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抓到2个南朝鲜女兵,用了一招,整座城的敌人全跑了_南朝鲜_志愿军_朝鲜

志愿军出国作战之前,从战略上宣传美军是“纸老虎”,实际上指导思想里说了,美军的炮火很凶猛,是“真老虎”,所以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据一些志愿军老兵回忆,在朝鲜战场上,美军的火力最强,而战斗力一般;比较能打的是英军,枪法也好;南朝鲜军战斗力不行,因为其部队组建时间短,实战经验不足,容易被击溃。用美军司令李奇微的话说,南朝鲜军一旦溃退,就像雪崩一样不可制止。

其实美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前三次战役被志愿军从鸭绿江岸边赶回三八线以南的时候,不论哪一支“联合国军”都跑得比兔子还快,根本停不下来。甚至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败退中出了车祸而丧命,只不过美军羞于承认。

南朝鲜军正面作战不行,但侦查、摸哨、小范围的偷袭是其强项。因为他们长得和中国人没什么区别,还有很多人能讲流利的汉语。利用这些优势,南朝鲜军的小分队曾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敌人能那样做,我们也能。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发现敌人通信机关

展开全文

第三次战役的大反攻里,志愿军曾在1951年1月初占领了汉城。因后勤补给困难,彭总下令停止追击,并主动后撤。

志愿军刚越过三八线的时候,南朝鲜军已是惊弓之鸟。离汉城不远的水原,志愿军只用一个侦察小组就拿下了。

当时,志愿军42军派出两个侦察连走在前面,一个骑兵连,一个步兵连。步兵连的官兵都装扮成朝鲜人。侦察排长老田带了3个人,其中有两个会讲朝鲜话的东北兵。他们一路摸到了水原,混在南朝鲜的逃兵和难民队伍里进了城。

城里乱糟糟的,南朝鲜军民情绪低落,“联合国军”早跑了,只剩下风声鹤唳的南朝鲜守军,数量还在不断减少。或者不辞而别,或者找借口开溜。

田排长他们四个在城里转悠,发现了一个敌军的通信电台。本来排长还打算先往里头扔手榴弹打个招呼,定睛一看,里面只有一个值班的女通信兵。那还有什么可说的,直接抓人吧。

对方不配合行动,志愿军一句话让她们服软

尽管南朝鲜军知道对手正在迅速南下,可是女报务员怎么也想不到志愿军这么快就出现在城里,带着一脸惊愕被俘了。

一审讯才知道,这里是个军用电台,隔着一道墙,另一边还有个民用的。民用的被南朝鲜军当作备用电台接管了,同样只有一个女通信兵在值班。于是另一个女兵也被我侦查小组控制住。

她们说,看守电台的军官下午还在,傍晚的时候说回家看看,就没再过来。剩下的几个兵左顾右盼,也一个个离开了。只剩下她俩还在坚守电台。看来,这两个女兵对李承晚倒是很忠诚。

田排长命令两个女俘虏对着话筒喊话,向水原城广播,就说中国军队已经进城了。可她俩哭哭啼啼,就是不肯喊话。志愿军一时倒没了辙。片刻,他们想到了一个主意,吓唬俩女兵说,“如果不配合,就把你们交给(朝鲜)人民军!”

一句话解决问题

要知道,战场上只有我军优待俘虏,对“联合国军”战俘而言,只有被志愿军俘虏才是幸运的。如果落到朝鲜人民军手里,那只好听天由命了,能不能活下来很难说。

举个例子,有个叫霍华德·亚当斯的非洲裔美国兵,被朝鲜人民军抓住,几个家破人亡的朝军士兵按捺不住怒火,一拥而上,将霍华德打了个半死,又端着冲锋枪要处决他。

这时候,一个志愿军战士看见了,上去制止了朝军的行为,并原地看守着霍华德,直到他和另外几个战俘被转交给志愿军部队。这个霍华德在战俘营里生活得很舒服,战后拒绝遣返,要求在中国定居。

同样,南朝鲜俘虏落在北方兄弟手里也没好果子吃。再说那两个被俘的南朝鲜女兵,听志愿军侦察兵那么一说,吓得也不敢哭了,乖乖配合。

按照侦查小组的命令,民用电台先喊话,然后是军用电台,两个南朝鲜女兵对着话筒喊道,“中国军队进城了,中国军队进城了!”她们这边广播,42军的侦查小组乘机在城里放枪,这一下,本已惶惶不安的南朝鲜守军顿时乱成一锅粥,争先恐后地逃跑。

溃逃的南朝鲜车辆堵死了道路,士兵又把汽车点燃,以阻挡志愿军追击,又引起了更大的混乱。水原城的守军就这么跑了个精光。

结语:据参加这次行动的一个老兵回忆,事后他们一直觉得难为情,因为吓唬了两个女俘虏。如果对方坚决不肯喊话,他们是毫无办法的,不能打不能骂,更不能把俘虏交给朝鲜人民军。

据采访者描述,时隔多年,那位老兵说起这件事,还有点神情忸怩。这也证明了广大志愿军战士的淳朴。

参考文献:老兵回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