猪仔身上。

冯文忠一个箭步跳进了猪圈里,

像是看不得任何事物幸福的模样,

猪圈里的小猪仔无一幸免,全部惨死在冯文忠的斧头之下。

冯文忠自豪地对母亲说:“我追不到我叔,我就把我叔的小猪仔全部杀了!”

看着儿子的模样,父母终于忍不住,

拿起全家的积蓄带冯文忠去看医生,

医生宣布的结果如晴天霹雳,正中冯家夫妇上头,

医生说:“这孩子受了严重的刺激,初步断定得的是“精神分裂症”,先吃药控制一下吧。”

得到药物的控制,冯文忠的病情大有好转,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为了让这个家和和美美的生活,冯家夫妇做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给儿子娶媳妇,农村老人常说:“一直倒霉的话,就要拿喜事冲冲喜!”

让冯家夫妇没想到的是,

这个决定不但没让儿子好转,反而酿成大祸。

在一阵噼里啪啦,欢声笑语中,

冯家迎来了新成员,冯文忠的媳妇,冯家夫妇的儿媳妇。

结婚的喜事让原本乌云遍布的家庭,看到了一丝的阳光。

这样的美好并未持续多久,

女孩刚嫁过来第二天,就发现冯文忠精神好像有问题,

女孩不敢在这个家里多待,立马收拾东西跑了。

新媳妇的举动让全家人傻眼了,

而对病情刚有好转的冯文忠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冯文忠的病情“不负众望”比上一次还要严重,

打的父母差点断了气儿,

叔叔终于再也看不下去了,过来跟冯家夫妇一起商量,

“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要不把孩子关起来吧,在外边害人害己啊!”

就这样,老两口一咬牙一跺脚决定了!

老两口原本决定挖个地洞,拴住儿子透风,

让儿子在地洞里吃喝拉撒睡,但是一想到冬天可以,夏天呢?

热烈的阳光照射着垃圾,把那些臭味全部激发出来。

冯家夫妇虽然要把儿子关起来,

却是不得已之下的决定,打心里来说还是疼儿子的。

最终,老两口想到了电视情结的监狱。

老两口找来了一些废弃的钢管,

马不停蹄地给冯文忠焊了一个巨大牢笼,

这个铁笼2米长1.5高,

冯文忠住在里面大部分时间都是痴呆的坐着,

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冯文忠无法在这个牢笼里站直腰。

老两口看着被牢笼禁锢的儿子,内心就如千刀万剐一样。

转念一想,冯妈妈的只能流着泪哭诉:“锁起来能保证全家人和别人的生命,还能保住别人和他个人的生命,他吃过药、上过吊……”

缓了一口气,冯妈妈再次哭诉到:“孩子没了,家里少口人,俺哪一天想起孩子到哪里看去,天上没有、地上也没有,起码孩子在笼子里,俺还能看见他。”

“拯救”冯文忠

推开冯家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铁笼子,

里面正坐着一个35的男人,

手上还带着手铐,像是罪犯一样,他就是冯文忠。

或许是太久没见过陌生人,

冯文忠看到镜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慌忙地用手整了整这笼子里仅有的物件---那床破被子。

“你在这里面干什么呢?”

“俺在这培训,马上俺就能上部队征兵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兵?”

“我反正以前就在这培训好多年了,练的差不多了,正式入伍了。”

冯文忠的回答前言不搭后语,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确实存在问题。

我们注意到紧挨着笼子旁的墙壁,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你千万记着,有一个最小的笼子给你预备着,只能转过身来,他们一直惦记着,为你准备着。”

这短短的话语包含了冯文忠内心的善良,

和对自己处境的恐惧。

这不得不让人产生一种帮助他走出牢笼的冲动,帮他重新开始生活。

“你愿意在这个大铁笼里面待着吗?”

“在这里面待着怎么不好。”

面对敞开的大门,冯文忠表现出更多的情绪是恐慌无助,

他迟迟不敢走出牢笼,

许久,在众人的帮助下,冯文忠才缓缓走出笼子,

打开了锁了他三年的手铐脚镣。

三年没有活动的冯文忠肌肉已经有所退化,

在众人搀扶下他才能一点点的挪动步子。

医生看到冯文忠这样,不禁皱起了眉头,面对这样的严重的病患,

医生还是倍感压力的。

首先医生对冯文忠进行了药物治疗、心理疏通。

说一些简单的话,冯文忠可以做出回答,

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话,冯文忠就会显得有些痴呆,答非所问,

在医院里,医生常常坐在病床边,

像知心朋友一样跟冯文忠聊着天,渐渐地冯文忠开始变得开朗起来。

他不再乱发脾气,也能简单地跟医生聊天,

即便如此,大家内心还是倍感担忧,

比起身体的禁锢,冯文忠的内心那个巨大的牢笼,更加难以解救。

“对外界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你要把你的生活调理好。”

经过医生的调节和所有人关爱下,

此时的冯文忠已经向一直自由的小鸟,飞翔在广阔的天空。

没多久,冯文忠出院,以健康且阳光的状态回归。

结尾

如今,冯文忠总是跟父亲一起去地里干活,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回望过去,冯文忠的经历就像做了一场梦,

梦醒了,生活重新回归正规。

谨以此文,祝愿大家身体安康,生活顺心如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