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作霖时期,东北军打不过直军?清华大学是谁创建的啊_清华大学_校长_清华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张作霖时期,东北军打不过直军
  • 清华大学是谁创建的啊
  • 清华大学的历届校长校长任职时间,最好有其资料

为什么张作霖时期,东北军打不过直军

张作霖奉军新兵和土匪居多,而直系是北洋新军为核心!

张作霖在1916年就任“奉天督军”,麾下仅奉军三个师两万余人,难以制衡冯德麟、吴俊升等军阀,直到1918年“秦皇岛截械事件”,张作霖扩充军力至五万余,与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吉林督军鲍贵卿,共同掌控东北,成为世人所知的“东北王”。

至1922年4月直奉战争时,仅四年时间,张作霖名义上拥兵20万,但透过史料可知,奉军快速扩张的代价是,多数是新兵和土匪兵,军纪极差且分属各个派系,造成各部之间难以形成配合,军事器械更是极为落后,面对北洋新军演化的直系,奉军正面碰撞而全面溃败。

除军纪与军械外,直系占据着地理上优势,归属辽西朝阳和锦州都在直系手中,辽西走廊自明代中期便扼守东北方向稳定,即便推进至山海关附近,山地天然防御直系进可攻退可守,加上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不用长途输送战略物资,而奉系的运输补给却难以跟进,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系兵力并未增长,但东北陆军讲武堂的淬炼,提升东北军中下层军官的能力,东北兵工厂生产的器械加持,使得奉军实力增强,而直系长期与各派争斗,虽然综合实力仍领先于奉系,但在正面战场无法形成压制,以至于冯玉祥倒戈而全面溃败。

综述:张作霖1916年仅用两万人,便撬动东北局势,1918年才开始真正崛起成为“东北王”。到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沉淀的时间太短,难以与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直系抗衡,输在底蕴仍能知错就改,终于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扭转劣势,所以张作霖无愧为枭雄。

推荐阅读:张作霖治下的东北,内部派系林立,注定统治难以长久

郭松龄由“兵谏”到“反奉”,从“英雄”变为东北沦陷的罪人

清华大学是谁创建的啊

清华大学不是某一个人创建的,清华大学曾经是为了培养留美预备生而成立的。

(与麻省理工学院、哈弗大学等私立大学不同,清华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公立大学,指以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创立维持的大学,区别于以民间资本为主的私立大学。)

清华大学沿革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所以,要追溯清华大学的创建,还要看看清华学堂的成立。

清华学堂成立

1909年,中国首度利用退还的庚子赔款向美国派出了几十名留学生。1911年(辛亥年),用于培养留美预备生的“清华学堂”在北京成立,这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这座学堂设立在原来的王府“清华园”。园主人载濂郡王因为支持义和拳而在战败后遭革爵,庄园也被朝廷没收。外务部选中了这块地方,用“拳乱赔款”建立学堂。

结论

清华大学的前身为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曾经是为了培养留美预备生而成立的。而周自齐则是在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任清华学堂监督。随后,唐国安在1912年4月至1913年8月任清华学堂监督、清华学校校长。

历任领导

(以上仅为答主个人看法,觉得不错,别忘点赞,如有异议,欢迎点赞&评论)

清华大学的历届校长校长任职时间,最好有其资料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 姓 名 职 务 任 期

清华大学 1949年1月至今 顾秉林 校长 2003.4 - 至今

陈 希 党委书记 2002.2 - 至今

王大中 校长 1994.1 - 2003.4

贺美英 党委书记 1995.9 - 2002.2

方惠坚 党委书记 1988.9 - 1995.9

张孝文 校长 1988.10- 1994.1

李传信 党委书记 1984.2 - 1988.9

高景德 校长 1983.5 - 1988.10

林 克 党委书记 1982.7 - 1984.2

刘 达 党委书记 1977.4 - 1982.7

校长 1978.6 - 1983.5

蒋南翔 校长 1952.11- 1966.6

党委书记 1956.5 - 1966.6

袁永熙 党委书记 1953.9 - 1956.5

刘仙洲 院系调整

筹委会主任 1952.6 - 1952.9

何东昌 党委书记 1950.3 - 1953.9

叶企孙 校务委员会

主任委员 1949.5 - 1952.6

彭佩云 党总支书记 1949.3 - 1950.3

冯友兰 校务会议

临时主席 1948.12- 1949.5

国立清华大学 1946.10 - 1948.12 梅贻琦 校长 1946.10- 1948.1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3 - 1946.5

(北大清华南开组合) 梅贻琦 常务会主席 1938.5 - 1946.5

清华校长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10- 1938.2

(北大清华南开组合) 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

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

国立清华大学 1928.8 - 1937.8 梅贻琦 校长 1931.12- 1937.8

吴南轩 校长 1931.4 - 1931.6

罗家伦 校长 1928.8 - 1930.5

清华学校 1912.10 - 1928.8 温应星 校长 1928.4 - 1928.6

曹云祥 校长 1922.4 - 1927.12

金邦正 校长 1920.9 - 1921.10

张煜全 校长 1918.7 - 1920.1

周诒春 校长 1913.10- 1918.1

唐国安 校长 1912.10- 1913.8

清华学堂 1911.4 - 1912.10 唐国安 监督 1912.4 - 1912.10

周自齐 监督 1911.2 - 1912.4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